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2/2)
又过几天,李世民病体更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召来众大臣,托付后事,不料魏征却说,“臣有个朋友,名叫崔珏,死后在地府当上判官,臣给他写一封书信,陛下交给他,他定会设法让陛下还阳”。
当即,魏征写好了书信,打入李世民魂魄当中,李世民立马瞑目而逝,后宫与文武大臣皆戴孝举哀,停棺白虎殿。
李世民的魂魄离开皇宫,来到荒郊,正遇见崔珏前来迎接,李世民递过书信,崔珏看了,便说道,“陛下放心,在下定保陛下还阳”,二人行不多远,一对青衣童子前来迎来,说道,“阎王有请”。
随即,四人进了鬼门关,正走着,忽然见到太祖李渊、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的魂魄,其中,建成、元吉扑了上来,揪住李世民就要索命,吓得李世民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幸好在这时,崔珏喝退二人,一行人来到森罗殿。
随即,十殿阎罗迎出来,与李世民见了礼,将其请上宝殿,分宾主坐下。
秦广王说道,“泾河龙王状告陛下不守信用,不知为何”,李世民就说出事情经过,十王便说,“他命该如此,与陛下无关,这就让他去转生”,随即,十王命判官去查太宗的阳寿,崔珏一查,生死簿上注明大唐天子李世民死于贞观一十三年。
崔珏就取过笔来,往一字上添了两横,这才把簿子递给阎罗王,当然了,这生死簿自然是假的,若是真的话,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篡改,否则的话,恐怕立马就会有一道天雷落下,将其轰成灰烬。
阎王看了,便问道,“陛下登基多少年了”。
“十三年了”。
“陛下还有二十年阳寿,请陛下还阳”。
随即,崔珏陪太宗离开森罗殿,从大道轮回还了阳,见满朝大臣都围着他,魏征忙命太医煎了安神定魄汤,让他喝下,又让他吃些稀粥。
第二天,李世民精神抖擞,上殿坐朝,向群臣说了过阴还阳的经过,传旨大赦天下,又放出宫娥三千名,让她们择婿婚配,又命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地府孤魂野鬼,天下各州府推荐高僧,来到长安,李世民与大臣挑选,选出一位有德行的高僧,便是那玄奘了。
而此时,正好观音和惠岸来到长安,听说李世民在化生寺设水陆大会,请玄奘法师讲经,就变成两个疥癞和尚,前去听讲,观音自然知道,那玄奘乃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就高叫,“那和尚,你只会讲小乘佛法,会讲大乘佛法吗”
玄奘慌忙离座,施礼说道,“我们只会讲此经,不知什么是大乘教法”。
观音便说道,“你这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自我修行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世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这时,巡堂官报知李世民,说有两个疥癞和尚搅了盛会,李世民下令将二僧拿来,二僧来了,不但不求饶,反而叫卖起两件宝物。
第331回古妖来犯
李世民见袈裟艳艳生光,便问两人要价几何,观音便说道,“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这袈裟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
“袈裟有好处,也有不好处,有要钱处,也有不要钱处”。
“何为好何为不好”。
“穿了我的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何为要钱,不要钱”。
“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李世民一听这些话,顿时就来了兴趣,便问道,“是何等袈裟、锡杖,拿来与阵瞧瞧”。
观音递出袈裟、锡杖,给了李世民,李世民见这两件宝物珠光宝气,一看就不是凡品,对两个僧人也就高看了几分,只不过对于他们搅扰盛会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当即便问道,“此袈裟、锡杖暂且不议,你既来此处听讲,吃些斋饭也就罢了,为何给朕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你可记得么”。
“我记得”。
太宗闻言大喜。说道,“来人,速将法师引去,上台开讲”。
不料,这两个僧人不但没有开讲,反而摇身一变。化为了原来的模样,正是那观世音菩萨和惠岸行者,只见菩萨手托净瓶杨柳,脚踏祥云,后面跟着惠岸行者,倒是好不气派,李世民见了,赶紧磕头行礼。
这时,观世音开口。“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说完。观世音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李世民赶紧将东土诸多高僧召集了起来,对着他们问道。“你等谁愿意去西天取经”。
这时,玄奘毛遂自荐,在李世民前施礼,说道,“贫僧不才,原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