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191

分节阅读 191(2/2)

目录

“跑得这么快,看来之前没少练”

张正书吐槽了一句,心想这老道是知道他的道术全都是骗人的把戏,为了避免事情败露时被人围殴,所以才练出来的逃跑绝技吧不得不说,这个技能练得是出神入化,要不是张正书每日锻炼,恐怕都及不上这老道。一把年纪了还跑得这么快,实在是出乎意料啊

不多时,弹簧、车轮、轮胎、马匹全都备齐了,张正书亲自上阵,撸起袖子和诸多工匠一起装配起车厢来。这马车车厢设置得极为巧妙,不再是两轮马车,而是四轮马车。更妙的是,前面的车轮可以左右转向,这是马车的一大改进。置放车轴和车厢之间的空隙,就是留着放弹簧的。当然,如果技术过关的话,张正书肯定不会选择弹簧,而是用板簧。可在宋朝,以这样的冶炼技术想要炼出板簧来,似乎也很强人所难啊

道士郭骞看了这个完成之后的马车车厢,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是马车”

不得不说,这个马车确实有点颠覆现有马车的形象。四轮车,其实宋朝也有。但前面两轮转向的四轮车,那就很奇怪了。其实,如果他见识到了马车的轴箱是什么样的,他就不会奇怪了。

转轴上,就好像后世拖拉机一样的转向转置,虽然是用硬木做的,但也差强人意了。前面两个轮子的共用轴的中部有一个与底盘相连的枢纽装置,这两个轮子的共用轴能够绕这个中部枢纽做大角度转动,这样,四轮马车就可以较方便地转弯了。这个四轮马车的结构类似于汽车的四轮拖挂结构,马匹转向的时候前轮的悬挂也跟随整体转向。而由于车轮中滚轴的作用,前后车轮能够自动自行调节各轮的速度差。

虽然张正书还没坐上去,但他知道系统给出的图纸,肯定不会错的。

没错,这就是“借鉴”了西方的四轮马车,车厢也采用了悬挂装置,下面放置着弹簧。最重要的一环,是张正书最看重的,就是刹车装置了。两轮马车由于通过车辕与马匹紧密接触,可以依靠马匹刹车。四轮马车的马匹只是起着牵引的作用,刹车设施自然必不可少。安放在马车夫脚下的刹车,连着车轮。一脚踩下去,再加上勒住马匹,就可以刹车了。虽然刹车性能不算太好,但也算是保障了四轮马车的安全性。

原本张正书还想做一个拉了才会响的车铃,可限于技术原因,张正书还是放弃了。果然最原始的是最可靠的,得,还是得靠马匹身上拴着的铃铛来提醒路人有马车来了。

“怎么样,厉害吧”

终于装上了杜仲胶轮胎的四轮马车,让郭骞等一干工匠看了,都啧啧称奇。

“小官人,这马车能跑”

郭骞很是怀疑,有点不敢相信。

“来来来,套上马匹,我带你先体验体验。还有谁想体验一下的,也可以现在报名。”张正书自信满满地说道,系统出品,向来是童叟无欺啊

马车夫麻利地套上马车之后,张正书又跟他说了刹车装置,这个马车夫也是一点就懂:“小官人,你可真神了,这你是怎么想到的”

“小意思,小意思”

张正书“谦虚”地说了两句,“天才嘛,在所难免。”

吹嘘完自己之后,张正书和郭骞等五个人上了四轮马车。刚刚踏上这个四轮马车,众人还是有点不习惯。精心制作出来的弹簧果然强力,车厢一震一震的,却没有多少眩晕的感觉。郭骞刚刚坐下,就知道这马车的强大了。他不是没坐过马车,可还是第一次坐上这等舒适的马车。哪怕这马车还没来得及在桌椅上蒙上锦缎、棉花坐垫,但以足够征服郭骞了。

“赶车吧”

张正书下令了之后,马车夫就熟练地打了一个鞭花,那马匹就往前小跑了起来。

“咦”

马车夫立即察觉到了速度上的变化,虽然坐多了好几人,却比之前的马车还要快了不少。那马匹好似也感觉到了省力,禁不住一声嘶鸣,加速跑了起来。张正书坐在马车里,却丝毫不惊讶。要是装了精密轴承、杜仲胶轮胎的四轮马车还不能提速,那才有鬼了。

马车夫不仅觉得这马车提速了,就连转弯都十分顺畅,完全不是以前那样硬生生靠着马力转过去的状况了。

“神了,神了”

郭骞禁不住大叫道,马车已经使出了冶炼作坊,疾驰在了李家村的官道上。哪怕是铺满碎石的官道,可他们只是觉得有一点点颠簸而已。更重要的是,马车的速度比之前的快了不少

张正书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果放慢速度的话,那这一点点颠簸怕是都没了。要是弄出板簧来,前后轴箱上各装一个,可比弹簧减震更好用。可惜技术达不到,就算能达到,估计也是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郭真人,你觉得这马车如何”

张正书笑眯眯地问道,反正他是很满意的。

“小官人,这马车真的神了”郭骞也是惊讶,但他不明白的是,“为何这马车会如此舒适因为那甚么杜仲胶做成的圈圈”

“那叫轮胎。”张正书纠正道,“轮胎只是一方面,当然,你要是做成能充气的杜仲胶轮胎,还会进一步减少颠簸的。关键是弹簧,还有合理的车厢结构。”

第四百二十二章:奢侈品

不仅是郭骞,其余工匠都忍不住叹道:“小官人大才,吾等不及也”

张正书“谦虚”地摇了摇头,说道:“这才哪到哪,这马车可以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不过以现在的技术还有不少瓶颈。郭真人,你之前不是说你时常出入达官贵人家吗,你且瞧瞧,这样的马车,达官贵人们会买账吗”

郭骞一愣,然后仔细思忖了起来,良久才问道:“小官人欲售价几何”

“第一辆四轮马车,我打算卖一万贯,接下来的,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高者八千贯,中者五千贯,低者三千贯。高者为高配,此马车所有设施一应俱全,包括车内凳椅,皆覆上棉花、丝绸、锦缎坐垫。所用材料,皆为上乘。甚至顾客有要求,还可再加长车厢,放置小几,可在上面品茶论酒,甚为风雅。

中者,虽然弹簧等物一应俱全,但车内装饰,就不会这般豪华了,是以为次一档。最重要的是,车底弹簧,也减为四个。

低者,则为二轮马车,弹簧也减少为两个。

这三者,在两年之内,不论有任何损坏,我们都可免费为之修理。五年之内损坏,可优惠修理费用。一旦马车有所改进,甚至可以加钱帮他们升级”张正书絮絮叨叨说了很多,郭骞也勉强听懂了。

可其余工匠,却听得舌挢不下:“小官人,一辆马车售价八千贯钱,是否不妥”

张正书义正辞严地说道:“这弹簧,轮胎、车轮、轴承,你等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我花费了多少金钱来研制可以说,林林总总算下来,投入已经超过了四万贯钱了。如果不能快速回本,我做这马车有何意义”张正书一直秉持着投入研究就要物有所值这个理念,如果研发和产出不成正比,那还有谁一直在做研发

比如后世,为什么中国的材料科技一直拼不过外国那是因为外国已经走了几百年的路,中国要几十年走完,基本不可能。研发出来的材料,都是外国玩剩下的,赚不了钱不说,还得投入大笔资金去研发不研发不行啊,没有前面的材料,后续更高端的材料就出不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材料产业一直振兴不起来,谁钱多烧得慌幸好后来中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总算是重视起材料科技,从国家层面投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