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2)
张正书突然感慨了一声,想在宋朝做点实事,还是太难了。“我费这么大劲干嘛呢,做一个逍遥的二世祖不就行了吗,金兵打来,我跑到江南去,继续逍遥快活的”想是这么想,但张正书心中却总是有些不甘心。“我有系统在手啊,说不定真的能改变宋朝命运呢”
来财不明就里,傻呵呵地问道:“小官人,还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你吗”
张正书知道,跟他说出实情,来财也无法理解。北宋承平太久了,他们不知道战乱有多恐怖。
“我是说,想了解一个人的心很难,比如说和乐楼的李行首”
不知为何,这句话张正书竟然脱口而出了。
来财一愣,他也到了懵懵懂懂的年纪,虽然出生农家,但这事也开始觉醒了:“小官人还想着李行首吗,不是她害得你被那小衙内给”
张正书老脸一红,跟才十岁不到的小屁孩说这个,实在有点不合适。
“咳咳,男人嘛,得不到的才是最想要的,等你长大了你就懂了”张正书打个哈哈,想要混过关去。
然而来财却很认真地想了想,说道:“小官人,小的觉得你说得没错,小时候我想要个纸鸢,我爹爹不肯买。到现在了,看到别个在放纸鸢,我还是想要个纸鸢。”
这话一出,在马车外的管家张通笑出了声来,连带那马车夫也笑了。
来财有点莫名其妙:“这有甚么好笑的”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你还小,不懂”
“小官人,你也不算大啊,也就比小的大五岁而已,难道你很懂了”
来财这话,把张正书臊红了脸。他们在谈风花雪月之事,谈美妓花魁,来财却以为是在说得不到的东西。“闭嘴,回去罚你抄一遍论语”
“啊”
来财不明所以,委屈巴巴地低下了头,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
颠簸的马车,一路小跑回到了张家宅邸之中。
然而,张正书却差点没被颠得吐了。从来没有晕过车的他,第一次觉得,坐车也是种受罪。
“什么时候能抽中一个冶金术啊,弄几根弹簧出来,不然真的能被这马车给弄得欲生欲死的”
张正书在心中狠狠地吐槽了一番,“这还是什么大户人家呢,一辆好一点的马车都没有”
其实这就很冤枉了,但凡一个男子有一匹马,在宋朝已经是高富帅的象征,相当于后世拥有一台宝马车了。哪怕是最劣的驽马,那也相当于宝马最便宜的那辆车啊再差,不也是宝马
这时候的马价,非常昂贵。
昂贵到什么地步呢
一匹最劣的驽马,也要十贯钱。别以为十贯钱没多少,一般的宋朝家庭还真的就一下子拿不出来。这种驽马,只能骑一小段路,而且还不能跑太快,不然马撑不住。拉车什么的,根本想都不用想。这种驽马,买回来就是拿来炫耀的就好像后世买二手跑车一样,平日里开着心疼,但为了炫耀,充门面,没办法。
稍好一点的马,要价都在二十贯钱以上。最好的马,千金难寻。而张家这一匹马还算不错了,口齿好,脚力健,而且不过四岁而已。买回来,足足用了百贯钱。这还只是买马的价格,不包括养马的价格。喂这种马,不仅需要草料,还需要喂养大豆,让马养膘才行。算一算,一年下来养马的价格,都在十几二十贯左右了。这个钱,足足能养活六个大汉。
宋朝真的是缺马吗
并非是宋朝缺马,而是宋朝自己根本不想养马。养马的费用太高昂了,养一个骑兵的钱,能养十几个步兵。再加上宋朝皇帝大多没有什么战略眼光,又怕花钱,所以宋朝的马不增反减,而且质量堪忧。要是中原地区真的想养马,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汉代为了反击匈奴,足足花了几十年的时候养出几十万匹马来。要知道,汉初的时候财政有多凋零,国库能跑老鼠,汉高祖都配不齐一样颜色的四匹马。但后来呢汉朝不一样拉起了一支庞大的骑兵来更何况,如果是汉初的时候,汉朝的版图,比北宋都要小,起码南越、闽越都还不是汉初的疆域。这种情况下,汉朝都能养出一支庞大的骑兵,宋朝为何不行
一样是没有了河套,一样要龟缩在长城内,汉朝能反击匈奴,宋朝却要被吊打说到底,还是朝廷不想养马罢了,以至于马价一直居高不下。
说完了马价,再说说马车。
这马车不得了,已经是顶配了除了比不上皇帝的龙辇凤舆之外。这雕工,可是木匠的精心之作,瞧瞧车窗上面的镂雕就知道了。还有做工,完全是用最上乘的木料做的。但是,没用啊,哪怕是车内铺上了厚厚的毯子,也没办法减轻颠簸。
所以后世很多电视剧里有这么一个场面:某人在马车里喝酒,还滴水不漏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减震系统的马车,坐上半天,骨头都能颠坏掉。所以,汉朝那么多官员喜欢坐牛车,因为牛车走得慢,舒服啊
活动了一番差点被颠坏的骨头,拍了拍有点晕乎乎的脑袋,张正书才歪歪曲曲地走进了家门。
“还愣着作甚,不快去扶着小官人”
管家张通有点恨铁不成钢地对来财吼道,来财这才反应过来,扶着张正书慢慢走进了家门。
此时,已经夕阳西下,倦鸟回巢了。
“小官人,官人请你过去食饭”一个养娘急匆匆走来,低声对张正书说道。
虽然宋朝已经有一日三餐的说法,但第三餐并非是晚餐,而是夜宵。总的来说,这一顿饭,还只是第二顿饭而已。
“知道了”
张正书示意来财不用扶了,自己慢慢地走到了偏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