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无限成长器 > 分节阅读 268

分节阅读 268(1/2)

目录

虽然这些家长们也很是心动。

毕竟这些学院承诺的工资可是相当高的。

至少比之现在华夏绝大部分的人工资都是要高。

而且新闻上也说的很清楚,与他们签订劳工合同的会是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

在那些企业工作应该也不会太累才是。

如此种种却是让不少家长们也是动心了。

只是华夏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农民工,他们处在华夏的最底层,坐着最辛苦的事情,赚取着最微薄的收入。

而城市里面的那些白领什么的。他们的却是不会愿意轻易的做出决定。

毕竟他们都是有着孩子,或者家庭了。

或者是他们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们不敢去赌。

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家庭的责任。

这点当然在那些农民工中也是有很多是如此想的。

虽然意动了,心动了。但是他们之中付出行动的确是不多,占据的人数不再多数。

不过即便这个很少,但是如果建立在华夏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上。

那么报名的人就绝对不是问题了。

在新闻报道的第二天。

这些家长们,就是亲自去了当地的最近的技术学院询问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比如要在这里学习多久啊,比如要在这里学习要不要花钱啊。比如学习期间是不是必须得在学院内,比如等等

而得到的答案是呢,最多三年,最少呢。没有时间限制,在三年的时间内。任何时候都可以去进行考核,考核自己所学的到底有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只要成绩表示合格了,那么就可以去进行工作呢。

而管理学院呢。

去的大多为青年甚至壮年人。这些人呢,大多都是有着一定知识基础的。

很多是在校的大学生或者是已经就业了未婚人士。

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想参加一下考核,和去技术学院的差不度。当然同时也是因为看了新闻,对之产生了兴趣。

大学的他们时间本来就多,来了参加一下,如果自己合格,就学习一下看看合不合适。

而未婚的他们,没有家庭的责任,他们还有着继续充电选着的机会。

所以他们要试一试。

而科技学院的呢。

人就多了。

各种任务都是有着,不过大多数都是来凑热闹的,毕竟在新闻媒体上他们可是亲眼看到了这里的一幕幕高科技设备。

这些设备很多都是他们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

现在有机会,有了可以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们当然想来试一试。

所以他们来了。

不过这些人中也有着很多的真正对于科研有着爱好的人,甚至本身就是科研人员。他们想要在这里做实验,华夏的很多的科研机构设备以及科研资金,几乎都是给了华夏的这些专家们手中,很多专家手中有着好几个项目甚至是同时有着十几个项目都有,而那些没什么名气的。才是进入了科研机构的那些科研人员,在没有钱。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可想而知

所以他们来了。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些喜好科研的人,此刻能近距离的接触这些世界的大科学后面工作,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单就是这点就是有着无限的诱惑力。

想象自己如果能在这些注定会被写进历史的科学家们后面进行实验,学习,只是想想就是让人热血沸腾啊。

只是想进入这里似乎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几天。这五百个学院都很忙。

不过也是这几天让外界的大多数人都是知道了这些学院的差别,以及一些靠谱的消息。

比如技术学院是最好进的。不过技术学院也不是无限制的招生的。

每一个技术学院一年的总招生量最多不会超过一千。

当然这点他们现在还感觉不到压力。

因为现在去的人还不多。

而管理学院就不同了。

一共十个管理学院,一个学院一年总招生最多不超过四百人。

也就是说管理学院总共招生的人才四千而已。

想象华夏的这么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这点人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不过按照管理学院的说法。

那就是管理人才不是商品,可以大批量生产,再有管理学院认为的原则的十指皆伤。不如伤其一指。好钢用在刀刃上。。管理学院想要培训出来的是真正的管理人才。

所以要集中力量,让这些力量真正的见到成果。

至于招的那些人,在考试前必须要进行一些基础的知识考核,然后是一项心理测试题目。

前者知识考核,却不是很难。一般有着高中的甚至初中的文化水平就可以过了。只是这个心理测试方面就不一样了。

那个却是有些模糊。他们即便是写了,也是不知道写的结果到底如何。

这却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只不过这点和x招生员工的考核差不多。众人的争议在x已经表现出来的良好员工素质面前,变的没有说服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