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381

分节阅读 381(2/2)

目录

待到其他位置的俄军再无战斗意志的时候,一名俄军上校才指挥着部队慢慢退出了战斗。多年的战场直觉告诉他,这一波攻势已经到头了,是时候带着自己的手下撤退了。

和中队打仗,不能想着一波冲锋就大获全胜的事情。中国人不是土耳其人。他们要是这么不经打,就不会有现在的战争了。

欧美世界的饿狼们早就把他扑到在地,分尸嚼食了。

不过,这次冲锋能够顺利杀进对方的堑壕和中国人展开肉搏。还是让压力山大阿布托上校感到非常的满意。

“快。快隐蔽,进防炮洞”

李佐昌看到俄军撤退,丝毫没有要追击的意思,大声下达命令要部队隐蔽。准备迎接俄军下一轮的炮击这就是现在的阵地战,冲锋和炮击轮番上演,不断地用炮弹、子弹和刺刀消耗双边的血肉谁的血先流干,谁就会输掉战斗。

“轰轰轰”

早就准备就绪的俄军炮群又一次开火了现在俄国人的炮群已经不是一开始的五六十门了,而是足足上百门。

天空中闷声响亮,真就像是在雷池一样。

适才俄军撤退的时候。几枚信号弹就被打上了半空当中,那就是在给后方的炮群发信号呢。俄军炮群猛轰国防军阵地,还能让国防军少在背后打他们的黑枪。

望着被炮火淹没的国防军阵地,阿比亚滋涅莫夫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眼前的一幕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两边实力悬殊太大了。

两个步兵旅加两个步兵团。人数达到了万人,再有强大的炮兵襄助,根本不是眼前的这么点中队可以抵挡得住的。甚至可以说。对面的中国人能坚持到现在还继续在顽抗,已经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沙托夫准将。第十八旅组织第八次进攻。不要停歇,不要间歇。进攻,进攻”

“您的命令会得到第十八旅用尽一切力量的实施。中将阁下。”

奥格尔基沙托夫对着军长阿比亚滋涅莫夫中将严肃的一个军礼,转身下了土坡,下面他的卫兵和侍从正牵着马匹在等待着。

开战的第二天下午两点二十分,李佐昌营完全退出了兵站阵地,小三千人的部队只剩下了一千三百人不到。这其中还有二三百人是无法自己移动的重伤员。

那情形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李佐昌丢了两根手指头,万幸都是左手的。洛虎重伤昏迷,挨了炮弹炸,半边脸都给撕扯着了,脑袋跟血葫芦似的。能不能最终醒过来,谁也说不准。

李佐昌营营教导战死,四个大队长死了一对半,副大队长死了一个,重伤了一个,大队教习走了一半,营参谋长轻伤,因为他只在最后时刻拎起了步枪,其他时候都是在协调部队。少尉以上军官以及军士长,阵亡率超过60,此次撤下后,李佐昌营俨然是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俄军因为这场攻守战,动用了两个师的兵力。一开始准备的两个旅、两个团根本不顶用,当天夜晚就都趴窝打不动了。还是涅莫夫遂即调集的第四军部队接手,才在第二天下午两点二十分拿下了兵站。

俄军死伤超过七千,其中阵亡者四千。

这样的战果,现在为止还仅仅刘暹一个人清楚。对此他是比较满意的。俄军毕竟是占据了那么多的炮火优势。李佐昌营能打成1:3的伤亡比例是挺难得的。

而半个师数量的伤亡让俄军的总指挥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肉疼不已。虽然俄军的进展依旧很快,马不停蹄的向着稍后的国防军防线逼近,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本人把自己所有的部队协调的更加紧密了。

之前要说俄军是一张开的手掌,现在俄军就是一个五指内扣的爪

俄军的先头部队还是一万人上下,但左右翼皆是两个满员师,后头的大部队锁紧一圈,时刻准备着爪向目标。

刘暹设下的还有第二道阻击阵地,就是俄国人在阿拉湖最东面的那个兵站。这又是一个吸引着俄军大打出手的地方,却也是刘暹定下了决战之地。

“第九师残了一个营,老毛子就能好过吗他们是不惜伤亡的轮番进攻那一战起码是搞掉了他们两个旅。至少一比二的敌我伤亡,这买卖有什么不能做的咱们的这个桥头堡不就是个血肉磨坊吗再放老毛子一管血,决战开打也不迟。”

然后塔城决战就又向后推辞了三天。

俄军废了老大的劲,拔掉了国防军的第二道阻击阵地,伤亡五千余人,比之上一阵少了些,因为俄军动用了自己压箱底的150重炮。

国防军的那些防务工事,能顶得住75炮,甚至是105炮,但120重炮就不行了,150重炮更承受不起。国防军用一个营的损失才拼掉了俄军五千余人,其中阵亡者才两千出头。

可国防军的指挥部里丝毫没人认为这一战打的不止。俄国人的150重炮性能还是很好地。刘暹直接以肯定的语气断定俄军还有真正的王牌200口径大炮。因为俄国人似乎比较轻率的就亮出了150重炮。

这中间的道理并不怎么说得通。可现在刘暹说出了这话,那就是什么了。

距离阿拉湖一百三十里地的一片平原上,这里有一座湖泊扎尔布拉。

中俄两方的大军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一场对决。

无数的记者和战地观察团蜂拥而入,而风景不错,水源有保证,被中俄两方面划为中立区的扎尔布拉湖就成了这些人云集之地。

就在亚克和卜雷德经过千辛万苦,骑着骆驼,带着通行证,在国防军的护送下,进入扎尔布拉湖营地的当天夜晚,鏖战在中俄两军之间全面展开了

炮声在原野上回荡。国防军的阵地上面,全是高高低低升腾的烟柱。俄军的炮群就放置在旷野上,拼命的向东面国防军控制的阵地倾泻着炮弹。

两边的阵地南北相连三四十里地,将扎尔布拉湖边的这片平坦的旷野,竖着分成了两大一小的三块。俄军趁着黑夜发起了进攻,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在普遍进攻的当中反复攻击第四整编步兵师第七步兵旅第二营的阵地,却又被守军一次次的打下去。

第二天天亮,旷野之上除了一个个黑乎乎的弹坑外,到处都是俄军士兵的尸体,国防军粗陋的防线上到处都是激战厚的痕迹。国防军仓促修建的野战工事已经差不多被打平了。

“非常猛烈的炮击。俄国人直接动用了150口径的重炮。很古怪,中国人似乎一直在忍受着挨打,而没有主动的去反击。”

“中国人的大炮并不比俄国少。我在乌鲁木齐待了两个月,有太多的大炮和炮弹被运进新疆来了。可为什么中国人就不反击呢”

记者们只能呆在湖边看风景。他们跟战地观察团不一样,后者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而且军官们在战争方面更专业。对于记者们的疑问根本不屑回答。这是很明显的是么,中国人在蓄力反击,这个过程中,俄国人亮出来的东西越多,暴露的实力越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