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9(2/2)
梭乃拒绝了来自基地市的命令。他在话筒里咆哮着发泄愤怒。那个时候,梭乃并不知道这是世界性的灾难,只认为是政府那些混蛋乱搞生物实验,弄出了如此之多的吃人怪物。
从此,梭乃所部从缅甸军方的“军事据点”名单上被彻底清除。直到一年后,他才从几名流亡士兵口中得知,如果当时按照命令前往新曼德勒基地,就能成为被正式认可的军人。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一阶强化药剂。
药剂并非中国独有。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病毒灾难,早在战前,核心国集团已经约定:在病毒爆发后公开一阶强化药剂和免疫药剂配方。当然,其它各国的产量多少,具体配发情况,以及平民的日常配给等等,那就是各家自己关心的问题了。
从镇子里走出的人越来越近,已经可以看清楚对方的脸。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削瘦、高大的男子。他似乎不会笑,永远都保持一副森冷刻板的模样。
梭乃很清楚,这些人根本不是自己缅甸同胞。他们是东面国境外的异族人。虽然同样都是黄皮肤黑眼睛,但他们说中国话,自己却说着缅甸掸邦土语。
对方虽然穿着平民服装,从走路和各种动作却能看出都是军人。比如现在,他们从走出镇子就一直保持着散兵线。两、三人为一组,行进之间总是依托各种障碍,相互构成掩护。通常,只有在老兵和精锐部队身上才能看到这些痕迹。
除此而外,对方手里的武器,就是最好的证明。
梭乃从未见过9毫米突击步枪。他是军人,很清楚武器口径增大意味着什么。最可怕的是,那些突击步枪显然不是私人改装的货色,而是批量生产的制式兵器。
另外,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他们都是强化人。
第344章打扰
梭乃永远不会忘记首次和这些人“打交道”的那一幕。
外出侦查的人回来报告,声称这里出现了一群陌生的中国人。对方拥有大批车辆和物资,很值得干一票。
梭乃对中国很熟悉,甚至在和平时期以旅游者身份在昆明呆了半个多月。他深知,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武装越境已经不像以往那么重要。如果不是因为可用物资越来越少,尤其是药品,梭乃根本不想招惹对方。
当时,梭乃的手下认为,应该袭击中国人的营地,把他们的东西全部抢光。
很幸运,梭乃没有头脑发热。他思考了很久,决定亲自走一趟。可能的话,用粮食和肉干从对方手里换取自己所需的物资。
梭乃带着半数士兵离开村子。他们尚未靠近侦查人员所说的中国人营地,就发现自己被对方团团围住。
那场景真的很可怕:十几辆步兵战车从不同方向围拢过来,后面尾随着多达数十辆装甲卡车。空中盘旋着六架武装直升机,在肉眼能够看到的范围内,竟然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武装人员。
被吓出一身冷汗的梭乃立刻打出早已准备好的白旗。简单的接洽后,对方没收了梭乃等人的武器,押着他进入营地。在那里,梭乃见到了一个自称为“飞杀”的人。
那家伙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冷意。毫无疑问,他肯定杀过人,而且不止一个。他没有为难梭乃,冷静地听完对方来意后,大度的满足了梭乃换取物资的请求。同时声称,还想把这种交易继续下去。
远处的人群已经走近。为首者就是飞杀。
他依然冷漠,保持着一个杀手应有的冰冷外表。
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转化的。就像固定的思维意识,生活习惯也是如此。
按照苏浩的计划,飞杀属于第一批被派往缅甸境内设置定居点的领导“工蜂”。他从国内运来大量建筑材料,在密支那外围建立起牢固的据点。这里距离公路很近,可以对钦敦江大桥形成控制。沿着这条公路一直往西走,就是印度境内的重要城市因帕尔。
飞杀不是军人,也不属于505集团军的下辖编制。在整个“蜂群”当中,密支那外围的这个据点仍然属于民间设施。它的作用只是起到连接、补充、维护和控制的效果。当然,这种安排也与苏浩在那个时候所处的环境有关。他当时还不是将军,也没有得到王启年和许仁杰的全力支持,更谈不上在这里建设基地。
正因为这样,飞杀对包括梭乃在内的很多缅甸人都保持友好态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意识转化吗,一方面则是便于区域局势的平衡。
梭乃快步走上前去,异常热情地握住飞杀的手。尽管他的态度热切,仍然觉得面前这个男人是一块冰。尤其是那只手,与现在近四十度的高温根本不成比例。
飞杀并不擅长客套,直接进入话题:“这次你带来了多少人”
梭乃立刻回答:“三百二十一个,女的比男的多五十二个,都是成年的壮劳力。”
说着,梭乃转过身,冲着旁边的士兵挥了挥手,士兵带着人立刻跑到每辆卡车后面,拉开钢闩,连吼带骂吧车厢里所有人驱赶出来。
那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缅甸平民。他们大多带着箱子和各种随身物件,眼睛里满是茫然,对士兵充满恐惧。这些人在车队旁边聚成一群,被梭乃手下的士兵用枪押着,慢慢走了过来。
飞杀在这里经营了近两年时间,收拢了大约七万余缅甸难民。与远在越南的廖秋一样,最异国人的意识转化在初期最为困难。随着第一批缅甸籍“工蜂”转化成功,语言和意识形态上的诸多问题也渐渐变得淡化。尤其是“准工蜂”,他们已经习惯使用中文交流,而不是梭乃使用的掸邦土语。尽管有些生涩,却足以使对方明白意思。
从建立城镇至今,飞杀几乎把所有人力都投入到意识转换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他没有更多精力用来收拢难民,只能以相互交换的方式,驱使梭乃之类的人为自己卖命。比如现在,三百多难民的价值,可能只是容量不过一个小型急救箱的抗生素针剂,或者柴、汽油之类的燃料。
一般情况下,梭乃都是把交易委托手下负责。他今天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