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2)
“养娘伺候小官人,是天经地义的,怎么”
这丫鬟有点急了,想来抢,但被张正书一瞪眼,她又不敢动了。
其实,张正书是真的不习惯让人伺候。当然了,这丫鬟的名字也不叫“养娘”,而“养娘”也不是继娘、干娘的意思,更不是那便宜老爹的其他妾侍,只是家里的女仆、女婢而已。也幸亏张正书得到了这副身躯原本的记忆,不然的话,要是把“养娘”当成是家里养着的一个娘,那就丢人丢大发了。
这些“养娘”,说得不好听的,都是他便宜老爹放高利贷,那些还不起的破产农户,把女儿卖入张家为奴为婢抵债的。原先这些女仆就长得瘦弱,进了张家,虽然有饭可吃,但也不算能吃饱。一天干得活也多,这使得张家的婢女,年纪轻轻的,双手就像个徐娘半老的手了。要知道,这年头洗衣、打扫卫生、铺床叠被这些琐碎的事,都是这些“养娘”做的。
让张正书最难以面对的是,在记忆里就连他洗个澡,都有婢女在旁伺候着。更没人性的是,如果主人有需要,她们还得暖床。但很显然,张正书都不怎么感兴趣。因为这些婢女生得不算好看,再加上身子瘦弱,糟蹋她们简直是犯罪啊
可这些“养娘”可不这么想,万一给小官人暖床后有了身孕,那她就是“飞上枝头做锦鸡”了。哪怕做不成妾侍,也能做一个贴身侍女,在张家的地位立马拔高了很多。张正书是知道这事的,就连那个倒霉蛋都不向身边的婢女下手过,他更加就不会这么没人性了。兔子不吃窝边草啊
“这万恶的旧社会,万恶的地主阶级啊”
张正书还是很感慨地在心中叹了一句,虽然很想体验一下腐朽的“地主阶级”的腐朽生活,但这事就算了,太腐朽了。
至于这“养娘”说的面汤,可不是张正书的早餐,其实就是那盆洗脸水。宋人叫洗脸水叫面汤,洗脚水叫脚汤。如果张正书没有那个倒霉蛋的记忆,肯定会认为这面汤真的是拿来喝的,那就闹笑话了要知道,汴梁城中的小吃摊上,酒楼里都有面汤卖,而且是烧热的
而且这面汤,宋人还做出了花样来,好像什么“张戴花洗面药”“无皂角洗面药”“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冬瓜洗面药”等,既美容养颜又提振精神。啧啧啧,这种商业思维,已经和后世很接近了。
再说漱口,只见这养娘先用瓷杯舀了漱口水,递上了“刷牙子”给张正书。这“刷牙子”就是宋朝的牙刷,和后世也没什么区别了。这“刷牙子”是用竹木做柄,一头植上马尾,蘸上青盐和药材制成的牙粉,喝口清水,左右刷刷,便完成了漱口。只是这感觉十分不好,随便这么一刷,牙龈就会出血。刷一个牙能弄到满口血,让张正书都想改良这“刷牙子了”。
如果是大户人家,则不会使用青盐和药材制成的牙粉,而是用一种叫“牙香”的牙膏,价钱不菲。这“牙香”是用香料和药材制成的膏状,很像后世的牙膏了。
这时候的平民用不起昂贵的牙香,但是用青盐和药材制成的牙粉他们却是消费得起。可这牙粉是干粉状的,沾到牙刷上容易掉。于是乎,这时候又有人发明了另一种廉价的简单牙膏:新鲜折下的柳树枝,剁碎扔到锅里,添水使劲熬。熬到最后,没水了只剩下一锅黏稠的胶状物,用姜汁混合一下,廉价而简单的牙膏就做成了。别小看这种牙膏,虽然只是在前几年才问世,可汴梁城大街小巷里已经风靡一时了,甚至有取代牙粉的迹象。很多人通过熬制牙膏,发家致富的。
第六章:人争一口气
“吾儿能起身了”
就在张正书感慨“地主阶级”腐朽的时候,一个张正书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传了过来,然后接着又是一个略带哭腔的沙哑声音。
紧接着,一个年岁约在三十五六的女子,急促地小跑进了房间,一把揽住了正在洗脸的张正书。“吾儿啊,心疼死娘亲了”
张正书一阵无奈,他记起来了,这女子是张秦氏,正是这个身体的生母。
而后,一个胖硕的身躯,腆着肚子的身躯进了门,“轩奴,轩奴,你没事了”
不消说,这就是张正书的便宜老爹,张根富了。
“没事了”
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完全好了,不用吃药了”
他是真的怕了那些药,那个苦啊,简直了。哪怕是后世喝过许多中药,但这个真不一样,稍闻一下,都能反胃的。也不知道那郎中下了什么药,能苦成这个样子。
“这个如何能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吾儿还是要喝,听郎中的医嘱”张秦氏这时候就不依张正书了,强硬地说道。
张正书也无所谓,反正他悄悄倒了就行。有没有病,难道还有谁比他清楚看一看系统的界面,那就行了。
“要不,再请郎中过来给轩奴瞧瞧”
张根富也是有点不放心,昨日张正书的模样,看样子就差点不行的了。他就一个独子,张正书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香火谁人来继承要知道,今年张根富都六十有三了,说得不好听一点,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长时间。“对对对,要再请郎中过来瞧瞧病”
张秦氏关心则乱,完全看不到张正书已经生龙活虎的样子的。
就在这时候,一个家仆来报:“官人,奉议大夫章择敬上门状,欲拜访官人。”门状,就是交际礼仪,拜谒时用的帖子,又叫参榜、参状。这门状也相当于宋朝的名片,纸阔大约是六七寸,内不书文字。在左方卷之,用丝束分中少上,题写自己的姓名在上面。
“奉议大夫章择”张根富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我和他不熟啊”
张正书却一脸黑着,怒道:“章衙内可有来”
那家仆说道:“小官人,后面那人正是章衙内”
“好贼子,安敢欺我如此”
张根富也想起来了,这章择,正是章衙内的父亲。章衙内,不就是差点把张正书打死那个人吗哪怕是章择敬上了门状,张根富也气不打一处来。虽然,这门状多是下属求见上司时使用的。这种门状呈进后,上司在门状后加了“刺引”,才可以进见。这种门状比之名帖要郑重得多,严肃得多。名帖也叫名刺,即是用一小方红纸书写姓名、职衔,用作拜谒通报的帖子。
“不见”
张根富胖手一挥,冷冷地说道。
然而,张正书却说道:“见,一定要见”
“为何”
张根富有点不理解,“那章衙内欺人太甚,吾儿为何还要见他”
张正书已经心中定计了,当下不咸不淡地说道:“难道我被打了,还不能要个说法便是官家在此,也无这个道理”
这句话很有道理,张根富也点了点头,说道:“那你把他们叫到前堂,先晾他们一晾”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