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89

分节阅读 89(2/2)

目录

“吾儿,这酒香是怎个回事”

张根富见到张正书来了,连忙问道。他年轻时号称酒色双全,什么好酒没尝过如今老了,色嘛,就别想了。可这酒啊,就是他的命根子。在张家的饭桌上,哪一顿没有一壶黄酒看着张根富呷一口酒,吃一口菜的模样,张正书觉得很搞笑。张正书从来不觉得酒有什么好喝的,哪怕是宋代这时候甜甜的果酒颠覆了张正书的想象,张正书还是觉得酒这个东西,坏处大过好处。但是古人却不这么认为,反倒是认为喝酒能养生。

诗经里就说了,“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整句话是说,十月收割了稻谷,用这稻谷酿成酒,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喝,就能求得长寿。这种观念,一直流传到宋朝,甚至后世天、朝还有人迷信药酒,喝死人的案例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就算虹猫药酒了,以见不得光的手段拿到处方药的批准,然后大肆在各地电视台做广告,把药酒包装成保健品,不知道坑了多少钱。

药酒或许真的有用,但用药绝对不多。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才能御邪除病。像宋朝这时候很火的养生酒,是陈直编著的寿亲养老新书中就有一个药方,但他只用了四味药:枸杞子,生地黄,火麻仁和酒,酿成后的药酒有明目驻颜、强筋健骨的功效。可以说,每天喝一点是没关系的。

但像张根富这样,每顿都要喝一壶黄酒的,还真不多见有钱人才喝得起最顶级的黄酒

好酒之人,闻见了酒香,真的比老猫见了鱼还要心急。张正书连连苦笑道:“我是在蒸馏酒,但这是酒精,也叫原浆酒,是喝不得的。”

“怎生喝不得,如此酒香,绝对是好酒”

张根富心痒难耐,说道:“吾儿,可否让为父一观”

张正书义正言辞地说道:“这原浆酒,乃是烈酒提纯再提纯,是普通烈酒的十余倍。喝之不仅会烫伤喉咙,而且一杯醉倒,甚至会当场醉死”宋朝对酒精中毒的说法是“醉死”,要是救治不及时,基本就是死了。就算送医及时,不懂抠喉催吐的话,一样是没救的。

听了这句话,张根富立马偃旗息鼓了。他虽然好酒,可要直面死亡,他还是退缩了。

活到张根富这个年纪,巴不得再活多几年,哪里会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啊

“那吾儿弄这个甚么酒,有何用”

张根富吞了吞口水,问道。

“做一款新的花露。”张正书说道,“若是顺利,一小瓶卖出十贯钱也是寻常。”

“十贯钱”

张根富有点懵了,虽然他对钱没啥概念,但是“一小瓶”能卖十贯钱,简直比最贵的酒都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岂不是证明这酒好到离谱了“不对,这是花露”张根富是从花花公子过来的,自然明白这“花露”是什么东西。虽然市面上的花露不便宜,但也只是在几百文左右。怎么张正书的花露,比寻常花露贵了十余倍

“进来一看便知”

张正书率先进入了他的浴室,张根富半信半疑地走进了这烟雾缭绕的浴室,隐约间只看到了一个庞大的炼丹炉。

“这是炼丹炉”

张根富更加摸不着头脑了,他闹不清张正书到底在做什么。

“看着吧”

张正书知道,这烟雾其实就是蒸汽,蒸馏哪里能没有蒸汽只见他从那个叫郭骞的道士手中接过一小坛的酒精,然后再拿过一个漏斗,然后后盛好的花露,轻轻兑入酒精之中。霎时间,浓洌的花香掩盖住了酒味。

张根富是爱花之人,闻到了这花香,登时迷醉了:“这这是花露”

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炉

“我把它叫做香水,怎么样,还可以吧”

张正书也觉得有点惊讶,原本他以为能做出后世香水一半的功效就不错了。但看起来这酒精质量确实不错,甚至能最大程度催动花香,让张正书有种错觉,这就是后世的香水了。但面前这酒坛子实在有碍观瞻。

“我定制的那批小瓷瓶还没到吗”

张正书觉得效率还是太慢了,一千个小瓷瓶,就那么难烧制吗

“小官人,开封至钧州有几日路程,再加上烧制,怕是要用些时日。”这事的郭骞亲自去跑腿的,自然不敢怠慢。

钧州,是宋朝五大名窑中钧窑的所在地。钧窑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官窑的钧窑,有天青、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其中“钧红”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连窑变可控随心所欲,可见钧窑的官窑是多厉害了。民窑也差不多,但质量嘛,自然就比不上官窑了。

又因为张正书对青花瓷有着偏爱,虽然知道宋朝这时候的青花瓷不怎样,但他还是要求在瓶身上勾画出人物形象来,甚至连起来一套五个,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没错,就是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

可能正是因为要求太高,所以这一批小瓷器才制作得那么困难。甚至张正书还花费了百来贯来定制,不过张正书相信,如果这批小瓶子烧制成功的话,那么钧窑的民窑会立马跃升一个台阶青花瓷就此问世了

可能这也是蝴蝶效应吧,张正书的一个要求,直接让大宋本来已经达到瓶颈,达到巅峰的制瓷业,再次突破,直接跃进了一个档次。虽然青花瓷在宋朝也有出现,但烧制技术还不完善。但有时候技术就是这样的,隔着一层砂纸,往往在不经意间一捅就能捅破了。

“嗯嗯”

张正书点了点头,不再作声了。

不是因为这瓶子不重要,相反,香水能卖出高价,全靠这精致的小瓶子。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香水再高级,如果用酒坛子装着,它也卖不出高价来。如果要把香水卖出高价,那么包装是必不可少的。

“小官人,这酒精是否成了”

道士郭骞有点小心翼翼地问道,其实他也知道,这酒精大概是成了的。毕竟他也是炼过丹的人,哪里不知道这蒸馏多几次,水银混着朱砂都能成丹,更何况这是酒只不过这道士郭骞觉得这小官人实在是败家子。整整两坛子美酒,才炼成这么一小坛子的酒精。算算成本,不计那些柴火,不计工钱,都已经超过五贯钱了。

“算是成了,浓度也还行”

张正书估摸了一下,大概能达到后世香水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了。但由于这酒精里的酒香祛除不了,对香味有着一定的抑制。不过这也是难免的事了,毕竟这时候没有条件制成高锰酸钾,无法完全消除酒精的香味。虽然已经用碾碎的木炭除掉了一部分酒精的香气,但还是感觉香味被破坏了不少。而且在这些道士看来,完全是在浪费。

这时候,一个道士低声说道:“这就是所谓的能值一千贯的秘方”

“就算是有一千贯,我也不做这事,简直是赔本买卖”

“说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