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0(2/2)
这时的老常因为亏了血本,心里就琢磨着要找点本回来,除了准备一会宰之前订购松鹤图的那位一刀之外,他看到旁边的那箱书,眼珠子一转,就笑着说道:“楚老板,不知道您对这些古籍有没有兴趣啊”
因为一直接触张火泥那样的怪人,楚琛也怕这本手抄本里面暗藏着什么玄机,心里其实也很想把东西买下来,但如果他开口的话,肯定会让老常心有怀疑,而且就算老常这么说了,他也不能马上就答应下来。
于是,他挥了挥手,说道:“老常,我又不是收破烂的,要这些东西干嘛”
老常笑眯眯的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毕竟这些也都是古籍嘛,多少也有些收藏价值,可以给您的博物馆增加一些展品。”
楚琛似笑非笑的说道:“你看哪家博物馆还会展出这样的货色”
老常笑容可掬的说道:“楚老板,您觉得这些古籍普通,也是因为它们时间太短,您再收藏个五六十年,不也挺珍贵了嘛。而且现在买还便宜,您直接给个三千就行了。”
楚琛听了这话,笑道:“行了,老常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些东西我都要了,不过这价钱嘛”
“楚老板,三千块已经很便宜了,您如果现在拿到市场上去出售,都不会亏,再说了,三千块钱对您这样的大老板来说,算的上什么啊”
老常的嘴像机关枪似的,楚琛听得一阵头大,他懒得再听,直接挥了挥手道:
“好了好了三千就三千吧”
第九百六十六章铜墨盒的价值
把东西放到车上,大家正准备驾车离开时,就见又有人驾车过来了,此人楚琛也认识,是京城一位比较资深的藏家,之前他和这人简单交流过几次,只能算是点头之交。
楚琛朝他笑了笑,接着就开车离开,当车子经过门口的时候,他听到那位藏家在问老常,画有没有为他留着。老常拍着胸口保证,说什么既然是那位藏家预定的,那他肯定会把画留下来,说完后就带着藏家走进了他家。
车子开出了一段距离,吴可一脸无语道:“那老常也太不要脸了,居然睁着眼睛说瞎话对了,那人你也认识”
楚琛点了点头:“以前见过几面。”
“那他的眼力怎么样看得出那幅画是揭二层吗”
“算是马马虎虎吧,至于到底看不看的出,我到不太清楚,不过,以那幅画的水平,我觉得凭他的眼力看不出的可能性比较高一点。”
“这样啊那不是又要被那老常宰一刀了”
“可能性很大。”
吴可听了这话,就有些不爽道:“看到这家伙赚昧心钱,我就觉得不舒服,你说,要是之前咱们告诉那人画有问题,老常会是什么表情”
楚琛哈哈一笑道:“那还能是什么表情,当然气得脸都绿了”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讲出来,真这么做不光会让老常动气,连那位藏友也很有可能得罪。
古玩行里,明知道对方玩的或买的东西不老。也不愿意说东西不对,这种情况普遍存在。这到不是说大家不愿意说真话。而是由于现实的因素。这个社会不管过去还是未来,虽然每个人都愿听实话、听真话。但实际上您一旦真说了,换来的是漫骂为多。
良药苦口益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的话虽然大家都熟知,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接受并学习,哪怕表面上说接受,实际还是左耳进右耳出。
除了人性之外,第二个原因是古玩往往牵扯着金钱,有些东西甚至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一旦牵扯到金钱利益方面的事情,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像刚才那种情况,万一那位藏家觉得楚琛那么说,是想把那幅画占为己有,这无疑是好心做了坏事。
而且,正因为如此,古玩鉴定这种牵扯着利益的事情,其中也有相应的规则。
比方说,古玩鉴定的时候一般都是权威说了算。东西的鉴定结果。往往根据业内的权威程度来定,打个简单的比方,某位一线专家说东西是对的,那即使东西不对。二线的专家也不会否定他的结果。
另外,鉴定专家们一般互不拆台,如果一位鉴定专家已经开出的评估报告和评估价格。其他不是师生的同行即使有意见,一般在明面上也不会拆台。而会选择私下沟通。
正因为上面两个原因,楚琛如果和老前辈一起鉴定。都是他先看,结果也是他先说,免得老前辈们说错了,他不方便改口。
另外,有些专家做鉴定的时候还会彼此帮忙掩护。比如说,有位专家,他拥有很高的名气,但他只会研究不会鉴定实物,而另外一位专家在实战鉴定中所向披靡,却因为名气的原因,别人不喜欢找他鉴定,于是两人就搭档鉴定,各取所需。
最后一个规则其实和刚才说的人性有关,那就是鉴定结果一定要让客户满意。只要仿得不太离谱,全都“看老”,自己省心省力,买方卖方皆大欢喜。
所以说,古玩鉴定需要专家,但不能依赖,更不能盲目偏信,不然就有可能会因此而吃亏,甚至吃大亏。
其实,楚琛虽然对这种事情没有深说,从小耳濡目染的吴可多少也能猜的到,她呵呵一笑道:“这世上啊,就是真君子少,伪君子多,这些人也只有吃了大亏才能让他们长记性。”
说到这,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笑眯眯的说道:“阿琛,你之前为什么看都没看就说要把那箱子铜墨盒都买下来不会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吧”
这种关系到异能的事情,楚琛不能照实说出来,就说道:“这有什么秘密,我只是觉得铜墨盒现在的价格,并不能体现它真实的价值,就准备买下来收藏喽。”
吴可对楚琛的这番话很赞同,她问道:“那能涨多少”
楚琛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几年后,像刚才那个陈师曾参与制作的铜墨盒,应该能值五六万吧。”
“不是吧,能涨这么多”吴可相当的惊讶,一只铜墨盒价值五六万,这五六十只铜墨盒少说也得值一百万吧,而买下这些铜墨盒,花的钱不过才十万而已,这赚钱速度,实在太惊人了。
“具体能不能涨这么多,我也不能确定,不过我这么认为也是有依据的。”
楚琛笑着解释道:“首先一点,现在虽然收藏铜墨盒的人也多了起来,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群体,这一点从铜墨盒的市场价格就能看得出来。也就是说整个收藏界,对铜墨盒都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铜墨盒的收藏地位与其具有的艺术、历史附加值极不相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古玩只有经过了研究、宣传、流通、拍卖、炒作,才能实现它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