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傲气凛然 > 分节阅读 202

分节阅读 202(2/2)

目录

就在这时,一声豪爽的大笑从寺院大门里传来。刘秉先和蒋介石循声望去,惊讶地看到率领一群将校大步迎来的人,竟然是久别多年的陆传芳。

“子承兄、介石兄,没想到再次见面会在这个地方,哈哈一路辛苦了”

陆传芳远远就大声招呼,边走边敬了个军礼。来到刘子承和蒋介石面前时已经伸出热情的双手。

刘秉先和蒋介石彻底明白过来,面对笑容满面的陆传芳,只能摇头苦笑,不情不愿地伸出手与陆传芳见礼。

刘秉先气急之下冷冷一笑:“我说呢,谁能指挥得动八千弟兄,而且还在转眼之间干出出其不意、突袭饶平的壮举来,啧啧香亭兄果然不愧为萧总司令的心腹大将,出手不凡啊”

陆传芳自嘲地摇了摇头:“子承兄这是埋怨兄弟鸠占鹊巢吗不过我可以明确地回答,此乃大势所趋,由不得兄弟自作主张来来来,里面请介石兄请司令时常惦记着介石兄,此次小弟前来,司令特别交代过,如果遇到介石兄,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介石兄请到南京去。”

蒋介石心中巨震,但脸上没有任何痕迹,客气地与陆传芳应付几句,一同进入大殿便不再说话。

刘秉先对金碧辉煌的大殿毫不感兴趣,看都不看一眼坐在陆传芳下手、面带羞愧的二旅长徐彤耀,“咕嘟嘟”喝下一大杯茶,把茶杯递给身后的侍卫,要求再来一杯,这才擦擦嘴,斜眼望向笑容可掬的陆传芳:“香亭兄,你现在是南昌行营直属第二独立师的师长了吧”

陆传芳摆摆手,客气地回答:“只是暂时的、暂时的等萧飞从饶平回来之后,这个师长就得让给他了对了,徐旅长将会担任副师长兼参谋长,等王瓒绪将军的第十一师到来接防之后,这支部队就要调到南京去,直属总司令统辖”

刘秉先和蒋介石再次大吃一惊,突然发现萧益民的胃口之大,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认识,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王瓒绪的第四军要盘踞潮梅地区,如此一来,无异于在粤闽之间钉下一颗大大的钉子,对未来两广和福建的局势将产生巨大影响。

震惊过后,刘秉先来不及感叹萧益民的大手笔,也不愿再细想未来的东南大势,只是定定地看着陆传芳的眼睛:“萧益民想怎么处置我刘某人”

陆传芳一愣,随即莞尔一笑:“司令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处置子承兄,看我只顾高兴了,差点儿忘记大事”

陆传芳站起来,从口袋里拿出本笔记本,取出夹在其中的一张照片,双手递给刘秉先。

刘秉先疑惑地接过,顿时心潮起伏,双目湿润,照片上,自己的妹妹靠在抱着孩子的萧益民身边,脸上全是幸福满足的笑容,照片上的萧益民脸带微笑,直视前方,怀中可爱的孩子伸出圆嘟嘟的小手,极为稚淳可爱,照片右上方是萧益民那熟悉的字体:舅舅留念左下方的落款是:宝贝外甥、东征

刘秉先突然昂起头遥望大殿天花板,强忍心中奔腾的复杂情感,深深吸进口空气,缓缓低下脑袋,把照片还给陆传芳:“香亭兄如果不强留刘某的话,刘某这就要赶赴广州。”

陆传芳大吃一惊,犹豫片刻,低声问道:“子承兄,你真的要这么做”

刘秉先哈哈一笑,解下腰带,看了一眼当年从日本留学归来时萧益民赠送的名贵配枪,最后连同腰带一起往椅子上一扔,一脸惨然却又无比决绝地走出大殿。

蒋介石见状,连忙站起,向陆传芳苦笑一下便追上刘秉先,很快翻身上马,带着自己的几名亲卫并肩向西面的广州方向前进,沿途所有官兵远远看到刘秉先和蒋介石,赶忙肃立两旁,不少军官情不自禁地向两人庄重敬礼。

s:谢谢七两黄鳝、商山丹水、山青盈、王憬贤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票和月票

继续恳求一切支持,谢谢大家

第二〇七章半壁江山

南京城内的三大工程,经过六万军民近半年日夜奋战,终于接近尾声。

加上之前竣工的太平门和长达六公里的古城墙修复,整个南京城为之焕然一新,处处展现出盎然的生命力。

以鼓楼为中心、向西面辐射的四条城中大道,不愧为三大工程之首,这四条宽十八米的十字形交通要道,北至玄武门、西接草场门、南连汉中路、东至太平门,全部为连带人行道的高质量柏油马路,总长度达十一公里。

城中四条大道的竣工,大大缓解了南京城的交通压力,先进的排水系统彻底解决了内涝隐患,连带沿路两边的旧城改造,也在南京当地政府、各大商会和市民们自发的努力下陆续展开。

令民众无比感佩而又自豪的是,萧益民和他的南京行营并没有借机给自己树碑立传,而是通过中国时报和金陵晚报,向所有南京民众征集四条新建大道的名字,不但让南京民众深受感动进而踊跃参与,因此而引起的热烈反响很快波及全国,获得社会各界的极高赞誉,甚至很多名流将萧益民和南京行营的这一善举,上升到发扬民主精神的高度。

这一令全国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持续两个多月,仍然不减热度。

九月一日工程竣工剪彩,从金陵道尹转任而来的南京第一任市长朱文劭站在鼓楼广场观礼台上,向汇聚而来十余万民众激动地宣布结果,四条大街平凡而又顺口的名字才在万众欢呼声中隆重推出:鼓楼北大街、鼓楼南大街、鼓楼西大街、鼓楼东大街。

正在进行最后装修和道路绿化的第二大工程,是北靠玄武湖、东连太平门、南临鼓楼东大街、西接鸡鸣寺的公立南京大学,占地八百五十亩的南京大学原址是江苏新军标营。拥有布局整齐、颇具规模的营房和宽阔的校场。

南京大学的成立完全是萧益民一手发起的,根据江苏省文化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南京行营和江苏省政府在此基础上斥资一百万进行扩建,使得崭新的南京大学拥有五栋巍峨雄伟的三层教学大楼、五个学生宿舍区、三个教职工住宅区、十二块水泥篮球场、一座能容纳一千五百人的大礼堂、一座附带四百米标准跑道的体育场,其建设规模和完善的设施,仅次于全国首屈一指的四川大学,成为南京民众和江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