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2/2)
而且这个时期的美国海军也是能胜任上述计划的。它那些封存起来的浅水炮舰能重新用于加强港口防御,而它的巡洋舰能用于袭击敌过往商船。在南北战争中,为捕获南部邦联的贸易袭扰船和偷越封锁线的船只而建造的木制螺旋桨巡洋舰,现在用来改建成机帆两用船。它们那细长的船体是按快速船的样式设计的,发动机是在轮机专家bf伊舍伍德的监造下生产的,他是海军轮机工程局局长。这是第一次使用热蒸气技术。这种级别的第一艘美国舰船“万姆潘努”号在1868年的试航中,航速首次达到18节,这在当时占有绝对优势。至少在以后的20年里没有一艘美国海军舰船能追上它。
随后美国的军舰就都选择了机帆作为动力。到现在为止,美国还没有纯粹的蒸汽动力铁甲舰,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因为机帆为动力的美国海军正在艰苦节省这自己为数不多的军费。从1868到现在,七年时间了,美国国会由于预料近期不会发生战争,拨给海军的经费仅能勉强维持现有舰船的人员配备和在航能力。紧缩的预算使海军的日常操作和军官编制受到严格限制。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军官们都被命令使用帆航行,如果他们启动蒸汽机必须在航海日志上用红笔填写,并注明原因。随着老船的报废而又没有新的舰船服役,海军需要的军官减少了。晋升近乎停滞,整个美国海军当中,三四十岁的尉级军官变得很普遍。这几年来海军学校毕业的军校生只有10个人得到任用,其余的都是发下一笔遣散费责令转业。
所以,迈胜洋行只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为刘暹找到了一百二十名愿意来中国淘金和实现自己理想的美国海军退役军官和军校毕业生,纵使现在的美国大环境对中国很不友好。但许多的军校毕业生在商船和战舰之间,还是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后者。
刘暹对这一点相当有信心。历史上的北洋舰队,不就有马吉芬这个一干十年,还升任了镇远舰大副的美国人么。
美国的海军学校一年至少有90名毕业生失业。迈胜洋行要完成刘暹交给他们的这笔生意,不要太简单。虽然这一百二十名美国人大多是低级军官和无有经验的军校生,但刘暹从来就没想过聘请大批的外国人担任南洋舰队的高层。
现在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已经被迈胜洋行聚集到一处,正在学习着中国话。
八百名水兵被抽调后,刘暹手下的海军老兵几乎被抽干,现在正在慢慢回血当中。刘暹不怕浪费钱,上等的无烟煤,秦军多如高山。就算是舰船上的蒸汽机磨损了,只要能练出兵来,也是值得的。新兵上舰后,一个月中有二十天是在海上飘着的,南洋舰队兵舰有限,地盘却很大,军舰出动频繁,相信催熟会很快的。
天津,总督衙门。
李鸿章看着刘暹的回电满意的点点头。果然是靠谱的左宗棠那一帮人,专业可能更专业一些,但是对洋人的了解太浅。最直接的一点就是那个苏伊士运河,估计福州那一帮子人能知道的都没几个,更别提想起来的了。
“中堂,刘侯所言不差。我们可以先把这些拿给德璀琳看,然后把这消息透漏给赫德。只要赫德能够降价,我们就有了让德人跟着降价的理由。”
周馥看了一遍刘暹回电,他注意的不是刘暹针对萨克森级铁甲舰提出的那些意见,而是在电文末尾就讨价还价上帮李鸿章出的主意。
很简单的落地还钱。但是从刘暹口中说出来的分量,要远超过周馥。而周馥本人呢,就这方面是更专业一些。
“水师成军非只两艘巨舰既能成事。还要有相应的配舰”李鸿章呵呵一笑,周馥想要德国人再降一降价,他李鸿章当然也愿意了。一支水师怎么着也要有十艘军舰吧除了两艘大铁甲舰,至少还要有两艘小铁甲舰,然后巡洋舰、炮艇等配套战舰,再之后还要鱼雷艇、训练舰、运输船,一应俱全,这才算一支海军。大铁甲舰花费虽巨,但针对整个水师建设和陆路配套设施的总价来算,可当不了大头。
李鸿章准备在山东威海和辽东旅顺设立海军港口,一应设施现在还都没有,可谓要从头建起。朝廷拿出了五百万两银子,淮军一系也凑到了三百万两,八百万两银子何其之巨,用在这上头却还远远不够。
养兵就不说了,现在北洋还一个兵将都没。但是炮台、码头、仓库、兵舍、船坞、修理厂,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并且还要建水师学堂。
总共才八百万两银子,英国人张口就要拿去三分之一,还只是三艘军舰。以英人之贪婪,李鸿章绝对朝廷这六百万两银子花完,能买到一支舰队就不错了。他要愿意才怪
“左今亮都答应拨调那些人来老夫听闻,船政学堂里,诸生之冠,首推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三人,上次刘暹寻左今亮要赔偿,左今亮都死死的将这三人攥在手中。今朝可愿拨调北洋,拱卫京津啊”
“左大人倒是把这三人都放进了留洋的名单之中。但是否予我北洋者,就不是外人可猜度的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三百七十七章不臣之心
大清光绪二年六月,西历1876年7月2日。
英国纽卡斯尔港口,八艘满员的战舰上高高飘扬着三角龙旗,身后三艘最低也超过五千吨级的运输船上浓烟升腾,蒸汽机正在全力运转着,积蓄着动力。
午后三点,随着一阵礼炮和高高的汽笛声响,在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臣郭嵩焘的目送下,这支舰队离开港口,向着英吉利海峡深处驶去。
“我们正在东方给自己培养一个对手”码头边,一名海军上校这么的说着。他的旁边站着一个身材适中的年轻人,夏天里还穿的衣帽整齐,头上戴着一顶高高的礼帽。“议会才不管这些。每一艘战舰都意味着金钱,拒绝外国的战舰,造船主们可不答应。”这几年秦军跟英国之间的贸易增长迅速,大英帝国在秦军的整体外贸份额当中已经从微乎其微变成了跟美德两国平分秋色。谁也不能拒绝金钱
至于为秦军培养海军人才,这更是得到了海军部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站在世界巅峰的不列颠人,以轻视的眼光打量着遥远的东方。他们庞大的舰队足以让他们对中国海军实力的发展不屑一顾。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根本不认为中国的海军有成为他们对手的一日。所以,为秦军培养海军军官,他们只认为是在中国海军内部培养亲英派。
大势不可扭转。大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