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分节阅读 364

分节阅读 364(1/2)

目录

是安俊义在其中欺上瞒下,私下交易,掩盖事实真相,再罗列出他跟建筑商的种种关系,后边再缀上一大串受贿数字:官商勾结,玩忽职守行贿受贿。

这件事情陆政东从街头巷尾的流言中听说过,也从干部渠道听说过安俊义在金湖的事情。

金湖区原人大主任蒋金发一直在状告安俊义,蒋金发是金湖区委副书记,跟安俊义搭过班子,安俊义担任金湖区委书记后,蒋金发去了人大,两人的矛盾自此公开。

陆政东也知道,但凡人一到了人大政协,顾虑和禁忌就少了,做什么事就都放开了,反正到了最后一班,也没必要再夹着尾巴,心中有什么不平,就想吐出来。

蒋金发当副书记时,跟当时还是区长的安俊义闹过不少别扭,特别是几个下属的安排上,安俊义挡过蒋金发的道,这让蒋金发耿耿于怀。

到了人大,蒋金发也就终于有机会了,结果,当时的金湖区委跟金湖人大,很多事情上都达不成一致。安俊义要提拔的人,主要是一把手,人大这一关总是过不了。

一开始安俊义还能耐心等,或者暗示下属去蒋金发那里,把矛盾化解一下。后来安俊义就不这么做了,不管人大任不任职,只要区委常委会过了的,一把手就可以到部门开展工作。

陆政东听说当时闹得最过分的时候,金湖区的财政局长常委会通过半年,人大就是不办手续,结果财政局长主持了半年工作。

蒋金发如此,安俊义也被闹得受不了,干脆使出杀手锏,到市里活动一番,在蒋金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摘掉了蒋金发头上那顶主任帽子,自己把人大主任兼了起来,这样总算才消停了下来,不过两人的矛盾也就此更加的激化。

这里面反映的很多问题,陆政东知道都是老黄历了,结果都是查无实据,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又翻出旧案来,恐怕就不仅仅是针对安俊义那么简单。

安俊义是一个合格的,甚至是很优秀的秘书长,和在绵西的时候的张蒙相比,还要趁手许多,有安俊义协助,陆政东在工作上确实上手快了很多。

陆政东并不是太相信这些传闻,也不相信安俊义真有什么大问题,否则在之前惨烈的政治博弈中连李萌图都黯然离去安俊义还能屹立不倒

但这样一闹,即便最后是查无实据,由于已经得沸沸扬扬,不能用安俊义,没有了安俊义这个十分熟悉市里各方面情况的人,那他就要多费许多功夫才能真正摸到安新市里真实的情况,有的人恐怕是想借此机会打乱他的步骤吧

他刚对周立伟敲山震虎,对方或许就以此来给他这样一下,报复得还真是快。可陆政东对于安新市中高层干部可以说只在初步了解阶段,所以对安俊义有没有问题他也不敢下定论,也不能下定论。

而一向在市里属于相对独立的杨铁军亲自上门,这又是个什么意思难不成连杨铁军也终于忍不住,倒向了对方的阵营

陆政东问道:

“铁军书记的意思是”

杨铁军道:

“因为细节清晰,又已经反映到省纪委,我觉得应该查一查,准备进行初核。”

纪委部门办案,在确定立案前要进行初核,就是初步核实,在立案之前对受理的反映纪检监察对象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初步核实调查,目的是为了判明是否存在违法事实,是否需要转入立案程序,以及是否决定进行立案调查。

陆政东点颗烟,看了杨铁军一眼,根据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与党委常务委员同职级的党委委员比如一般副市长违犯党纪的问题,由上一级纪委决定立案,上一级纪委在决定立案前,应征求同级党委的意见。

安俊义只是享受正厅级待遇,实际还是一副厅级领导干部,初步核查安俊义的问题,按道理来说,市纪委是可以直接着手进行的,通常情况是需要给一把手市委书记征求意见,不必征求自己这个市长意见的,不过安俊义是市政府的秘书长,位置比较特殊,所以杨铁军才会先同自己谈,自然是希望不在他这里遇到大的阻力。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秘书长是政府的大管家,责任重大。”

陆政东有些摸不清楚杨铁军的真是用意,所以也只有用这样模棱两可的话回答。

“是啊,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把事情调查清楚,这是对党和组织负责,也是对安俊义同志负责。”

陆政东一听心里一动,杨铁军这话里很有些意思,于是道:“那我尊重市纪委的意见,有省纪委指导,有泽高书记把关,一定会调查清楚的我这边需要怎么配合要不要找安俊义同志谈一谈,把他手头的工作停下来”

杨铁军摆摆手道:

“这只是初核,该工作还是要工作”

陆政东点点头,杨铁军随即起身告辞。

陆政东送走杨铁军,坐回办公桌后,批阅了几份文件,临近中午的时候,内线电话就响了起来,接起,是略微低沉的男音,“政东市长。是我,张泽高。”

陆政东忙热情的寒暄着,张泽高就道:

“省纪委转来了一些安俊义的举报材料,准备对他进行初核,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泽高声音平和,听不出什么端倪。

陆政东犹豫了一下,道:

“既然有群众反映,那就查清楚吧,当然,市政府办公厅的日常工作都是安俊义同志主持,很敏感,希望进行调查时尽量保密,不要造成什么恶劣影响。”

张泽高沉默着,陆政东似乎能听到他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地声音。

终于,张泽高说话了:

“恩,市里现在是千头万绪,要抓紧的事情不少,你又是刚到不久,那就这么定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