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2/2)
趴在栏杆上,再往下看,却少了一道风景线。
天冷了,高三女生们都加了衣服,将自己的事业线紧紧包裹,不再显露。
扫兴啊。
无聊的时间,一天一天过。
校运动会,也终于到来了,一共会举办三天,这三天,不用上课,但也没放假。
第一天,就是比赛广播操。
在“时代在召唤”的大喇叭声中,高一高二高三的所有班级,全都换上统一的服装。有些班级是直接买了统一的运动服,譬如高一五班,有些班级则是穿统一颜色的衣服,譬如高三的大部分班级,都是白衬衫和黑色裤子。
2001年,农村,穷啊,让学生统一买服装,的确难了一点。
哪怕一套运动服,只要三四十块钱,但学生就是拿不出来。这一点,是90后、00后几乎无法想象的事情。80后们的童年,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幸福,这的确是物质高速发展的时代,但,全社会都处在打拼期间,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是必须的。
也只有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才会明白,中国人民为了幸福生活,付出了多少辛酸的劳动。
特别是赶上全国大下岗,多少家庭被砸了铁饭碗。
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区那边,下岗造成的黑社会、小姐现象,已经属于时代的印记了。朱总或许大刀阔斧的扭转了僵化的经济制度,但造成的冲击,同样也是无法抹去的污点。这就是,世纪之交的中国。
张谭成长记忆中的中国。
“第一节,伸展欲动”
伴随着大喇叭的口号声,广播操热烈进行中。
一个上午的角逐,最终高二二班,夺得了本届广播操模范班级的称号,高一五班也不赖,跟着混了一个广播操优秀班级的荣誉。而从下午开始,就是真正的运动会了,各个田径项目火热并进。
张谭也上场了。
他报了三项比赛,分别是五千米、一千米和四乘一百接力赛。今天要举行的就是一千米高一组预赛。
“接下来是高一五班发来的通告:张谭,你是我们班的骄傲,向着一千米跑冲击吧,冠军属于你”
操场上人山人海,主席台的大喇叭也一刻不停歇。
每个班的学生,都会发通稿,然后由大喇叭播送,为比赛增加气氛。
“高二三班发来通告:李珊珊,虽然你没有进决赛,但是你的努力我们都看见了,我们依然以你为骄傲。”
“高一四班发来通告:马上就是王宇同学的二百米预赛,我们高一四班全体同学,一起预祝你取得好成绩。”
换上了短裤t恤,背上用别针挂着大大的“1525”号码,张谭一边换上班级购买的钉鞋,一边等待比赛的开始。
以汤童欣为首的女生,都围在张谭的身边,大声的鼓励和加油。
系好鞋带,张谭跳了跳,然后冲大家比划了一个大拇指:“看我的吧”
第063章爆发
一千米,如果是拼速度,张谭并不占优势,他的速度一般般。
不过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分在一个组,身体素质都比较差劲,即便是跑一千米,也变成了一个拼耐力的比赛。
耐力这一项,张谭当仁不让有自信,他每晚都来操场练长跑,身体又被大鱼大肉补足营养,素质不要太好。
砰
裁判扣动扳机,发令枪冒出一团蓝白色的硝烟。
各就各位的参赛队员,撒腿就跑。
张谭穿着钉鞋,鞋底前半部分都是密密麻麻的钉子,扣在地上有着强力的抓地力,一点不会打滑,能够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发挥最大的速度。几乎是在听到枪响的一瞬间,他整个人就跟弹射一样,弹了出去。
钉鞋的钉子,扣在地上,每一步,都崩出来一片碎土。
起步速度不可谓不慢,不过却不是最快的,还有两个参赛学生,比张谭反应更快,直接冲到前方,开始领跑了。
“张谭加油,张谭加油”
“李维维加油”
“刘俊加油”
每个班级的啦啦队,都跟着在跑道内的操场上奔跑,呐喊助威。
真正的比赛中,张谭根本无暇关注耳边的加油声,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跑。这是预赛,预赛有三组,只要每一组前两名,就能晋级决赛。张谭不仅仅要进决赛,还要拿到名次,否则都对不起别人对他的期待。
身为班级的带头大哥,绝对不能输。
如今他张某人在高一高二这边,刚刚闯出来几分薄面,正是需要加强稳固的时候。他不是什么超然物外的高人,尽管已经是饱经沧桑的大叔,但,还在双墩中学一天,就要活得潇洒,活得有面子。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这是为了面子而战斗的时刻了。
风在呼啸。
阳光在灿烂的照耀。
张谭紧紧地跟在前面两位参赛队员身后,第一圈,没有超过的机会。双墩中学的操场,一圈跑道是两百米,一千米需要跑五圈。因此落后的张谭,并不紧张焦躁,只是牢牢的吊住前面的队员,给对方施加压力。
领跑,也是很累的,尤其是节奏的把握。
不知道是甩不掉张谭造成的压力,还是领跑队员大脑缺氧了,总之对方的节奏在第二圈就变乱了,一会提速一会磨蹭。或许,也有一部原因,想要打乱后面的队员的节奏,只是,张谭才不会这么简单的上弹。
借着对方一次减速的机会,直接越过第二名,冲到了第二的位置。
“张谭加油,张谭加油。”班级的女生们,疯疯癫癫的跟着跑,跟一段距离跑累了,就抄近道横穿操场,到另一边的跑道上加油。
两百米、四百米、六百米。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