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2/2)
现在,京华报的报纸,卖出了三万份,这简直是奇迹了
要知道,现在的宋人因为书籍贵,习惯了借书传阅,报纸能有这种销量,已经大出张正书的意料之外了。不过想一想,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汴梁城是大宋读书人汇聚的地方,如果培养起读书人的看报习惯,报纸的销量起码还能增长两万份。
不过,这是最好的设想,毕竟张正书知道,中国人的山寨能力太强了,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报纸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涌了出来。
“侥幸,侥幸”
张正书有点谦虚地说道,但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他分明是在向范员外展示肌肉啊
范员外是商贾,而且是个在商海中浮沉了多年的商贾,他自然知道一份报纸有三万的销量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汴梁城中有消费能力的读书人,几乎都买了一份京华报。根据小报的传播规律,一份报纸起码有几十个听众这时候宋朝的博君人,起了很大的推广作用。这样的话,那京华报的影响力,可谓是覆盖了整个汴梁城
哪怕是河边浣洗衣裳的老妪,街巷里打闹的孩童,都知道了京华报的新闻内容,都极为痛恨“风流人物”叶衙内。
叶弘泽也是倒了血霉,遇到了张正书这种睚眦必报的人。当然,这也是他自作孽,以为欺负一下没权没势的乞丐,事情也不会闹大。可惜,他碰上了张正书。更何况,这时候衙内的“风流事迹”也不曾搬上过小报,那些小报的幕后老板见到京华报这么做,才一拍脑袋:“原来还能写这些衙内的风流韵事”
可以说,叶弘泽是撞到枪口上了,很“无辜”的躺枪了。
可惜,张正书对叶衙内没有任何的怜悯之情,如果对这种“恶人”怜悯了,汴梁城中的小娘子,岂不是要个个遭难
范员外有些忧心忡忡,他在朝中也是有人,不然也不可能把樊楼拿下来。所以,叶祖洽的事,他也收到风声了。“小官人,这是不是把叶尚书得罪太狠了”
张正书无赖地说道:“怎生狠了,我又没指名道姓写谁,而且我写的是事实。”
“滑不留手”这是范员外对张正书的评价,事实上他也知道,张正书确实没有指名道姓写谁,可汴梁城中有哪个衙内姓叶的这般好色,老爹还是朝中高官的答案不言而喻,而且指向性极强。再加上范员外也知道,这次叶祖洽确实有大麻烦了,所以他也不算很担心。
“那接下来的一期报纸,小官人会如何撰写”
这是范员外现在最关心的事了,因为下一期就要上樊楼的广告了,能不能从和乐楼手中把酒客夺回来,就看这期京华报了
范员外也不是吃素的,他遣人专门在和乐楼前记录进出的酒客,得出来的答案是这段时间和乐楼的酒客数量确实已经超过了樊楼,哪怕樊楼酒好,美妓多,却也挡不住李行首三个漆金大字招牌。范员外甚至还打听到了,李师师的娼籍的十年期快到期了,便起了挖人的心思。
张正书笑道:“我打算连载小说”
“连载小说”
范员外自然是不明白这意思的,张正书解释了一番之后,范员外眼前一亮。
在樊楼里,也是有博君人在说书的,如果京华报的小说真的有张正书说得这么神奇,那还愁客人不来喝酒
张正书也是信心满满,在后世,随着武侠小说风靡开来,不知道有多少青少年被“洗脑”了,甚至还有去少林寺、去武当山、青城山等等名山大川学武的。恐怕这时候的宋人,并不知道武侠小说的威力。哪怕中国曾经禁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还是在私底下传播开来。可见,在娱乐匮乏的年代,一本好的武侠小说是多么的无解,是有多么恐怖的影响力
再加上射雕英雄传是金庸老爷子的巅峰之作,而且也接近宋人品味,本来就是宋朝的故事,只不过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罢了。所以,武侠小说的大火是可以预见的。
“小官人果然是才高八斗,范某佩服,佩服”
范员外这次是真的服了,想常人之不敢想,唯独张正书而已。
要知道,现在一本书少说也要几百钱。可是花十文钱就能看一段小说,这事情太值得了
但是,如果京华报的小说连载超过一百期,其实这么看要花更多钱。只不过,一个月只看几回,普通人也还能接受得了,这便相当于分期付款购书了。
这种商业思维,其实在宋朝早就有了。在每年购买年货时,就很普遍是分期付款。
春节是宋人很重视的节日,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需要购买年货,诸如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纸钱、糁盆、百事吉、胶牙饧等等。热热闹闹过新年,是宋人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事。
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
买这么多东西,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钱,没钱够怎么办没事,宋朝的商贾很聪明,只要你是本地人,找一个保人过来,留下欠条就能赊账了,以后每月记得去还账就成。什么时候还清剩下的八百元钱,什么时候就能拿回欠条。如果赖账人家也不怕,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还有保人在呢,保人要是不还,被告上官府也是寻常的事。
更厉害的是,还有一种预付款的模式。过年前,宋人可以在年货铺中,每个月存一点钱。存到过年时,该铺子会将所预订的年货送到您家。这种付款方式有两大好处:一是每月预存一笔,从牙缝里省一点儿就是了,基本上不影响过日子,比过年时一下子拿不出一大笔钱,急得四处借债要强得多;二是提前向卖家付了款,卖家也得了便宜,自然会在价格上给予买家很大优惠。
虽然在买东西的时候宋人用了这种分期付款的办法,但范员外没想到张正书居然巧用在报纸上了。
张正书“谦虚”地说道:“哪里,哪里,这小说都没开始刊载,做不得准的”
范员外又恭维了几句后,才试探性地问道:“小官人,你是见过和乐楼李行首的,且说说看,这李行首到底有何魔力,直让满城王公贵族都为之倾倒,甘愿拜伏于其裙摆之下”范员外确实想不通,他樊楼里有美妓诸多,封宜奴、徐婆惜、崔念奴三大行首,个个都是大美女,而且琴曲双绝,又懂得讨男人欢心,为何斗不过一个连名字都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