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2)
而56式冲锋枪就是苏制ak47的华夏版本,八一杠则是以ak47为原型,经过改进后研制出来的新式步枪。所以,八一杠长得跟ak47非常的像。
掏出烟,给三个班长都发了一根,三人有些扭捏地接过拿在手里,李路先点燃自己嘴上的烟,把火柴盒和烟都放在桌子上,示意大家都点上。
抽了几口,李路问出了真正的问题,说道,“怎样缩短更换弹夹的时间,你们有想过吗”
注:为了让非军迷朋友们看得轻松些,如果内容涉及到一些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步枪会在章节末尾进行注释。当然,不会是很严谨的那种注释,通俗直白看起来最舒服。
譬如:
1、“弹夹”与“弹匣”,关于哪个称呼更适合,步枪觉得日常使用中两者皆可,咱们就不咬文嚼字了,大家能明白是什么部件才是王道。“弹夹”更加通俗易懂一些,所以下文统一使用“弹夹”。
2、56式半自动步枪与56式冲锋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步枪,朋友们千万别搞混了。步枪常写错别字,但是对于书中涉及到的知识,步枪一贯的态度都是严谨认真的。
56半是国产的半自动步枪,56冲则根本就是仿制的ak47,或者直接就是拿缴获来的枪支装备部队了,也叫56冲。
两种枪支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看外形,各位不防度娘上找找两者的照片,一目了然。
第二个问题,我们56年就已经仿制了ak47,为什么南疆战事中依然大量使用了56半呢原因非常的多非常的复杂。大家都知道1969年3月的珍宝岛武装冲突,自然也知道中苏在这个时期的恶劣关系。使用56半替换56冲,不免有政治上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56半并非是一种很差的枪械,相反,56半的设计很优秀。部队官兵之所以不给好评,第一个因为这个枪出现的时机和地方都不对,第二个因为文革出厂的56半存在非常多的质量问题你们懂得。
作为一款半自动步枪,56半的精度值得称道,步枪觉得如果改成精确步枪供精确射手使用,是非常不错的。
ok,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如果朋友们有兴趣了解的话,请在书评区留言,人数足够多的话,步枪申请一下,开个单章专门说说南疆战事的那点鲜为人知的东西。
以下附上56半、56冲和八一杠的参数。
56半:全枪长1025毫米,全枪重不装弹3。85千克,枪管长521毫米,膛线右旋4条,弹仓容弹量10发,发射56式7。62毫米步枪弹,初速735米每秒,战斗射速3540发每分钟,有效射程400米,表尺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1500米。
56冲:全枪长1102带刺刀,全枪重不装弹4。03千克,枪管长414毫米,膛线右旋4条,弹夹容弹量30发,射速600每分钟,初速710730米每秒,有效射程400米,自动原理为枪机回转式闭锁。
八一杠:全枪长955毫米,加刺刀为1104毫米,全枪重不装弹3。4千克,初速750米每秒,弹夹容弹量30发,有限射程400米,弹头飞行到400米仍可以穿透a3钢板8毫米,瞄准基线315毫米,准星高40毫米,自动原理为枪机回转式闭锁。
第021章单手换弹夹的真正
李路的问题一出来,刘小光就看了其他两位班长,笑着说道:“排长,这也算是问题啊,动作熟悉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闻言,李路眉头轻轻皱了皱,把放在大腿上的八一杠递给刘小光,说道:“你给我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更换弹夹的。”
刘小光接过枪,收起笑容,这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排长露一手。他心里多少有些看不起这个年轻的排长,但是他也知道,在考核的时候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排长把他远远地甩到了身后。
说不定人家心里也看轻自己呢
刘小光站起来,飞快地成据枪姿势,枪口指着窗外,说道:“排长,你下口令吧”
李路从怀里掏出秒表,认真地看着刘小光的动作,说道:“准备了,开始”
话音刚落,只见刘小光双手持枪变成单手持枪,左手飞快地区拔胸前的弹夹,一声清脆的“咔擦”声,刘小光用新弹夹撞击弹夹卡栓,随即向前一挤,空弹夹应声落下,又是一声清脆的“咔擦”声,新弹夹已经装好,刘小光的左手飞快地从下面绕到枪的右边“唰”地拉了枪机。旋即,恢复了双手持枪的战斗姿态。
整个过程说起来费力,实际整个过程令人眼花缭乱。
李路下意识低头去看秒表,2。32秒。
刘小光坐下来,轻轻呼了一口气,把枪抱在怀里,望着李路。
此时此刻,李路的内心是震惊的,他震惊的不是刘小光的速度,而是他的动作单手换弹夹
这是在后世传得沸沸扬扬的单手换弹夹,更因为涉及到的一起案件而被广大网友追捧
那个事件发生在94年,可是现在是88年啊
足足三秒,李路才从愣神的状态恢复过来,眼前的事实确实让他吃惊。平心而论,单手换弹夹这种动作在后世的国防军中,根本就不算什么很牛13的动作。最普通的步兵部队战士,只要稍稍练上个把小时,就能很好地掌握到技巧。
其实这也不是很讲究技巧的动作,足够熟练就行
而李路后世在特种部队的时候,别说是利用单手换弹夹的方式达到延长步枪火力持续性了,就是使用手枪射击,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震惊他的是,这个动作居然在现在就已经出现了,这么说,传闻是假的
稳了稳情绪,李路问道,“七班长,你这个动作从哪里学的”
看到排长被震住的表情,刘小光很满意,听见李路这样问,当下奇怪地看了其他两个班长一眼,说道:“呃,排长,单手换弹夹当兵的都会啊”
“只不过这种动作很容易损坏枪械,一般不让这么干。”突然想到排长没有参加过南疆战事,刘小光就补充道,“上了战场就没这么顾虑了,所以我们侦察大队当成一个科目来练的。”
李路拧着眉头,问道:“这么说,单手换弹夹这个动作是在南疆战事中出现的了”
梁伟军插话说道:“据说是79年战事的时候,一位老兵发明的。”
这么一说,李路心中便有数了,轻轻舒了口气,关于单手换弹夹的一些从后世带到这个时代的问题有了答案。
当初听闻单手换弹夹是94年的一名军官发明的,李路就半信半疑。他一度怀疑那位军官参加过轮战,但是没有办法证实,毕竟那件事很敏感。因为他觉得,这种一切从实战出发的动作,最大可能是在战场上出现。
平时训练,极少人有想过用这么粗暴的动作去换弹夹。当过兵的都知道,部队对枪械的管理是如何的严格、保养是如何的高标准。
现在,一切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