分节阅读 233(2/2)
“姊姊,等等”
张正书也是无奈,虽然伟大的爱情开始,肯定要有一个人耍流氓的。可他自诩为正人君子,也不想要那么多女人。老婆,一个就够了。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空气中还留着李师师身上的香水味,张正书仔细一嗅,香水味里还残留着淡淡的体香。
“这都什么事啊”
张正书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然而,系统却没好气地说道:“得了便宜还卖乖,别说你刚刚没有心动本系统检测到你的心跳,已经超过一分钟一百下了”
“那是紧张,你懂个屁”张正书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很自信的。
系统呵呵了一声,说道:“本系统检测到,你刚刚这句话是在撒谎”
“随便你,爱信不信”张正书也是心虚,说实话,他刚刚确实心动了。没办法,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倒在你怀中,只要不是柳下惠,恐怕都要举旗致敬的吧“这下误会大了,以后都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李师师了”张正书也是惆怅,要是李师师就此赖上他了,麻烦还真特么不小。和皇帝抢女人啊,这事想想就知道是一件祸事。皇帝跟你讲道理的吗,随随便便传句话,有大把人替他致张正书于死地
“本系统再提醒一句,刚刚那个李师师,对你也是动了心的。”系统神秘兮兮地说道,吓得张正书差点软了软瘫在车厢里的棉花坐垫上。
“不会吧,玩这么大”张正书欲哭无泪,这都什么事啊
系统嘿嘿地说道:“要是你聪明的话,连忙帮她赎身也好,怎么着也罢,买回来做妾侍。不然的话,等赵佶做了皇帝,你就只能亡命天涯了。”
张正书也是郁闷:“算了吧,李师师要是这么好赎身,人家早就帮她了。那个老鸨不会放人的,这事不要再提了,我以后不来这和乐楼了,不和她见面了行不行妹的,真的是人在街上走,祸从天上来啊”他也是郁闷到不行,明明都没去招惹李师师,李师师却自己跑到他面前来了,还上演了一幕狗血剧情。
“反正你和赵佶抢女人,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系统嘿嘿地说道,“李师师跳上你的马车,估计有心人已经知道是你了。只要有一个人知道,你想想看,整个汴京城还有谁会不知道的”
张正书捂了捂眼,一脸无语看苍天,苍天饶过谁
要知道,用四轮马车做活体宣传是他的主意,现在汴梁城中还真的没有几个是不知道四轮马车就是张正书的。或者直接说一个等式,看到四轮马车,就等于看到了张正书。
这一下,真的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了。
张正书可以想象得到,明天汴梁城中的报纸会有多么火,肯定全部都是在讲他的。
有可以挽回的地方吗
当然有,在别的报纸说得都是“传闻”的时候,张正书可以用一个“纪实”的手法,写他是“偶遇”李师师,然后邀请李师师坐一坐四轮马车,然后请她给点评价。最后笔锋一转,开始宣传四轮马车的优点,连李师师都赞不绝口,有钱的人还不赶快买一辆来体验一下对了,李师师说没有四轮马车,她以后是不会出和乐楼的。
相信,这比什么辟谣都要厉害多了,顺带还能宣传宣传四轮马车。
至于汴梁城中的吃瓜群众信不信那就不关张正书的事了,爱信不信。
回到“京华报社”后,张正书献殷勤地做多了几个菜,邀功似地向曾瑾菡说道:“姝儿,吃多点”
“郎君,你今天不太对劲啊”
以女人天生的敏感,曾瑾菡立即察觉到了张正书态度上的不对劲。
“额,今天我确实犯错了”
张正书不得不坦白啊,反正都瞒不住的事。根据张正书为数不多的恋爱经验,其实男生认错之后,即便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但女生心软,很快就转化成心疼了。不然还能怎么样,真的分开吗他都这么坦白了,完全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啊
“看来郎君是想上演一出英雄救美啊”曾瑾菡气不过,伸出纤纤素手来狠狠地掐着张正书。张正书自知理亏,虽然事情不是他招惹的,但后面他确实有占便宜的嫌疑,被掐也认了。
不过,曾瑾菡也有点于心不忍了,掐完之后问道:“疼不疼”
“疼,但我做错了事,自然要被罚的”张正书无奈地说道,就算整个汴梁城的人不相信他都没关系,只要曾瑾菡愿意相信他,这顿掐就值当了。
曾瑾菡嘟着嘴说道:“亏你还敢招惹她,端王的事还没得到教训”听她絮絮叨叨了一番后,张正书才把自己的解决办法说了一遍。曾瑾菡虽然生气,但看在张正书这么诚恳认错的份上,也就心疼加好笑多过气恼了。
最后曾瑾菡风情万种地笑骂了两个字:“活该”
第五百一十六章:沦陷了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消弭了之后,新一期的京华报在赶完稿件之后,立马交付印刷。
第二天,汴梁城中就有京华报卖了。这等速度,汴梁城中很多报纸也好,小报也罢,都是比不上的。所以,汴梁城中的报纸虽然效仿京华报,却总是只学到了一点皮毛,永远学不到精髓。
京华报的核心竞争力,除了真实之外,就是速度了。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在新闻界,速度慢的报社,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虽然粗俗了些,但道理是一样的。像昨天的事那样,李行首和“大桶张家”小官人同乘一辆马车,这样的桃色新闻,肯定已经形成某种程度的传播了。要是再耽搁一天,甚至半天,汴梁城中就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了。那到时候再出来“辟谣”,有用吗
用句不客气的话说,人只愿意相信他想相信的事实。
你辟谣任你辟谣,看看有谁信,反正我不信。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官方都辟谣无数次了,可还是有居心叵测之人煽动谣言。后来没办法,将散布谣言立法,才总算制止住了势头。可宋朝不是后世啊,在这时候散布谣言,再简单不过。但相对起散布谣言,辟谣才显技术。
张正书的办法,很显然就是最有用的,不仅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利用李师师的名气强行刷了一波四轮马车。最后还提醒了一句,就在明天,概念车版本的四轮马车要进行拍卖了,欢迎大家前去看热闹。
京华报一出街,张正书火了,四轮马车也火了。而连带着“家乐福”超市开业,也跟着火了。不知道多少人去“家乐福”超市,只为了亲眼瞧瞧,是不是和报纸上说得一样,各种新颖的事物,让人目不暇接。
如果在汴梁城中还有人问:“甚么是四轮马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