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游方道仙 > 分节阅读 190

分节阅读 190(2/2)

目录

秦先羽没有答话,只是心中叹了声,暗道果然。

枯荣老僧受困多年,如今终于寿元耗尽。

“老衲原是隐空寺方丈,前来应皇山时早已备得妥当。把功法秘闻等等。都交与下任方丈。但近些年来受困于此。早些年研究如何脱困,后来自觉脱困无望,静心钻研佛法,将本门镇寺经文佛陀朗明歌稍作改善,如今算是一篇脱胎于佛陀朗明歌的新佛经。老衲观小道长并非恶人,意欲托小道长,将这经文转交隐空寺。”

枯荣言语平淡,无悲无喜。

秦先羽微微点头。

对于佛门经文。他并无多少想法,毕竟自身是修道之人。既然枯荣给他指明应皇山奇异之处,日后出去替他转交佛寺经文,便算还他人情,这也仅是举手之劳。

枯荣无法脱困,内中也无法送出任何物事。但这老和尚把手一扬,手中有火焰燃烧,渐渐凝结成字。

秦先羽有过目不忘之能,扫过一眼,就即点头。

枯荣老僧随后又凝结成了另外一行字。

秦先羽每扫过一眼就能记下。随后点头,示意枯荣凝结下一行字。

过了约半个时辰。这片新经文总算凝结完毕。

“劳烦了。”

枯荣老僧双手合十,手上用来凝结字体的火焰,便顺着手腕,至小臂,手肘,胳膊,直至肩膀,最终延至全身。

那火焰有些金色,内显赤红,像是佛火,又像业火。

枯荣老僧在火焰之中。

秦先羽知他寿元已尽,如今要火化自身,不禁微叹。

忽然,秦先羽脑海中闪过一件事。

既然这里处处是阵法,那么这里的飞禽走兽,诸般虫豸,又如何生存而当初那些武林中被称作侠少的年轻人,如何从应皇山带出了玉丹,带出了剑道真解

秦先羽心头疑惑,连忙问出来。

枯荣老僧在火焰之中,神色平静,无喜怒哀乐各色,唯有勘破生死的淡然之态。

听闻问话,这老和尚缓缓说道:“应皇山中的各类阵法,只对修炼之人有效,对于寻常人无用。也正因此,应皇山几乎极少见到妖物精怪,多数是寻常野兽飞禽,但应皇山极为奇异,这些野兽凶禽,天生都较为凶猛。其实这山中,对修炼之人而言,处处危机,对于常人而言,反而不是险地,能够行走自如,只是可惜,这里的野兽天生凶猛,体型壮大,武道大宗师也不能对付,因而常人进山,几乎都会被野兽猎食。”

秦先羽听到这里,倒能想通一些。

当初那些侠少,或许是运气来了,避过诸多凶猛兽禽,直到遇见危机,不得不退走,甚至折损了一些同伴。而神风山庄的赵姓侠少,其实是暗中得宝,但藏了起来。

不过这其中,未必就没有那头道都金龙的影子。

想明这点,秦先羽忽然问道:“大师数年前可曾见过一位老道士入山”

观虚师父只是一十三寸真气,还未凝煞,若严格而言,其实与武学内劲相似,不算真正修道人。那么他是否也如同那些侠少一样,不受困阵所惑

但真气毕竟是真气,终究与内劲不同。若被应皇山阵法感应是修道人,多半就要被陷入阵中了。

想起观虚师父第一次进山,他匆匆从山中逃回来,伤口像是被野兽所伤,但并未受困。反而是他身旁那位龙虎真人,陷在应皇山中,不曾出现,不知是遭了杀阵,还是陷在困阵

如此说来,观虚师父应当不会受阵法所惑了

说来也怪,枯荣老僧听见老道士三字,原本无悲无喜,没有半点波澜的脸上,忽然有些异样。他口中动了动,似乎在说些什么。

秦先羽凑近前去,听得十分微弱。

呼地火起。

枯荣老僧被火焰尽数吞没,看不见人影。

火焰在树木之中燃烧,但这株树木乃是阵法之一,居然也没有烧化。

那火焰有些金色,有些赤红。

不过片刻,树中火焰熄灭,而枯荣老僧消失不见。

树木之中,只留下许多碎石,色泽各异,不过还是以淡金色较多。

舍利子

请假几天

有个长辈走了,接来下几天要忙,大概请假六七天左右

三百四十一章舍利,尸首

舍利子。

此为佛门宝物,多是高僧坐化之后遗留,亦有少数凭空而生。

就算是俗世中的一些佛寺,也有供奉着舍利子。

修炼有成的高僧,每逢坐化,或许与常人无异,有些则是虹化而去,没有半点存留。但还有一些较为特异,也不算罕见,便是死后焚化,得舍利子。

秦先羽看着那大片舍利子,其中淡金色尤多,淡得几乎发白,此为肉舍利。另外,其余颜色俱可辨认,有些是骨舍利,有些是血舍利,诸如此类等等。

秦先羽如今见识不低,知晓这些舍利子,其实便是尚未凝成的金身。

倘如把自身各处,尽数凝成舍利,血液骨骼,皮肤筋肉,尽都凝成舍利,最终一步,便会化作金身。而枯荣老僧虽然不亚于龙虎巅峰,但差了这一步,便是差了许多火候。

枯荣身上各处,血肉筋骨,有许多都到了火候,能凝成舍利,可惜其余地方还未凝成。倘若浑身都有凝成舍利的功夫,便是肉身舍利。

这种全身俱都凝成舍利的功夫,其实便是凝就金身了。

“魔僧枯达凝成一条金身臂膀,或许也是如此,他把那一条臂膀的筋肉骨骼气血都凝成了舍利,故而成就金身臂膀。但这位枯荣大师明显不同,他血肉筋骨都只是一部分凝成舍利,分散各处,只有坐化之后焚毁肉身,才能得到这些舍利。”

秦先羽看着树中众多舍利,甚觉可惜。

这些舍利子对于佛门之人而言。其实便是至宝。

尤其是头骨舍利。乃是枯荣对佛法感悟所在。

佛门以顿悟为主。若是有人得到这些舍利,深切感悟,必然会使自身佛法造诣精深许多。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