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1(2/2)
吃完饭,吴金泉和张新普陪着周新聪在宾馆休息,元林让他陪着在院子里走走。
“政东,你是不是对选举有些担心”
陆政东道:
“要说心里没有一些忐忑,那也是自欺欺人,不过我更觉得的是责任重大。”
陆政东对于省里的担心也没有任何的意外,毕竟他太年轻了。
不但是省里担心,连他亲近的人包括小舅等人心里都不免有些担心,都以各自的方式在他面前进行过表达,背后肯定也做了一些工作。
不过陆政东现在心里有一定的底,虽然得票也许不会太高,对于当选,还是有较大的把握。
陆政东这份底气还是来自于之前的一系列的筹划。
在省里和刘振强一番长谈之后,陆政东经过深思熟虑,也明确了自己的一些思路。
虽然陆政东在沈如双面前讲不担心选举的事情,事实上心里不担心,那也是自欺欺人。
和吴金泉搞好关系,这是他能够顺利当选的前提,取得本土主流力量的支持,这是不出意外的保障。
不过,仅仅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是远远不够的。
张新普等人虽然是希望自己当选,他在绵西的这段日子很调调,并没有显示其强势的一面,他这样一个年轻的市长有利于把控,真把他选下去了,换一个市长来说不定没他这么好拿捏。
不过,张新普等人恐怕也不会让他高票当选,以一个对他带有些尴尬的票数当选市长,或许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吴金泉虽然肯定是要为他选举的事情做工作,但吴金泉对绵西市整体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时日,搞不好就会出现意外。
陆政东是经历过选举出现意外结果的事情的,虽然那一次是他意外当选,笑到了最后,但是反过来,这也是一个警钟。
与会的代表肯定有自己独立判断的,或许会对他这个年轻的市长能否带领全市人民把经济搞上去,让绵西迎来大发展心存疑虑,说不定原来吴金泉和张新普预定的一些会投票的人会流失,那就相当的危险。
所以陆政东除了在施政上提出了一些措施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和认可之外,在确保稳定票源的几个代表团的同时,还重点做了两个很有可能出问题的代表团的工作,效果还算是不错,至少能够争取到其中代表团的支持。
元林也领会了陆政东的意思,道:
“其实选举的事情你也不必太过虑了。”
元林沉吟了一下说道:
“政东,欲速则不达,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完的,而人们接受你也有一个过程,不能因为选举,而把摊子铺得那么大,很多事情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虽然不搞经济工作,但绵西的经济和财政底子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么一大摊子,绵西的财政怎么吃得消你这样把大家的兴趣是提起来了,但如果不能达成,那就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对你今后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陆政东知道元林所讲的是他提出的绵西的一小时经济圈、旧市区改造和工业经济振兴这样一个带有一定长期性的发展蓝图。如果他在这方面不能达到他所预定的目标,不但绵西上上下下会把他看成是一个只会吹牛的角色,恐怕省里领导那里他也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
忠言逆耳,元林能够在此时提醒他这些,也是元林即将退休,才会这么直接了当的提醒于他,确实是出于对他的关爱。
“元部长,我提出这些想法并不仅仅是因为选举,是真正想做的。至于资金的问题,实际上在我的考虑中,修路和市区改造并不需要是财政拿出多少资金,市财政的资金主要还是用于工业经济以及配套的建设上”
“哦那你在修路和市区改造这两方面怎么把钱变出来”
元林微微愣了一下,问道。
陆政东道:
“修路的资金问题,除了县市财政投入少量一部分之外,主要还是靠贷款,和争取上级的支持。贷款修路,这市里和省建行和农行等几家银行进行了接触,收费还贷,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了。”
陆政东敢于这么讲,也是有底气的,一是省建行那边一直有关系,已经基本达成了意向,绝不会空手而归,二是他知晓接下年国家的金融政策的走向。
九七年,对于亚洲各国,以及国人来说,这注定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年份。
香港回归是一件盛事,但与此同时亚洲金融危机将要爆发。
这次危机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东南亚数国经济都是遭遇沉重打击,一直风光无限的亚洲四小龙也是风光不再。
但有危险就有机会,由于国内金融部门尚在进行改制当中,金融危机在金融沉层面上对国内冲击较小,为了大局,中央决定了人民币不贬值的重大决定。在周边各国币种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依然坚挺,那就意味着对外贸易将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对外贸易遇到挑战,拉动内需也就成为必然,而修路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这方面陆政东已经在着手准备,不但想着绵西单干,甚至还想着和高塘联手,把绵西到高塘的这条主干道拓宽的项目也能争取争取,这样两家联手效果肯定会更好,当然,这是在绵西单独的项目拿下来之后。
等到正式消息下来,中央各部委附近的酒店住的怀揣跑项目要资金这同一个梦想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级政府官员在京城游走的时候,他已经是早就搞定了一切。
下手早,有关系,陆政东就不相信绵西在这中间就不能分到一杯比较大的羹
陆政东见元林听得很专注,也就把他的想法和盘托出:“至于老市区的改造,我的想法是依靠城市的自身资源进行滚动发展”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自身最重要的资源就莫过于土地了,土地的收入属于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不用上交上级财政,可以自收自支。
从税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收入就吃紧,地方都在土地上打主意,但土地收入真正在财政上占据相当比例还是有一个过程的。西这样的三线城市,土地整体来说还不怎么值钱,土地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