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187

分节阅读 187(2/2)

目录

要是历史上的第二次平夏城之战,也是因为风吹毁了党项人的楼车,才一举扭转了攻守的态势。攻守易势之后,宋军才能势如破竹,完全占领占据横山和天都山。可万一宋军利用配重投石车把党项人打得哭爹喊娘,不敢再犯了,这样的大捷还会不会存在

这个情况真的很难预料,连系统都觉得有些棘手,更别说张正书了。

“全景预演不能推测出两军交战的胜败吗”

张正书想了想,突然想起还有“全景预演”这个技能的存在。

“全景预演只能你身处现场才行,你要不要去看看”系统嘿嘿一笑道。

“算了,小命要紧”张正书很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这个提议。开玩笑,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再次挂了,张正书可不敢保证自己还有那么好运再次穿越。

这件事就这么搁置下来了,好在好消息也有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封的天气越来越古怪,好像要下雪又下不了的样子。而超市那边,终于传来了毛胚建好的消息。张正书得知之后,哈哈大笑三声,立马赶往了东水门外半里处。

看着已经矗立起的两层哦不,实际上相当于三层的高楼,张正书心中有点自豪感,也有点亲切感。

红砖水泥房子,大概是张正书与前世最紧密的一次联系了。看到这样的房子,恍惚间张正书都有点回到了乡下的感觉。

“不错,没到工期就完工了,非常好,我很满意,每个人都有赏”

张正书一高兴之下,又不把钱当钱了。

“小官人,那瓷砖一事”

这时候,老刘工匠在张正书身旁问道。

“已经可以贴上去了,记得踩着脚手架,戴好安全帽,挂上安全绳啊”张正书嘱咐道。

“得咧”老刘工匠觉得这小官人在说废话,现在有哪个工匠、雇工敢不戴安全帽,不挂安全绳的不挂的话,被发现了立马扣工钱。这等重压之下,再加上前段时间安全帽救人一事,已经没有工匠抵触这造型怪异的安全帽了。甚至东水门外一些农家见他们的帽子奇特,也仿照来戴,隐隐有成潮流的趋势。

张正书也是无语,宋朝人果然是太闲了,太能生事了。

要是换了其他朝代,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闲情逸致弄这些从这个角度看,大宋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可以说,在宋朝生活的百姓,要比其他朝代的幸福感高多了。

“贴瓷砖要多久”

张正书估摸了一下,还有一个多月就春节了,能不能赶上卖年货,这可是一大商机啊宋人为了过元正,也就是春节,往往要赊账。要是张正书的超市做得量大价便质高,绝对是所有汴梁城百姓买年货的首选。那时候,不用宣传,张正书的超市都火了。

物美价廉,才是最好抢客源的方式啊

甚至可以预见,因为有张正书这个搅屎棍的出现,很多卖杂货、年货商贾都要蒙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超市这个跨时代的存在,因为领先行业太多太多了。只是超市的模式容易模仿,张正书知道,该提升核心竞争力了渠道

唯有自建渠道,才能让这个超市永远领先同行,甚至还能满大宋地开分店。

“等超市开张,上了正轨,杭州行就要提上议程了”

张正书站在超市的顶楼,眺望着不远处矮了一头的汴梁城城墙,心中豪气顿生。

汴梁城扩城已经有几十年了,张正书有能力将汴梁城再往外扩大个几里地。单单是一个超市,已经能让人流多处几倍了再加上作坊的吸引,把开封府周遭的劳动力全都吸引过来都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张正书的作坊也要随之扩大,不然容不下那么多人。

第四百一十三章:被围了

“李家村还是小了点,能不能把旁边的十里八村都变成工厂”张正书叹了口气,觉得这还是有点困难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张正书就算出再高的价钱,估计也没多少人肯卖土地的。从这一点来说,张正书都有点羡慕后世的征收政策了。起码土地明文规定是国家的,国家要征收不会有名义上的问题,关键是补偿问题而已。但宋朝这会,土地买卖全是个人的,哪怕改朝换代了,只要有地契在,你的土地还是你的。

想要买下人家的土地,唯有出高价钱,或者以肥田置换瘦田。不然人家都不可能卖给你的,要不然就是乘人之危比如张家的主营业务是放钱一样,让借贷者用田产做抵押,再以苛刻的条件迫使他放弃田地。不然的话,张家哪里来这么多田地

只是这些田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李家村的田地都算大的了。

张正书思虑着,怎么才能选一个好地址,容纳下这么大的作坊。“开封府的话,估摸要远离汴梁城了。考虑到运输方面,则必须要靠近河流。至于荒不荒芜没关系,等作坊弄起来了,还怕形成不了聚集效应吗”

张正书想到了李家村,就是因为作坊云集,所以李家村已经开始繁荣起来了。虽然不太明显,但李家村原先就相当于一个贫困村,要不然也不会把祖地都卖了三分之二。就是这么一个贫困村,因为作坊云集,工匠逾数百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镇了。甚至有不少乡间货郎,不辞路远来到这里赚钱这些工匠有钱啊,有钱要消费吧别的可能需求不多,可生活用品之类的,可是异常畅销的。

一旦聚集了数千、数万人,那就更不得了了。甚至到最后,形成一个汴梁的卫星城都行。

“是了,可以先把蜂窝煤作坊置于那里当成探路先锋啊”

说做就做,张正书立即启动了回村事宜。

张家庄外,根本没人想到已经算是定居汴梁城的小官人会突然回来,结果弄得一阵鸡飞狗跳。

“小官人回来了,小官人回来了”

村民们奔走相告的情形,让张正书都愕然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张正书是坐着马车回来的。他要去比李家村更远的地方圈地建厂房,不坐马车哪里能行只是他没料到,他的马车一进庄,就被村民们围住了。“小官人,他们他们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