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180

分节阅读 180(2/2)

目录

不过那位中年男子看了楚琛一眼,皱着眉头说道:“老赵。难道这个小伙子就是你说的专家你也太儿戏了点吧”

赵齐瑞表情有些不悦的说道:“怎么,我外甥是年轻,但年轻难道就不是专家了我告诉你,我外甥可是刘老的关门弟子,水平那是杠杠的”

中年男子听说楚琛是刘老的关门弟子,脸色变的好了许多,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惊讶的说道:“等等老赵,你说这是你外甥你姐家的那位”

赵齐瑞说道:“废话。除了我姐家的,我哪里还有外甥啊”

中年男子闻言仔细把楚琛打量了一遍后,说道:“像,还真是像。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以为找不到了呢”

赵齐瑞呵呵一笑道:“这就叫做天无绝人之路,阿琛。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左磊,你叫他左叔叔就行了。他小时候还抱过你呢”

楚琛恭敬的和左磊打了声招呼:“左叔叔好”

左磊微笑着和楚琛寒暄了几句,就说道:“小琛,我听你舅舅说,你鉴定古玩的水平很厉害,还请麻烦你帮我把这尊何朝宗的观音像看一看。”

“何朝宗”

听说眼前这尊观音像居然是何朝宗的作品,楚琛先是愣了一愣,接着有些激动起来。

对熟悉德化白瓷的人来说,何朝宗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德化白瓷的工艺大师,作品以达摩、观音、罗汉等佛教人物居多,被人称作为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其作品在当时就可谓是千金难求。

不过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的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他的传世作品较少。

据说全世界就只有一百多件真品,但具体数目是多少,至今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就连刘老那边也只有一尊达摩像,现在眼前有一尊何朝宗的观音像,怎能不让楚琛激动

“对,就是何朝宗的观音像。”赵齐瑞说道:“不过我觉得这尊观音像,应该不是何朝宗的作品,感觉没那么老气。”

左磊嗤之以鼻的说道:“你说没老气就没老气了再说了,除此之外,你说的出这是赝品的证据吗”

赵齐瑞冷笑道:“我是说不出来,不过我这么多年的古玩也不是白玩的咱也别争,是真是假让阿琛看过就知道了”

“行到时如果是真的,我看你怎么说”

两人争论的同时,楚琛小心的拿起茶几上的观音像,仔细的观察起来。

这次楚琛并没有使用异能,连宝觉都让他关闭了,这是因为,他觉得老是开着宝觉,虽然对捡漏和鉴定有帮助,但这样一来,也让他少了一些锻炼眼力的机会。

而正好他发现,异能升级之后宝觉居然可以关闭了,于是他就决定除非他打算捡漏了,不然其它的时间宝觉都是关着的。

何朝宗的作品,非常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经常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以表现主题,人物被他刻画的活灵活现。同时,他还吸收历代雕塑的长处,特别是继承了唐代表现佛像艺术的绘画风格,使得塑造的观音、达摩等造像很有唐代的韵味,形象既端庄肃穆,又平易近人,富有人情味。

眼前的这尊观音像,就具有何朝宗的创作风格,观音面目慈祥端庄,衣褶简约飘动,清晰自然,乍看之下觉得此像造型复杂优美,把德化窑所擅长的衣褶写实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此像釉色看起来如同象牙白,胎质也比较细腻洁白,釉面肥厚,和何朝宗所用瓷土和釉料精挑细选的特征非常相像。

另外,观音像的背后有篆书“何朝宗”葫芦形款,看起来不是特别的清晰,这也和真品的何朝宗像的款识相同。

德化瓷的鉴定中,鉴别是否是大师之作,不能仅据印鉴而定。德化明清瓷雕大师的印鉴有一定的制式,因此,要熟悉不同大师印鉴的制式。

而且,真正大师的印鉴反而常常显得模糊不清,若遇特别制式的印鉴且十分清晰的作品,那就需要小心对待了。

看了几个特征,这尊观音像和何朝宗的作品可谓是非常的相像,不过接下来楚琛把观音像迎光一照,此像的真伪就马上显露了出来。

楚琛轻舒了一口气,把观音像又重新放回了茶几上。

见此,左磊连忙问道:“小琛,这尊观音像到底怎么样”

楚琛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这东西,我看不准”

“啊”左磊闻言是大吃了一惊。

而赵齐瑞则嘿嘿直笑道:“怎么样,我说的是赝品吧”

“赝品到不至于。”楚琛摇了摇头说道。

“怎么说”

两人听楚琛这么说,都不约而同的问了一句。

“那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楚琛说道:“其实鉴定德化瓷,有一个小诀窍,咱们知道,德化瓷器分为早期和晚期,我们就以康熙为界,康熙以前的德化白瓷,如果在白天的时候迎光透视,它的胎内外透出粉红色的。”

“如果是康熙以后的,迎光透视它的胎内外透出青白色,值得注意的是,凡是古代德化白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透视全部均应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赝品。这是判定真伪德化瓷器的一项重要依据。”

说到这里,楚琛小心的拿起桌子上的观音像,边让两人迎光观看,边说道:

“你们看,这尊观音像,胎内呈青白色,而且又透光。”

看过之后,左磊皱着眉头问道:“也就是说,这是东西是清代的高仿喽”

楚琛点头道:“我认为应该是这样,除了刚才我说的那点,关于德化瓷釉面的特点,一般明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红,像是婴儿的脸白中泛红。明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就像是非洲成年象的牙齿一样,泛牙黄色。”

“至于明晚期至清代早期的釉面,则是白中微泛牙白,尤如猪油凝固时的样子。而康熙以后釉面开始泛白,有的集釉处出现青白色。你们看这尊观音像的这处集釉处,虽然作者处理的很好,不过还是可以看出微微泛着青白色。”

听到这里,赵齐瑞开口问道:“那这东西会不会是现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