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欢迎走近不科学 > 分节阅读 38

分节阅读 38(2/2)

目录

如果被喊话的是别人,池清一定会把它当成一场炒作。

但对方是寒牙,从不和读者互动,只默默盖楼的哑巴型作者她觉得,他应该没这个闲情逸致,为自己操办一场无果的炒作。

池清眨了眨眼,确定发件人栏里的“寒牙”两个字没有看错之后,点开邮件,给对面发去一条简短的回复:是夜雨灯话论坛的那个寒牙吗

对方的回复也来的非常快:啊,还有人记得那个论坛啊。

池清舒了口气:是本人,没有错。

就是她一直想要约稿,然而对方似乎早就淡出江湖,只剩下一个灰了的论坛头像的,寒牙本人。

池清又看了看手里的护符它现在只剩下两次使用机会了

但现在不是琢磨这个事的时候,池清按捺不住的有些激动,虽然她从未和寒牙有过交流,但看了他这么多帖子,总觉得是个认识已久的老友。她无数次遗憾自己来得太晚,夜雨灯话早就冷冷清清,只剩下一地史前高楼供她瞻仰考古。

池清正要打字,对面老友先来了一条回复。

寒牙:编辑当年也混过灯话

无鱼:没有,那时候还在读大学,两耳不闻窗外事

寒牙:那你错过了一个时代

寒牙:那时候的互联网交流环境,非常自由,非常善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无鱼:哎,没办法

无鱼:不过至少还留下那么多精华旧帖可以慢慢回味,也不算太遗憾

寒牙:呵呵

无鱼:我先看看你的稿子

寒牙:微笑嗯,你忙

看来对面也是个三四十岁的人了,池清想,不然怎么会又是“呵呵”又是微笑。

于是她下载附件,点击打开。

从接手这份工作的第一天起,池清就开始留意各大平台上活跃的作者尤其是擅长灵异题材,文风写实,广受好评的短篇写手。

联系方式也放了,征稿函也发了,杂志上发一次,扣扣空间发一次,还蹭着kiki的官微攻众号发了几次她觉得自己就像坐着小船出海捕鱼的渔女,小船摇摇晃晃到海中间了,她手臂一扬扔下渔网,水里顿时一阵“稀里哗啦”水花四溅,仿佛有大群大群肥美鲜鱼撞进网来;然而等她喜滋滋地一拉:海草三两棵,小蟹四五只。

倒不是说收到的稿件质量不高,只是大部分稿子通读下来,总让池清觉得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

要么行文太过写实,甚至有些乡土kiki的主刊毕竟还是一本时尚杂志;要么遣词造句装腔作势,仿佛娱乐综艺节目里随便编排的剧中剧;要么内容浮夸到没有半点可信度,简直像是在初中数学课上托着腮转着笔编出来的小作文。

其中还有一类让池清最为痛恨的:打着“亲身经历”的标题,写着“纯属虚构”的故事根本就是欺诈。

像这样的稿子收到了几百几千份之后,池清忍不住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或者说,征稿函写得有些问题

应该不是自己的问题,在看到寒牙的稿件的第一时间,池清这样想道。

他投来的两篇小短文,一篇3000字,一篇5000字,脑洞带反转的都市异闻。虽然两篇加起来也不到一万字,但简洁流畅的文风,冷静克制的留白,收放自如的剧情,无一不显示出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节奏把控能力。一路读下来,池清只觉得自己被这些文字扼住喉咙,只能在剧情发展的间隙中稍稍喘气。

寒牙的文中几乎没有任何描写,主角也极少情绪波动,甚至极少对话,从头至尾全是冷冰冰硬邦邦的叙述,但偏偏就是这样又冷又硬的文字,让人看着心里发毛;就像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不需要多余的装饰,造型简单到极致,每一道弧线只为了准确地切割肌体而设计。

刀锋安静地隐没在字里行间,光芒消失,鲜血喷涌越害怕,越想看。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池清想。

她想起当年寒牙最火的那个旧帖,同样的都市异闻题材,关于隐居在城市里的异人们的故事。当时他选择了一个伪装成人类的吸血鬼作为主角,从他的视角切入整个故事。

相比起那些挂着真实经历的幌子,天马行空胡编乱造的小说来,寒牙那一篇“幻想小说”,反倒充满了真实的气息。

明知是假的,却很像真的,与宣称是真的,却分明是假的两者相比,高下立判。

这也是池清一眼就相中他的原因之一。

无鱼:稿子我看完了,很不错,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

寒牙:呵呵,多谢微笑

无鱼:不过你有扣扣吗那样联系方便一点

寒牙:没有,我觉得这样就可以

好吧,果然是个上了年纪的人,池清扁扁嘴,继续回复。

无鱼:这两篇稿子我先要了,另外还想问问,你手头有长篇吗

无鱼:没有的话,你接受长篇约稿吗

寒牙:没有,我已经不写长篇了

无鱼:

寒牙: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我擅长的题材已经过时,文风也比较老旧,现在的年轻读者不吃这套

寒牙:要不是那天正好看到你的杂志,我也不会想到来投稿

无鱼:我不这么想

无鱼:现在的主流读者确实更喜欢轻松明快的作品,但在更高层次的美学鉴赏上,他们的审美是统一的

无鱼:举个例子,一个喜欢看搞笑漫画的人,就算平时很少接触也不并不喜欢传统水墨画,但他还是有基本的鉴别能力,还是能看得出来,一幅水墨山水画是美的还是丑的,是出自大师还是新手笔下

无鱼:至于你说的文风问题,我觉得你更不用担心

无鱼:梗是有时效性的,为了不显得过时而强行在文里穿插各种流行梗,那种速食文字,反而过时得更快

无鱼:互联网时代,一个梗的存活时间只有一星期;而一篇文章一旦被发表出来,它的读者就是从现在开始延伸的无限数列

无鱼:再举个例子,和你同时期的那些论坛小说,满嘴“偶”“乃”“素”“酱紫”“ia飞”,动不动插个表情颜文字,作者在画外音里蹦来蹦去这些文在当时可能很受欢迎,但过个半年再回头看,怕是连作者自己都会觉得尴尬

无鱼:但你当年的旧帖,哪怕是放到现在来看,也是十分优秀的作品

无鱼:流行只是暂时的,经典才能更长久。我希望能和你合作,一起做些让人铭记的东西

寒牙:呵呵

寒牙:编辑到底是专业的,眼光独到

寒牙:不过我现在各方面都比较忙,确实没有写长篇的精力

好吧,看来这个也不行。

池清又扁扁嘴:那这两篇我录用了,等杂志上市就能结稿费,到时候怎么给你汇款还是吱付宝

寒牙:这个先不急,到时候再说吧

还不差钱看来确实是在现实中又忙又有钱。

无鱼:好的,到时候我联系你有了新的作品还请多关照一下

寒牙:呵呵抱拳

交流结束,专业的编辑应该掐掉话头,继续工作了。

但关了邮箱之后,池清突然后知后觉地兴奋起来。

虽然对方不接受长篇约稿,但也没有拒绝她的新作邀约是不是表示有戏

这可是当年的寒牙,神龙见首不见尾,连畅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