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5(2/2)
国民党高兴了,袁世凯却头疼了。
袁世凯这几天没少讽刺孙中山,说孙中山完全是因为不能从英国人那里借到钱,恼羞成怒之下才转而处处反对英国人,不然怎么不见孙中山骂他的日本干爹
袁世凯除了讽刺孙中山,就是痛骂萧益民不分时间,不分好歹,如此乱搞一气,让他这个大总统怎么去面对刚刚借给自己巨额贷款的英国人又怎能让滇藏两省势力服气要不是老子把蔡锷这头猛虎关起来,你区区一个小茶壶,敢去挑战整个云南
然而,江西和浙江军队的突然暴起,与袁世凯派遣南下镇压的军队发生了局部激战;盘踞重庆的同盟会顽固分子熊克武,也在这时公开通电,要求将宋教仁一案的幕后黑手绳之以法,并暗中加紧军事战争准备,与湖北和江南各地的革命党武装频频联系。
面对四处燃烧的战火,袁世凯再也顾不上遥远的西南,他匆匆给四川都督胡景伊、湖北都督黎元洪发出密令,立刻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事关北洋政府生死存亡的长江流域地区。
此刻的云南已经乱成一团,军政两界不用想都知道萧益民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可失去食盐的来源和丰厚的税收倒是其次,处于多面受敌的危险处境,才是最要命的,萧益民此举对云南而言,无异于不惧怕挑起两省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以换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开赴贵州的滇军两个旅被紧急叫停,一个艰难的选择,终于摆在云南军政两界官员的面前:要么与四川奋力一战,要么停止增兵贵州,与四川方面坐下来谈判。
连续三日的会议之后,云南方面终于选择了坐下来谈判,原因是川军王键师一万余众尽数压迫边境,驻扎乐山的川军第二师彭光烈部已经陆续南下叙府,驻扎内江的川军第一师周俊部第一旅也开赴泸州,显然是告诉所有人:我们四川军队是团结一致的,而且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其次,贵州反抗军鲁平山部急剧壮大,他们不停地袭击滇军分驻各县的部队,神出鬼没地攻打各条运输线,残酷地砍下一个个滇军官兵的头颅,频频写信和张贴布告,号召民众起来反抗滇军暴政,游说各级政府中摇摆不定的官员,警告所有为滇军卖命的内奸,黔北和黔西北数十个县已经失去控制。
原本服从唐继尧领导的各地黔军也蠢蠢欲动,黔南数县看到贵州大乱、滇军无力征伐,也先后宣布独立,不再接受唐继尧政府的领导。
再一个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
由于川滇两省交恶,各自征收高额流通税,导致云南各地物价上涨很快,贵州的反叛又把云南唯一的出入商道断绝,如果再不改善,别说对外战争,自己内部和大量少数民族地区就会乱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谈判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四川省政府接到云南省政府的约谈电文,上到大都督下到一般官员都兴高采烈、无比自豪,就像打赢了一场巨大的战争一样。
大都督胡景伊立即召见边军司令萧益民,对萧益民的深远计谋大加赞赏,接着讨论何时撤军的问题。
萧益民摇头一笑:
“这事儿不忙,军事调动可以停止,但仍需保持现状、形成声势上的压迫,可以先讨论双边的经济贸易问题,然后才到相互信任、撤离边军的问题,至于贵州境内的战火,本来就不关我们的事,根本不用去理睬。”
胡景伊立即会意过来,哈哈一笑结束了讨论,开始与云南方面展开旷日持久的谈判。
第八十九章诱之以利求双赢上
三十五岁的四川都督胡景伊对川滇两省的和谈非常支持,虽然他是四川巴县人,但他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就到云南任职,先后担任云南新军督练处高级参议、云南陆军小学总办和云南陆军讲武堂总办等职务,与云南省政fu官员和滇军将校交情颇深。
已经被调往北京任职的蔡锷、前几个月自杀未遂的保定军校校长蒋方震,都是胡景伊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期间的同学,算起来胡景伊这个四川都督还是很有人脉的。
不知是性格使然,还是四川局势太过复杂,胡景伊回到四川反而根基浅薄了,他当上四川都督之前,由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保路运动和成都兵变,文官势力痛定思痛,决定再也不能让武人当政,于是牢牢地团结在一起,紧紧抓住民政决定权不松手,哪怕自己内部再有矛盾,在这个问题上总能够相互妥协,一致对外。
上任议长张澜在位时,通过一系列法案,大大提升了谘政会议的权力,将原属大都督一人的权力细分到各部主官身上,既提高了文官的地位,又对中央任命的都督起到牵制督促的作用,使得半道上接任都督一职的胡景伊徒呼奈何。
经过一年多的整合和发展,本土各大势力代表组成的文官集团,已经牢牢占据四川军政两界和各级地方政fu的要职,胡景伊再想收回权力就更难了。
胡景伊也知道自己这个大都督当得窝囊,在民事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自己完全是个外行,对民政事务没有一锤定音的威望也就罢了,可军队如今也逐渐脱离他的控制,这是胡景伊怎么也无法忍受的,这年头哪一个地方都督手里没有军队
如今,忠于胡景伊的军队只剩下他的一个警卫团,负责他的安全警卫、出行起居是够用了,可胡景伊使出浑身解数,又是拉拢又是打压,仍然无法控制越来越跋扈的川军各师,更不用提控制新军之外的边防陆军了,那是被砍下脑袋的前总督赵尔丰留给关门弟子萧益民的私产,虽然已经通过友好协商并入四川常备军,名义上都属于他这个大都督领导,可两万五千边军效忠的对象仍旧是边军司令萧益民。
如今胡景伊后悔了,悔不该耳根子软,上了萧益民和省府、议会那群无耻文人的恶当,以为边军的回归能够壮大整个四川政fu和都督府的力量及威信,对他这个手上无兵的都督更是有力的支持,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萧益民与文官集团利益交换的结果,弄得胡景伊竹篮打水一场空,每年还要为不属于他的军队支付巨额军费。
胡景伊思来想去,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萧益民,真不知道这个出身卑微的萧益民脑袋是怎么长的,短短几年就攒下如此巨大的人脉和家当,虽然萧益民的迅速发迹得益于两任总督的鼎力支持,可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也着实太惊人了。
好在萧益民没有显露出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