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9(2/2)
顾炎武颔首:“对是这个理以后当敌人再来攻击的时候,皇上再下令守城者给予重赏。可是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为皇上守城了,因为他们上一次没有得到过赏银所以最后这个国家就灭亡了”
张必武笑了,说:“是的所以我就要贯彻我的诚信晋文公刚刚继位,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取信于民他攻打原城,眼看着原城就要攻破,可是晋文公认为一城比不上,国家在民众心中的信誉重要,便撤军了包括商鞅变法,他就立木取信,其后秦法大成,秦得已成强国,最后吞并六国”
顾炎武心结打开了,高兴地说:“是的主公,我知道了再困难,我们也得支持得下半年再征收”
张必武随之又说:“下半年开始征收钱粮,你有什么打算怎么个征法”
顾炎武回答:“不能按田亩来征,因为按田亩来征,令得很多人家破人亡,各个官绅豪族都有一套对付的方法。我们就以财富,生活水平来作为依据。哪个人家是富裕的,就多征。穷困的不征”
“好”张必武笑了,说:“这是消灭贫富差距的方法可以一用”顾炎武面现难色,说:“主公,这样的话会受到豪绅强势反对啊对于他们大量征收”
张必武看着顾炎武,说:“忠清,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一个故事。皇上要反贪,丝绸店老板听见不由是欢欣鼓舞,大称明君,大赞我们老百姓要有好曰子过了可是皇上的反贪,令得丝绸老板的老客户一些官吏害怕反到自己头上,不敢到他的丝绸店买上等的丝绸,他的生意少了很多。于是丝绸老板就在心里骂皇上是昏君了”
“等到国家大治,百姓富裕,很多人到他的丝绸店买丝绸。他的生意兴隆,虽没有官吏这样的大客户,可是客户却增多了许多,他的收入更多了。他就不断地盛赞皇上是明君,是圣君多么地英明啊”
顾炎武听到了,说:“主公,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现在有如是反贪时期,虽然大户豪绅们利益受损,可总好过我们的辖地受战火波及,他们身家姓命不保要好他们最终也会像丝绸店老板一样先赞然后骂,最后是盛赞”
张必武笑了,说:“对以后的事就交给你了或许我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呢”
“啊”顾炎武一愣,便问:“主公,你此话是什么意思””
张必武严肃地回答:“我要去打清军呢清军掠夺了这么多的财富,难道我们就不能抢回来吗”
“啊”顾炎武看着张必武。张必武笑了,说:“我们的将士们一听到不用征收赋税还能让他们的家人过着好曰子,当然要是去打清兵再抢回金银财宝,他们一定很高兴这些将士跟随我深入满清境内,明军人人畏满兵,我的将士们可不畏惧相反看到清军认为是一只肥羊呢”
顾炎武明白了,张必武知道现在辖地内钱粮都紧张,不能过于征收太多,要补充,那么就只能是在清军手中抢毕竟附近的山贼早就剿光了,没得剿了,只能是剿最大的强盗满清而且还能博得好名声,确实是一举两得。
张必武知道只要打仗,就能有朝廷给粮饷,虽然朝廷给的粮饷并一定会给足,可总好过让少钱少金的辖地出来得好,在朝廷那里得多少算多少。
他的五千人马就不用再窝在辖地,原本辖地缺钱缺粮,又不能征收钱粮,那有什么办法打仗咧怕打仗的军队还不如全都解散了,回家种田还好过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在一次次的战斗中磨练出来的。
张必武是有信心的,他认为清军绕过了燕京,分两路南下,又攻山东和河北,为祸一方,大明又一次地蒙羞,必须要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才行
而且他也风闻崇祯在调集人马,号称三十九万大军,就算是虚称的,最起码也有十万人啊,既然有这么多的人马,那是不会害怕清军的十万
不过张必武知道他会受到崇祯的怀疑,就算如此,他也不能再看着百姓被清军给掳走了,一定要为明军正名而且乘现在清的最得力战将都没有亲自率领,把清军十万给击溃的话,就能报松锦大战的一箭之仇了。
于是张必武主动地请战了,他想要带兵出战,他甚至提出让侯恂继续做主将,他做副将率领着侯恂的一万多人,加上他的本部五千人以与清军一决雌雄。
崇祯接到了张必武的奏章,看得出言词激切,慷慨。
他沉默不语,他怀疑张必武了,现在张必武在不断地扩大他的兵力,虽说以侯恂为主,可现在侯恂已被言官所弹劾,要让他获罪再次入狱,现在张必武再提以他为主将,这是救侯恂出来。
侯恂在牢狱里受够了,张必武救他出来,他一定是十分感激的,那么张必武就可以喧宾夺主了,他这个副将就能夺得主将的实权,侯恂就会形同虚设。
何况侯恂锐气早已磨光了,他又怕再次获罪,只要张必武怎么去干,他可以乐得推卸责任。那么一万多士兵说不定也将成为张必武的私兵
崇祯想到这里,他惊出了一身冷汗,虽然并不知道是不是如他所想的张必武想要夺取兵权,不管是不是,他都得有所提防
他对张必武是极其不信任的,他不愿去尝试让张必武能指挥更多的士兵,可现在清兵实在是太嚣张了他又不得不对清兵进行攻伐张必武又是可用之人
就在这时,崇祯又看到了他再次任用为首辅的周延儒上疏,请求带兵出战,以消灭清军。由于屡次的规矩都是首辅监军以攻别人的,现在再以首辅来督军,这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请求增兵求订阅、求收藏
周延儒念及此,考虑到的是与其让皇上亲自下旨,不如自己主动地请求,这样就能讨皇上的欢心呢
其实周延儒比谁都要怕与清军作战,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他只好是上奏章给崇祯,假意要为国肝脑涂地,可他心里的打算就是一旦统军就畏缩不与清军作战,只要能无过就好了,至于功劳嘛,可以冒充,可以假报嘛
崇祯一看周延儒的折子,不由是大喜,周延儒既然愿意为他效力,也不枉再次任他为首辅崇祯便同意了。可是周延儒就算是带兵打仗,他的能力还是很差的,诸将都是不可信任的,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