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205章 径道行

第205章 径道行(1/2)

目录

第205章径道行

太行山。

井陉道上,蜿蜒的人潮如同一条缓慢蠕动的巨蟒。

寒风卷着些许雪沫,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刀子,无情地切割着每一处暴露在外的肌肤。

沉默的迁徙队伍里,只有沉重的喘息和脚下积雪被踩踏发出的咯吱声。

张宁裹着一件灰色的冬衣,这是昨日过了井径关进入这径道后领到的并州冬衣。

冬衣后领上还有兜帽,此刻被她压得很低,遮住了那张苍白的小脸。

她沉默地走在队伍中间,身旁是同样穿着类似冬衣的张白鹿。

脚下是厚厚的积雪,每一步都陷得很深,刺骨的寒气依旧透过鞋底侵袭上来,但身体躯干部分,却仍然保留着一丝暖意。

“女郎君。”张白鹿压低声音,带着一种惊奇:“这衣服……里面填的什么竟比皮袄还暖和”

张宁摇摇头,她也不知道。

在广宗,别说这等御寒衣物了,就是拥有一块完整的破布都是奢望。

她只记得过关以后,那些穿着深色制服的并州军吏,有条不紊地打开一捆捆巨大的包裹,取出一件件这样的衣物分发。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袖口厚实的针脚和里面那层细密坚韧的内衬,这不像是仓促间赶制出来的粗劣之物。

队伍艰难前行,漫长的径道中每过三四十里就能看到标有驿字的旗帜飘荡。

这些驿站有些会对他们开放,有些则是驿门紧闭。

开放的驿站会给他们准备稀粥水,虽然只是寡淡到仅有些白色无米的汤水,但这对于这些几百人一批上千人一批的黄巾流民来说却是可以果腹的东西。

没办法,不是张显不想让他们直接吃顿好的,而是在广宗他们饿了太久,陡然的加大食量只是让他们死的更快一些。

所以他便下令径道中的驿站开一闭一,仅用米汤水提供所过流民果腹。

这样逐渐恢复黄巾流民的肠胃同时,也能减少径道沿途驿站的压力。

就这么几百一批,上千一批的放行,黄巾流民们在径道中又是走了些许时日。

好在沿途道路平坦的出奇,丝毫没有以往认知中径道难行的感觉。

他们不清楚张显对于基建的重视程度,但这耗费了虑虒县,太原郡海量物资的太行山工程,如今不是起到了它应该有的作用了吗

跟着这驿字旗帜一路向西,偶尔曲折,偶有风雪,但好在流民们坚持住了,并州的物资供给也维持住了。

黄巾流民们跟并州物资车交汇而过,他们都没有交流,但也都心照不宣的互不打扰。

这段时间不论是辎重队,还是流民们都已经不是第一次碰面了。

辎重队过后马蹄声再次开始密集了起来,一支全骑兵也擦着流民队伍而过。

赵云为首风尘仆仆,身后是一千五百名左右的游弈骑兵。

他看着流民队伍,无声的从身后拔出两支小旗。

一支小旗为红色,代表加速前进。

另一只小旗为青色,代表收紧队形,几列并为一纵。

军队快速收紧队形,紧靠径道一边。

两支不同的队伍一左一右,各自方向不同,但却泾渭分明秋毫无犯。

当流民队伍深入,偌大的苇泽关已是热火朝天。

数十口巨大的铁锅沿着关墙排开,灶膛里柴火熊熊,蒸腾起冲天的白气!

浓郁的带着谷物焦香的粟米粥,混合着辛辣的姜汤气息,冲散了寒风的凛冽,钻入每一个饥肠辘辘的鼻腔!

而关墙内侧避风处,也已经搭起了连绵成片的窝棚!棚顶覆盖着厚实的茅草和油毡,在风雪中巍然不动。

关墙上,赵虎看着流民队伍大声的喊道。

“入关!领粥!领姜汤!每人再领一个杂粮饼子!”

粗犷的呼喝声在风雪中回荡,带着冀州人熟悉的口音。

经历过径道中的秩序洗礼和这衣带来的暖意,流民们自然而然的就听从了命令。

老弱妇孺被优先引入那些巨大的窝棚,风雪被遮蔽了身上刺骨的寒气也被快速驱散。

张宁随着人流也走进一个窝棚。

冷热的交替让她不由的打了个哆嗦,僵硬的身体也仿佛开始复苏。

她捧着两只烫手的陶碗,里面是粘稠的粟米粥和姜汤。

粥碗边上还搭着一个巴掌大小的杂粮饼子。

她小口啜吸着滚烫的粥,温热的液体顺着食道滑下,舒坦异常。

麻木的舌尖尝到了久违的谷物滋味,还有一丝淡淡的咸味。

她抬起头,看着窝棚里挤得满满当当,捧着同样粗碗狼吞虎咽的人群。

许多人吃着吃着,眼泪就无声地淌了下来,混着热粥一起咽下。

没有嚎啕大哭,只有一种劫后余生,难以置信的呜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