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5(2/2)
“荆州刺史蒋琬”
“臣在”蒋琬随之回应。
因为荆州刺史的治所仍然设在襄阳,所以蒋琬也必须参加朝议。
“你才能出众,品德俱佳,做事沉稳,自今日起。便调任为九卿之宗正,坐镇宗正寺,总管治下土木、水利、交通建设事宜。”王旭淡淡地说。
“多谢楚王隆恩,必不负楚王所望”蒋琬脸色沉静。无喜无悲,伏身行礼。
“恩本王拭目以待”
王旭对于蒋琬还是很放心的,不仅仅因为他的名气,更因为这么多年来,其所作所为都令人信服。
“另传本王调令,迁蜀郡太守董和,就任荆州刺史太仆寺属官刘邕,调任蜀郡太守宗正寺麾下空缺官职,由尚书台迅速议定人选,交由本王审批。”
“诺”群臣应命。
“诸公可有要事启奏”王旭问。
“臣有事启奏”田丰立刻躬身回应,起身迈着碎步行至殿中央跪下,接口说:“益州西部羌族及氏族部落,近来多有人向地方郡守表示臣服,有意觐见楚王,臣以为,此乃归化蛮夷的大好时机。请奏楚王下令益州西部诸太守,今后逐步往西扩张,修建道路,加强文化商贸交流,以威德服之,以强力威之,以厚利诱之,吸纳其民众,扩张大汉国土,教化蛮夷之地,恩泽后世”
王旭听完,几乎没有多考虑,直接挥手:“准奏只是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务必让诸太守、刺史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诺”田丰应命退回。
此后,再也没有什么需要王旭决断的大事,群臣例行回报当下情况,直至正午,朝议才结束。
群臣刚刚散去,王旭正欲从麒麟殿返回北宫,沮授却是匆匆而来,拦住了去路。
“主公,臣有事禀报”
“呵什么事,竟然还要私下里说”王旭笑笑,倒没有拒绝自己的心腹重臣。
沮授回说:“主公可还记得桓纂与刘敏”
“桓伯修,刘公睿”
“正是此二人”沮授点头,轻声说道:“主公,桓伯修当年卷入襄阳乱中,服苦役八年,时间早已经过了。刘公睿当年一时疏忽,造成五溪蛮族叛乱,也被限制在家。如今两件事都已经过去很久,也受完惩戒,他二人毕竟品行才华出众,对主公忠心耿耿,当年之事也皆出于大意疏忽,当下正值用人之计,主公可否考虑重新启用”
“当然”王旭笑了,感慨地说:“当年伯修发配屯田时,我便曾亲自前去看望,说过要等其归来,你不说我还险些忘了”
沮授没想到还有这事,颇有些惊讶,但还是很快笑着道:“主公,那臣立刻便写书征召”
“恩”王旭点头:“尚书台正缺人,便让二人进尚书台为尚书吧”
“这”沮授惊愕,没想王旭出手就是这般大手笔:“主公,这不太妥当吧尚书台监察百官,也负责点查官员任用升降,还负责议定国家重大政令,其二人毕竟刚脱去责罚,若如此,恐群臣质疑”
“无妨他二人有能力迅速获得群臣的尊重”
王旭不以为意地挥挥衣袖,便迅速转开话题:“对了,早前朝堂上还忘了说一件事,如今交州日南、九真两处边郡尚且没有太守,便调你司空府麾下属官邓羲和赵累二人去吧,他二人忠正廉直,心胸仁厚,可以担当此任不过告诉他们,在南下之前,要先去前日南太守虞国处请教,写份详细的治理方式提交我审核,不可盲目而去。”
“诺”沮授躬身行礼:“若主公没有其它吩咐,臣暂且告退”
“去吧”
第六百九十九章走丢了
襄阳这么多年来,经过好几次扩建,如今已是有内外两道城墙,整个城池类似于不规则的“回”字,人们习惯把内城墙和外城墙之间的城区,称作外城,而内城墙以内则称作内城。
规模宏大的楚王宫,则就像城中之城,在内城中心靠北的位置,占地非常广,因为王宫外围仍然有高大的城墙,所以人们也习惯地称呼其为宫城,那是整个襄阳的核心。
现如今,整个襄阳被规划地非常有序,内城主要就是王宫所在,还有其它一些官署,以及文臣武将、富商、名士、大族的宅邸。里边也不完全是宅院和街道,还有小湖,溪流,甚至一些成片的竹林、树林或者庭园,环境非常好。
其实这内城就是以前的整个襄阳,其规模之大,自然不用多说。
然而,相比起外城来说,就算不上什么了,整个襄阳外城的总面积比内城还大上两倍。百姓们习惯将内城比喻为达官贵人的区域,外城则是平民百姓的区域,但事实上,王旭并没有限制百姓不可居住内城,甚至曾有人提出进行分化时,被他一口拒绝,认为这样做会造成百姓和朝廷疏离,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百姓的爱戴和支持。
可即便是如此,内城也很少有百姓居住,只因为里面的地价实在太贵,而且几乎都已修筑成宅院形式,虽说有大有小,可也不是普通民众能承受得起的。
随着经济的逐渐繁荣,百姓们都能各凭本事赚钱,而迁入内城居住。就成了百姓生活中的一种追求。每当听说有谁谁谁赚到大钱。搬到内城居住了,那都要在街坊邻居间谈论很久,成为一种荣耀。
实际上,外城虽然环境不可能赶得上内城,但也并不差,至少比起这个时代很多大城池来说,都是非常好的。
作为如今的楚国都城,大臣们为了楚国的颜面。在建筑布局和涉及上,是丝毫都没有吝啬,前后参与的能工巧匠不可计数,耗费的钱财物资极多,因此外城同样很好,层次分明,繁荣热闹,只是襄阳百姓在生活中总是想寻找些追求,因而才分出了那些所谓达官贵人区和平民区。
事实上,百姓不知道的是。在她们眼中高高在上的楚王,以及他的家人们。很多时候,更喜欢繁荣热闹的外城。
这日,王旭无事,兴致也比较高,就抽出空闲,带着家人儿女一起到外城逛逛,只是终究给几女做了些简单的易容,看上去只是寻常漂亮的女子,不至于倾国倾城。
繁荣的市集上,大小商品,琳琅满目
店子里、路边小摊,都有人不停吆喝、叫卖,一家人倒也逛得热热闹闹的。
“小萱儿,瑶瑶呢刚才你不是牵着她一起走的吗”徐淑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少了个顽皮的身影,出声询问。
“呀母”
后字还没说出来,王萱已经迅速反应,改口道:“大娘,刚才看那个金钗的时候,我把瑶瑶给忘了”
“忘了”众女瞬间愕然。
赵雨是王瑶的生母,顷刻间急了:“姐姐,这可怎么般这么多人,我们去那儿找啊”
“雨姐姐别急,瑶瑶那么小,应该走不远,咱们回头找”蔡琰温言安慰说。
“咦圣主呢”祝融惊愕的声音打断了众人。
“没看到”张宁摇头。
“没注意”孙尚香也摇摇头。
“他又丢不了,管他做什么,先找到瑶瑶再说”颜明没好气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