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2/2)
国防军炮兵部队装备反炮兵侦察雷达已经有些时日了,在越军重炮部队炮击了我边境地区村庄的时候,炮兵部队就确定了越军重炮部队的大概方位,只可惜动作太慢,可想而知炮兵部队的反击效果是怎样的。
事实上,对李路来说,炮兵部队提供的位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一个概略性的东西。过去了好几天,也许越军重炮部队早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重新构筑一个重炮阵地,怎么也用不了三天时间。
即使判断越军重炮部队不会在原来的位置上,李路依然还是把这里作为第一个侦察的地方。
说不定能碰上死耗子呢
此时,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的不只是李路。李路很清楚观察的重要性,所以,在组建短刀突击队的时候,他要求大队给他配发至少三部单兵望远镜,他一部,龚令辉一部,赵荣军一部。
龚令辉作为观察手,充当狙击手的另一双眼睛,必须得有。
赵荣军作为突击队的第一尖兵,配有望远镜就能把队伍的视野延伸。
这种配置在现在的国防军侦察部队里面,可以说是奢侈。
其实重点是在赵荣军携带的便携式炮队镜,这玩意功能强大,既可以用于战场观察,也可以用来测定目标方位,同时还能测算出炮击偏差量。说白了,在没有先进的设备引导远程炮火对敌目标进行打击的现在,炮队镜是最佳的选择。
陆勇可是费了很大力气才从炮兵部队借来的这个玩意
缺点是,现在的炮队镜即使再便携,展开和撤离都比较麻烦,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炮兵知识的人来操作。所以,李路安排给了有炮兵经历的爆破手麦光华携带,工作时由突击手黄观辉协助。
所以,只要找到了越军重炮部队,短刀突击队就能用炮队镜对目标进行测量,然后通过电台上报目标方位参数
问题是找到越军重炮部队
余光中,李路看见右边稍前位置的刘小光忽然打出一个手势,然后往三点钟方向一指。
李路连忙抬起望远镜朝那个方向望去,视野里出现的是斜对面山腰上的一堆乱石,杂草点缀其中,偶尔一阵微风吹过,高高的植物弯下了腰。
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情况。
李路没有放松,慢慢调整着望远镜的倍数,紧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他知道刘小光的85式狙击步枪搭配的是4倍光学瞄准镜,刚才他肯定是发现了异常。
阵阵吹过的山风,慢慢驱散了晨雾,太阳光得以更多地照射到地表。
忽然,李路看到乱石堆中的一条缝隙闪过一道亮光
他急忙调整焦点,对准了那里,一个模糊的人影出现在视野里,那人居然藏身于石头裂缝之中而刚才闪过的亮光,毫无疑问是瞄准镜发射出来的太阳光
越军狙击手
李路差点吓出一身冷汗,不为别的,就为如果不是己方正好处于背对着阳光的地方,恐怕难以发现藏身于石头裂缝里面的越军狙击手
刚才刘小光肯定是看到了发射光,才判断那里潜伏着暗哨
如果没有发现这个狙击手,按照计划,李路就会带着短刀突击队下山,进入香蕉林进行进一步搜索。那时,短刀突击队会在下山的过程中被斜对面的这个越军狙击手当成靶子一样来打
也就是说,短刀突击队刚才一直在全军覆没的边沿徘徊,稍有动作就会暴露位置,继而会被大批的越军包围、歼灭
李路不禁暗暗抹了把汗,不断地告诫自己要沉着冷静再沉着冷静,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
既然有暗哨,那么就绝不会只有一个,表面平静的这里,毫无疑问暗藏凶险
李路用手语告诉大家注意隐蔽,同时再次举起望远镜仔细搜索着每一处地方。
有了一个暗哨作为参照和基准,观察就有了目的性。所有的防御部署都是联动性的,彼此相互照应,依次推理判断出大概的方位,比地毯式观察效果要好很多。
果然,很快李路就在山脚处的草丛里发现了异常。
那是一个小斜坡,长着一堆草,仔细一看,就看出不一样来了。那堆草色彩显得有点干枯,在万物蓬勃的清晨,这是违背自然的。
也就是说,那堆草是无根之物,是被移到那里的,根本就是掩蔽物。之前李路一直没有发现它,原因在于这个暗哨是背对着他的,后面一个小斜坡,恰好挡住了从上而下的视线。
如果没有发现刚才那个越军狙击手充当的暗哨,李路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发现不了第二个暗哨。
根据李路的判断,第二个暗哨是一个散兵坑,里面也许埋伏着一挺轻机枪或者一支自动步枪,精心地伪装过。
重要的是,第二个暗哨是背对着他们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倒打火力点
如果换成其他别的指挥员,相信不会要求整个突击队趴在山坡上足足观察了一个小时,也就很可能发现不了伪装的敌人。
一旦突击队下山,那么首先会被斜对面山腰上的暗哨发现,此时那个越军狙击手一定会像打移动靶一样射击突击队,这时,突击队一定会加快速度冲下山,躲避他的射击。
这个时候,突击队真正的危险就来了隐藏在山脚下的倒打火力点这个时候就可以不慌不忙地朝突击队的背后开枪
如此之近的距离,朝着突击队的菊花射击,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李路不是在为短刀突击队刚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而后怕,而是越发地坚定眼前这片香蕉林一定有问题
要么是越军的重炮阵地,要么就是陷阱
接下来,就看李路是怎样判断的,他的判断将直接决定整个短刀突击队的安危。
二选一
沉着冷静之中,脑子飞转,李路仿佛回到了后世在特种部队执行境外秘密任务的时候,全副身心都在为战而动。他很快就作出了自己的分析。
首先,越境以来,短刀突击队没有暴露痕迹,越军不可能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所以不可能提前在这里设下这样老道的陷阱。
其次,如果香蕉林里面不是隐藏着越军的重炮阵地,越军绝不会在距离边境线差不多二十公里的纵深里,这样部署哨位。要知道,那个隐藏在山下的倒打火力是面向香蕉林的
也就是说,这个倒打火力是随时准备对潜伏香蕉林的目标进行火力射击
基于这几点判断,李路几乎可以肯定,越军的重炮阵地就在香蕉林里
然而,仅仅是几乎肯定,而不是完全肯定。
其中有一点是容易被指挥员忽略掉的,尤其是在这种紧要关头,一些指挥员会下意识地忘记这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