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9(2/2)
这么几道家常菜,张正书愣是做出了宴席大菜的感觉,让人叹为观止。厨娘一边给张正书打下手,择菜刷锅什么的,可也把张正书的菜式记在了心中。当然了,张正书神乎其神的技法,她这辈子都无法学到的了。那最顶级的刀功,一秒钟上下两三下,却能把肉切成厚薄差不多的肉片。这样的技法,让厨娘惊为天人。
还有那颠勺的功力,上下抛飞然而一滴油都没洒出来的技法,更是让厨娘看得合不拢嘴哪怕她不是第一次看得张正书这么炒菜了。
“小官人,你抛那炒锅,是为何哩”
厨娘开始不耻下问了,然而她也意识到,她可能做不到。
那炒锅可是用纯手工打制的,用铁锤打来几万下成这个模样,表面都几乎不沾油了。可以说,这个铁锅都打成了类似钢铁的转态了。就这一个铁锅,拿出去卖都要卖几贯钱。而且这铁锅重啊,起码在五六斤,加了菜和油,重量再增加了不少,单手抛锅,岂是一介女流能做到的
“哦,抛锅啊,可以让菜受热均匀,让调料更容易融入菜中,那菜自然就更加美味了。”张正书随口应了一句,说完他就给张根富送菜去了。
忙活完之后,张正书和张秦氏在房间里吃着午饭。
张秦氏中午不习惯吃东西,吃得不多,饭菜倒是有一大半进了张正书的肚子里。
“轩奴,你整日在汴京城中,好似挺忙的娘不在你身旁,你可得自己照顾自己啊”张秦氏充满母性关爱地看着张正书。
“也没忙啥”张正书可不是说假话,比起后世的工作量来,这个工作量实在是太轻松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只要张正书觉得累了,他还可以选择不工作。后世的话,请个假领导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娘听闻,你把书童都给还宅老管家的意思了”张秦氏有点责怪的意味,“没了书童,谁照顾你的起居要不娘再给你物色一个养娘罢,绝对合你心意”
第四百一十七章:驽马
要是换了另一个纨绔子弟,怕是早就开心得要跳起来了。张正书哪里不知道张秦氏的意思,分明是想他要一个贴身丫鬟啊在宋朝富家子的贴身丫鬟,一般来说都是要暖床的,也就是说成亲之前拿这小丫鬟来“练手”,有了身孕后甚至还会列为侍妾。当然,更多发贴身丫鬟没这种好运气,到了年老珠黄之后,就是被扫到出门之时了。
张正书连忙肯定了张秦氏是好意,但很坚定地拒绝了这个提议。到底是穿越人士,对于这种事张正书有着天然的排斥,连感情都没就结合在一起,这算什么要是这样,张正书还不如去青楼选个美妓。
飞快地吃完饭,张正书逃也似的离开了张家,只留下一个长吁短叹的张秦氏,埋怨张正书不懂她的好意。
其实张正书哪里是不知道,只是在装傻罢了。
张秦氏无非是想抱孙子了,可张正书却不这么想啊按照身体年龄算,他才虚岁十五,换做后世还是个初中生,这么早就做爹,岂能不尴尬哪怕张秦氏也是十几岁就生下了张正书,可张正书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光彩的事。看看那倒霉蛋就知道了,身体孱弱得不像话。这就是太早生子的坏处,容易过早夭折。幸好张正书穿越了,不然张根富岂不是得气死,偌大家产便宜了外人
好像逃难一样出来的张正书,拉着马车夫就往外跑。
“小官人,为何这么着急,是要回汴京城么”
马车夫眼前一亮,不是他不喜欢张家庄,可农村一样的张家庄,怎么比得上处处繁华的汴梁城更别说,乡野之间连个小娘子都见不着,都躲着人走路哩,哪怕是浣洗衣裳,也是在无人处的小溪流旁,乡村生活也是乏味至极。
可汴梁城就不一样了,三流九教,无所不有。更妙的是,马车夫在赶车的时候,还能看着旁边走过的小娘子,那真的是赏心悦目啊
也是,这马车夫三十多岁了,还未成亲。这也不能怪谁,谁叫他一无所有呢娶了妻,拿什么去养家糊口
“回什么汴京城,快快快,去李家村,要是慢了,都日落西山了。”张正书催促道,虽然他跑步也不慢,但怎么说都还是马车要快一点。
马车夫不情不愿地地套好了马,幸亏他早早拿精饲料来喂了马,让这马吃得饱饱的。张正书也是感慨,也唯有他家的马才能有这等待遇了,明明是驽马一匹,却过得比战马还好,养得白白胖胖不说,每天吃得比战马好上几倍。这匹驽马,估计只能跑个四十里路,时速最多也就二三十的样子,还不能冲刺。偏偏这样的驽马,在大宋都算是好马了。
再好一点的马匹,就不是商贾能买得到的了。宋朝太缺马,西夏、辽国又不准卖马给宋朝。最关键的是,哪怕是走私,也走私不了几匹。而大宋的养马场,等同虚设,可也不会放任一匹能做战马的马匹外流的。
张正书改良马车,其实也存了一个促民养马的心思。自绍圣元年起,章惇就陆续恢复了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熙宁新法基本得以恢复。可事实证明了,朝廷的青苗法、保甲法就是在坑百姓,坑地主,谁都坑,然后借此壮大国库。国是富了,民却穷了。
保马法更是如此,所以赵煦也没重提这养马之事了,还延续着牧监制度。保马法有多“操蛋”呢原本王安石想,保马法废掉牧监,把国营马场的马分给有条件的农民饲养,同时免除养马户的赋税和劳役,政府还给予补贴。凡是愿意养马的,由政府供给马匹,或政府出钱让人民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
乍听上去,是蛮不错的政策,“保马法”本是谋国之举,想寓马于农,但不料百姓后来却不堪其重。因为一旦马匹病疫死亡,就要赔偿上万钱,一般小康之家会由此破产,故而“人人以有马为祸”。保马法反而引发民情汹汹,不出十年,马匹奇缺。这就是朝廷在坑百姓啊,没利益的事,谁做
但张正书反其道而行之,他推出了比轿子舒服,还比轿子快,甚至还有刹车、警示铃声的新式马车,达官贵人还会坐那显不出身份的轿子吗可有了马车,怎能没有马呢可大宋马匹奇缺,哪里来马呢唯有两条途径,一是走私,二是养马。到时候,一匹马别说十几贯钱了,恐怕要涨价到百贯钱。一两年养一匹马就能赚这么多钱,肯定有人投身到这行业当中的。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有利益的事,天下人肯定会抢着去做
这才是谋国之举,比王安石的办法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毕竟马匹多了,物以稀为贵,只有骏马才能买得出高价钱,那养马人岂能不尽心尽力去培养骏马到时候,朝廷省了一大笔养马钱就能得到数量颇为可观的骏马,算是捡了大便宜了。
而且张正书也不会闲着,他会派人去走私蒙古马。当然,现在契丹人骑的马也是蒙古马。关键是找到几匹健康的母马和没骟的公马,这样才能繁衍起来。蒙古马的厉害之处在于,虽然不能快速冲刺,但蒙古马适应性强,容易繁殖,体魄强健,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绝对是战马的优良选择。哪怕是矮一点,但蒙古马惊人速度、耐力结合之下,鲜少有马匹是它们的对手。历史上成吉思汗就是靠着蒙古马和骑射,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马的厉害,可想而知。
想到耐力极佳,不挑食,不需要精饲料的蒙古马,再对比起眼前这匹驽马,张正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