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218

分节阅读 218(2/2)

目录

这里的开光指的是一种瓷器的绘画手法,具体是在瓷器的某些部分画出边框,并在边框中画以山水、人物、花卉等。在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明代称“锦地盒子心”。

此洗折沿,浅腹,平底。以五彩为饰,折沿上饰锦地开光,内绘折枝花与折枝花鸟各两组。洗内心主题绘洞石花鸟图,锦鸡立于中央。

此洗青花深翠,色彩浓艳,花繁鸟集,气氛热烈,除釉下青花外,还有红、黄、绿等釉上彩,在绘画技法上,以黑彩单线勾边。底落“大明万历年制”六字青花款。

仔细辨认过真伪后,楚琛就开口问道:“徐掌柜,这只笔洗多少钱”

徐盛言想了想,说道:“楚先生远来是客,那我也不多说了,六十二万,你看怎么样”

楚琛微笑道:“那就谢谢徐掌柜了。”按他原来的估计,这只笔洗的市场价应该在六十五万左右,徐盛言开出的价格已经非常厚道了。

选了笔洗之后,楚琛又以四万五千块钱的价格,买了一支明代万历年间的剔红松竹梅纹笔。

此笔笔身呈圆形,形体修长,通体黑漆为地,剔红雕刻纹饰,漆色暗红,精光内敛。笔帽顶端及笔杆底部均雕饰花卉一朵,笔身纹饰分两层,下层的黑漆雕修竹簇簇,上层红漆剔雕遒劲松枝及朵朵绽放的梅花,布局疏密有致,刀功流畅。

在古代,松、竹、梅有福寿、吉祥的寓意,加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岁寒三友中的松,长青不老,以静延年。竹子有君子之道,因虚收益。梅冰肌玉骨,群芳领袖。

尤其在万木凋落的严寒岁月里,只有松竹梅各守其节,年年如此,为颂其高尚质量,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一直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的自我情操的表达和人生观的标杆。因此,明清两朝都喜欢用此题材装饰器物。

此笔为万历朝剔红器物的典型代表,无论其漆色、刀法或纹饰均代表了当时制漆工艺的水平,而且毛笔为易损品,这只毛笔保存至今品相完好,实属不易。

第三百三十八章大意上

而且楚琛还发现,这只毛笔居然笔尖的一部分居然是可拆卸式的,也就是说,拆卸下来的部分,可以很容易就安装上新的笔头,这么一来,这只毛笔也拥有了实用价值。

虽然这笔头要定制,不过像这样花点钱就能解决的事情,对楚琛来说完全算不上是什么麻烦。

接下来,楚琛又简单的看了一圈,期间他虽然看上了一个笔架,还有一只笔筒,可惜的是,这两样东西,都有些残损,并不适合被当作礼物。

看到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了,楚琛就开口说道:“徐掌柜,麻烦您帮我选块好墨和毛笔,另外再帮我选几刀好一点的宣纸。”

“你想要什么墨我这还有一套清代同治年间的油松烟徽墨,你要不要”徐盛言问道。

徽墨是我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其它三宝一般特指宣城诸葛笔、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其制墨的起始时间应该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对当时徽州制墨大师程君房所制的“玄元灵气”、“寥天一”等墨赞美不绝:“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由此可见当时的名人雅士对徽墨的喜爱程度。

墨块是越久越好。而油松烟墨是用油烟和松烟两种原料,混合而成制作而成的一种墨。宜于书写。因此,楚琛听说有这样的一套墨。连忙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等徐盛言把那套墨拿过来时,楚琛检查之下,也不禁连连称赞。这套墨一共六块,掂了一下分量非常轻巧,看上去光滑细润,带紫光,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闻上去还有一股纯正的香味扑鼻而来,可谓是一套非常难得的老徽墨。

检查完这套墨之后。楚琛笑着说道:“徐掌柜,您这好东西不少啊,不会是连澄心堂纸都有吧”

徐盛言摇头失笑道:“澄心堂纸我都想要啊,不过我找了十几年,都不过找到了三张乾隆年间仿制的。”

楚琛还真没想到,徐盛言居然还真有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是南唐的后主李煜所作成的纸,李煜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

澄心堂纸质量极高,但传世极少。宋时。刘敞送了十张澄心堂纸纸给欧阳修,欧阳修这位一代文豪,却做了首诗说。“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意思是说。虽然有了澄心堂纸,但是谁舍得在这上面下笔书写呢

由此可见澄心堂纸的珍贵程度。

这么珍贵的纸。技艺失传当然可惜,后世对澄心堂纸屡有仿制。宋代制墨家潘谷,亦是著名造纸家,曾仿五代澄心纸制作纸品,世称宋仿澄心堂纸。虽然这种纸,并不及原纸,但仍受文人所珍视。

之后,乾隆皇帝因为对书画非常爱好,也开始着手复制这种纸张,并且也仿制出来了,但流传下来,也并不是太多。

因此,就算是乾隆年间仿制的,那也非常的难能可贵,而这种好纸,怎么可能错过

不过还没等楚琛开口,徐盛言就抢先说道:“楚先生,这纸可是非卖品,我有生之年都不会转手的,不过我这还有一些民国汪六吉定制净棉六尺宣纸,我可以匀给你两刀,怎么样。”

汪六吉宣纸是宣纸中的一个杰出品种,汪六吉纸的来脉,据宣纸工人世代口碑相传。

说是有一姓汪名六吉的人,为了要造出更好品质的宣纸,在三百里径川大地寻觅更为理想的造纸之所,后终于在深山悬崖之上,发现了一股飞雪溅玉般的山泉,廿冽沾净,找到了理想的造纸洗涤用水。

后来造出的宣纸,果然不同凡响,超过一般的宣纸,可与当时最好的宣纸相媲美。汪六吉宣纸从此声名大振,汪六吉此人与纸同名而流芳百世。

虽然没有能得到澄心堂纸,不过能有民国汪六吉纸庄的宣纸也非常不错了。

汪六吉定制宣纸都是十张包装,两刀就是两百张,一共二十卷,这些宣纸可谓工料俱佳,纸质纯洁,柔糯细腻,因为年久微微显得有些发黄,不过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纸都是当时著名的文玩店九华堂监制的,原装原封,十分难得。

而且这些宣纸还都是净棉宣纸,正好适合用来写书法。

宣纸一般分别分为净皮、棉料、特皮三种,净皮是用于花鸟之类的小写意,棉料一般用于书法,特皮主要是大写意。

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纸,较薄、较轻。这是因为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因此,百分之四十的檀皮含量就足够用于书法写作了。

楚琛对这些汪六吉宣纸非常满意,不过这种宣纸只能用在关键时候,平时练字肯定舍不得用的,于是楚琛又让徐盛言拿了两刀红星宣纸,这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