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5(2/2)
为免被敌人发觉围剿,赤焰帮不能有固定居所,只能在深山之中辗转躲藏。而这一晚,在一个山坳里歇宿的时候,有去山顶放哨的帮众突然发现。远处一座山头后面,火光冲天。照的半天通亮。
逢此异常,离不凡当然要派人打探;而一探之下,竟发觉那火光起处,有许多黑巾蒙面、背负细刀的神秘人物聚坐歇宿。
离不凡虽不知那些神秘人物为何要在山中停留,但凭其所携兵刃可以断定,必是血族狗贼无疑,遂倾帮而去,布置围杀;就此,凑巧救了陈敬龙一行。
前情叙毕,言归正传。
众人到赤焰帮居处歇息休整一ri;第二天,赤焰帮一千余众,举帮而行,随陈敬龙南下。
两支人数过千的队伍,同在敌后行走、去向相同,彼此想不碰面也难。赤焰帮人引导正路,南行两天,抵达朱雀城下,却见城门大开,城内一片火光、杀声未息。原来正是张肖所率队伍早到一步,已然突袭入城,正在赶杀血寇驻军、焚烧囤积粮草。
两支队伍会合,众首脑人物相见,自都欢喜无限,不必细述。只说那小六子,与师傅分离许久才又得见,欢喜之余,不禁大生戒惧之心;自此,整ri价只在商容儿脚前脚后打转,不肯稍离,唯恐一眼照顾不到,师傅又不告而别,将自己撇下走了。
敌后险境,彼此福祸相依、休戚与共,已无法顾及什么正邪之分;是以两支队伍,虽一支全是正道侠士,一支多是邪道恶徒,却也能相安无事。
两队联合起来,人数将近四千,实力颇强,无惧小股血寇,且又有张肖之智相辅,避实就虚,无往不利;一路南下,始终走的顺顺当当。
行进二十余ri后,进入血族领域,处境开始艰难起来。那血族地理气候与半兽族相近,天气炎热、睛雨无常,到处是险山恶水、丛林密沼。众轩辕族人地理不熟,难避险恶之地,多有感染瘴气而病亡者;又无法预知敌人来路,难以提前躲避大队敌军的攻袭追剿,多有恶战阵亡之人:病战交伐,人员削减十分迅速。
此时的陈敬龙,心魔愈深,恶念愈盛,暴戾凶残更胜从前;见己方人员折损厉害,更增对血族的厌恨之情,每到一处,必要杀个痛快,遇村屠村、遇城屠城,凡见血族之人,无论男女老幼,必个杀个罄尽,绝无丝毫怜悯宽容。
对他如此冷酷做法,以洪断山为首的正道侠士多觉难以接受,对他大生抵触之心;但洪断山曾答应过秋长天,会追随陈敬龙到底,因此虽对他做法反感,也只能是置身事外、不去参与屠杀罢了,却不能弃他而走。正道侠士多以洪断山为榜样,见他不弃陈敬龙,便也都下不定弃行决心,只能继续追随;但也都如洪断山一样,不去参与屠杀。
正道人士不杀,赤焰帮的那些凶棍恶徒可不客气;凡听陈敬龙下达屠杀命令,无不大杀特杀,杀的不亦乐乎。这一支轩辕队伍所到之处,当真是尸横遍野、血流泛舟。而屠杀之后,张肖又必要下令,一把火将所袭城村烧成白地。由陈敬龙引领掀起的这场血雨腥风,持续足有两个多月;期间不知多少百姓惨遭屠戮,不知多少财物化为飞灰;血族人力、物力两方面,损失皆大到不可估量的地步。消息传开,当真是震惊天下、轰动各族。
在血族境内辗转两个多月后,终于来到京都附近。而此时这一支南下队伍,人员已削减过半,剩余人数不足两千。
这一天,队伍于丛林之中穿插潜行间,偶遇两个血族猎户;赤焰帮人将之擒获,逼问地理所在,得知:距血族京都不过四十余里路程。
陈敬龙兴奋不已,当即派遣腿脚便利之人去探看敌都情形。所派之人探后回报:城池距丛林边缘只有五里之遥,中间横一小溪,但溪水不深,不成阻碍;城门紧闭,显是为防范这一支潜入其族的轩辕队伍,但城上所立兵丁不多,似乎城内没有太多兵马驻守。
得知可借丛林遮掩逼近城池,陈敬龙更是欣喜,立即便要率众疾行,去攻袭敌都。
慕容滨滨知他意图,极力反对,认为敌酋所居之处,防范必严,凭眼下这点人手去攻袭,实在太过冒险,凶多吉少。洪断山、雨梦、李混等沉稳持重的,都赞成慕容滨滨说法,反对行险。
离不凡则极力支持陈敬龙,声称赤焰帮此来,为的就是攻陷敌都,使两族战争彻底分出胜负,既已临近敌都,便决无不攻之理;况且,血族天皇是为入侵轩辕的罪魁祸首,不攻入敌都将其擒杀,实难消轩辕族多年被欺的这口恶气商容儿、六子等身负家仇、对血寇恨入骨髓的,亦都赞成离不凡说法。
双方争执许久,相互不能说服,最后实在争不出个结果,只得去询问张肖意见。
此时的张肖,已病的瘦骨支离,需人搀扶方能行走,jg神也已十分不济,大半时候,都处于半昏半醒之间。强打jg神,勉强听完众人争执理由后,也无力多想,只轻轻说了句:“此来本就行险,不妨行险到底吧”言毕,便又闭目昏沉。
有他支持,谁还能改变陈敬龙主意慕容滨滨等情知阻拦不住,只得作罢。当下,陈敬龙率众疾行,直奔血族都城而去。
到达丛林边缘时,已近黄昏。那都城门外,聚集了好多百姓,在等着入城回家。陈敬龙等隐于林边,向外观望,见此情形,知过不多久城门必会开放,遂各出兵刃,静候出手时机。
昏沉中的张肖,被连续不断的兵刃出鞘声惊醒;强撑着向林外张望片刻,又沉吟嘱道:“多加小心总是好的动手时,留一半人手在外接应,以保退路吧”
那贺莽贺寨主一向唯张肖之命是从;此时听得张肖之语,也不管是不是对自己说的,赶忙应道:“大哥说话,向来不会错的兄弟听话,带一半人手在外接应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