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2/2)
“当然可以了,我们都知道你对沃茨先生和他的研究小组非常信任,他们推迟十五天离开完全没问题。”布莱恩非常大度,可他搞不清楚萧益民哪里来的如此强大的自信
大家与萧益民碰了一下杯,稍事休息,总领事富迭庚还是忍不住提问:
“萧,也许我的问题很不礼貌,可我非常好奇,很想知道沃茨先生和他的研究小组在短短的十五天时间里,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当然,如果涉及到军事机密,请你不要顾及我的无礼。”
萧益民摆摆手,表示没关系,这才解释道:“你们都是我的朋友,我信任在座的所有人。之所以留下沃茨先生等人,是需要他们在十五天时间内,将我们军火库中的三千支毛瑟长步枪,全部改成适合骑兵用的短步枪,也就是锯掉600之外的多余枪管和30枪托,再把冲压钢板制成的枪托护板固定上去,我的骑兵团和突击营迫切需要这种武器,以便更好地适应四川南部的多山地形。”
晚宴过后,萧益民看看表,站起来就要告辞,布莱恩和夏普乐抓住机会紧急商议,最后一起向萧益民提出请求:跟随萧益民一起到前线去,全程观察中国现代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大规模热兵器战争。
在两位德国军人眼里,武昌新军暴动之后,历时两个多月的新旧军队断断续续的交战,以及双方先后投入的兵力和运用的战术,都不值一提,唯有尽数装备德国现代武器、利用先进军事思想严格训练的四川边防陆军,与大部分装备德国武器、号称中国最强军队的滇军之间的战争,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
最重要的是,川滇之间将要发生的战争规模庞大,双方的兵力相加突破三万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战役,而且这一战不但关系到中国西南数省未来的政治格局和发展走向,也关系到德意志帝国的切身利益,如果错过的话,将是布雷恩和夏普乐的严重失职。
萧益民略作考虑,爽快地答应德方的请求,他也想看看,作为德国陆军中的佼佼者,布莱恩和夏普乐会有何表现
再一个原因就是,等到欧洲的战火熊熊燃起,想必德国军队也不会拒绝他萧益民派出的军事观察团。
返回家里,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觉的萧益民顿感疲惫,匆匆洗个澡就倒在床上,很快进入梦乡。
晚风习习,萧公馆主楼二楼宽大的卧室里一片寂静,柔和的昏黄光线印在洁白的窗纱上,纱帘随着风儿的吹动,变幻着迷离图案。
头发仍旧湿润的萧益民睡得很沉,爱妻易真颖痛心地注视着自己心爱的男人,等他气息平顺,发出均匀的呼吸声,才用修长的十指,轻轻按摩他的头部。
她不知道自己的男人为何官当得越大就越劳累,也不知道自己的男人每天累死累活都为了什么,她只知道自己心里隐隐作痛,爱得越深就越发心酸。
只有这个时候,自己心爱的男人才有了点以前那副脆弱可怜的孩子摸样,其余时候,他似乎总是一副顶天立地、挥洒自如的样子,让人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很多时候,易真颖恍惚感觉自己男人不是二十三岁,而是三十二岁。
此时的萧益民真的很累,但累得非常的满足和舒心,纵有天大的困难,也无法撼动他不断进取的坚定信心。
第七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内
第七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内
萧益民之所以要等待十五天才出兵,除了需要进行繁琐的战前准备、舆论动员之外,最大的原因则是采纳了参谋长包季卿的全盘作战计划,该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由于张澜的突然调职,原定的军政会议无法按时召开,萧益民虽然在文化界、商界和普通民众中间拥有坚实的基础,但仍然需要在如同散沙的省府官员中,争取到更多的同盟者,才能牢牢把握主动,获得大部分利益集团的支持与投靠。
这样一来,就必然需要时间进行收买和拉拢,还要在某些利益上做出适当让步和妥协,甚至做出必须的承诺。
比如:萧益民派系暗中联合有着共同利益的成都商界代表曾寿松派系,联起手来将代表重庆工商界利益的财政部长董修武,一举推上省议会议长的宝座,换取萧益民的心腹谋士、财政次长匡佑民晋升财政部长,曾寿松也从一名普通议员晋升为财政次长,这就是个利益交换的结果。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讲究个“师出有名”,战争前的舆论准备必不可少。
一个月来,华西时报、巴蜀商报等四川主流报纸从未停止过对滇军侵占川南的声讨,滇军在川南各地的累累暴行,每天都出现在各大报纸上,早已达到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的地步。
如今四川各界民众对滇军的厌恶和仇恨,远远高于川康战区的叛军。
在铺天盖地的舆论推动下,成百上千的青壮年从四川各地赶到成都,踊跃加入萧益民麾下的边防陆军,其中不乏重庆、万县、内江、叙府、泸州、雅安和川北各地学校投笔从戎的有志青年。
这一意外之喜,令萧益民眉开眼笑,他与参谋长包季卿和麾下将校商量之后,迅速把七百五十余名青年学生编成一团,成立了司令部直辖的“四川边防陆军教导团”。
在教导团成立仪式上,萧益民亲自深入官兵中间,嘘寒问暖,待检阅结束,他登上高台,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训导。他勉励教导团全体官兵,必须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必须做到军令如山、刻苦训练,他对七百余名有文化、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说出自己和四川人民的殷切希望,最后郑重宣布:
“三个月训练结束,通过考核者,均能进入正在建设中的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接受正规的现代军事教育。学习期满,各科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将获得派往德国高等军事院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人数不限。”
从这天起,激动万分的七百余名知识青年穿上崭新的军装,拿起崭新的德式步枪,在操场上挥汗如雨,一个个精神振奋,吼声如雷萧司令指明的光辉前途,边防陆军的森严军纪和优厚待遇,官兵们脸上自然流露的优越感和藐视一切的傲气,深深刺激了青年学子的自尊和傲气,更坚定了他们一往无前的决心。
仅五月下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