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2/2)
没错,就是河运。
黄河虽然桀骜不驯,但平常时还是能通过支流来运输的。
水利运输肯定要比陆路运输便宜多了,张正书也打算用这个方式,给赵煦一个启示。想要治理黄河,是不是要开始修运河最起码,要分流吧这样一来,又是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大工程。如果可以,张正书打算包下这个工程,然后收过路费。
当然,第三步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修运河所要的花费绝非少数,少说也要过千万贯。如果张正书没能把银行建起来,单凭“大桶张家”的财力,根本不够看。
“一旦我的计划得以实现,那么百姓就不用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了,而地主也会转过头来好生对待佃户的。”张正书笑道,“如果天下再多几个工厂,那么农和工就足以养活大宋万万人口了。”
曾瑾菡被张正书的计划吓到了,良久才说道:“郎君要做这等大事”
张正书心道:“更大的事你都不知道啊资本一旦得到积累,商业一旦形成到某种规模,就是要吃人的估计,到时候大宋就算不想打仗,也要被资本倒逼着和邻国开战了”当然,这些话张正书是打死都不会说的。说出来没人信不单止,还会让计划就此落空了。
“生产力即是国力”张正书端起酒杯说道,“等大宋的国力可以碾压周围敌国的时候,那么自然会四海归心了”心中却补充了一句:“只是这个计划,没有个几十一百年根本实现不了啊”
曾瑾菡听着听着,突然笑了:“郎君有如此才情,真该去做官才是”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做不得,做不得。一旦做了官,这事就做不成了。”一想到朝中那些文官不断扯嘴皮子,半点实事不做的模样,张正书就没理由一阵厌恶。这也是儒学的错了,培养了一大堆哲学家,动手能力却低得令人发指。大宋的取材制度也有问题,专门录取一些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的文人。要张正书说,这顶个屁用。只会清谈,让他们去治理地方看看不被胥吏玩得团团转,就是自己都弄不清经济和民生。大宋就是因为太多这些不干实事的官,才会形成的冗官。
要张正书去做他们当中的一员,张正书还不乐意呢
第两百五十七章:品牌效应
曾瑾菡却是知道的,自己未来的夫君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根本考不过人家。别的不说,张正书连论语都只是被了半部而已,更别说其他儒家经典。要知道,宋朝的科举可是要考诗词、策、论、经义的,张正书不论哪一项,好像都沾不上边。别说中进士了,能通过解试中个举都要烧高香了。
知道内情的曾瑾菡吃吃地笑了起来,张正书被羞得够燥。“我这可是真心话”这就好比后世那些考不上公务猿的人,话里行间都是瞧不起公务猿的,但实际情况却是羡慕不已。
当然,张正书不是这种情况。虽然,在大宋来说,读书人和当官的都是极为受欢迎的,然而张正书是真的不艳羡,因为张正书知道,创造历史的向来不是那些只懂清谈的文官,而是平头百姓。要是张正书能把土地的问题解决了,你看宋朝的君臣会不会生出野心来
野心是要匹配实力的,没有实力的野心,只能是笑话。
曾瑾菡也不说话了,只是轻快地用着筷箸,夹着菜肴,吃得津津有味。
“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张正书嘚瑟地说道,一副求表扬的嘴脸。
“嗯,是不错,可以来我家当个厨子了”
曾瑾菡揶揄道,差点没让张正书噎着。
见张正书如此模样,曾瑾菡得意地笑了起来,宛若山花漫烂之时。
“好啊你,都学会编排你未来夫君了,该罚”张正书故意这般说道,他其实也不过想逗逗曾瑾菡罢了。
曾瑾菡笑意一敛,诧异地说道:“那要怎么罚”
“就罚你今晚和我一同出去逛街”张正书嘿嘿一笑,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大宋这会男女之防不像明清那样,可良家小娘子也不会轻易同男子上街的。即便有了名分也好,大家闺秀上街都要规避陌生男子。然而张正书却憋着坏,要逗逗曾瑾菡,所以才说出这话来。
“哼,我才不要哩,你这人太坏”
洞悉张正书不良居心的曾瑾菡,才没有上当。
张正书叹了一声,说道:“没天理了,夫纲不振啊”
“吃菜吧,这么好吃的菜都塞不住你的嘴”曾瑾菡夹了一块腰花放到张正书的碗中,虽然言语间有些俏皮的意味,可动作却是轻柔得很。
张正书傻傻一笑,也开始品尝起这菜肴。说来也怪了,换做前一世,张正书自己做饭的时候,总是没有什么胃口。但现在却不一样,自己做菜却吃得津津有味。也可能是厨艺提升了不少吧,张正书可以算得上一个吃货,前一世赚来的钱,几乎有三分一是花在吃上面。有如此菜肴,食指大动那是正常的事。
“是了,前些天来财过来说,第一茬大棚蔬菜好似就能收成了,你打算怎么卖啊”
曾瑾菡有点担忧地问道,“这么多时蔬,又不是甚么隆冬季节,甚难销出去啊”
张正书点了点头,这也是他预料之中的事。
不过,张正书觉得这都不是问题,汴梁城中有百万人口,这么点蔬菜还消化不了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点子,能提升销量的。没错,就是当场演示怎么炒菜。反正炒菜技术已经泄露出去了,为了卖菜,炒一道青菜,免费让汴梁城的百姓品尝。只要把口碑打响,那这点蔬菜都不够看的。
当然,这事需要脚店配合才行,实在不行,张正书还有另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