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被逐出师门后成为修真界大佬 > 83.一波已平,秦皇赚了个满饱

83.一波已平,秦皇赚了个满饱(2/2)

目录

没有赶上第一波进入七国成为供奉的修士们就会退而求其次,成为那些王侯将相家的供奉或者是门客,比如储亮之流。

最后,无法依托世俗界自己满世界瞎逛的修士也不少,自诩为不受人羁绊约束,实际上是来世俗界晚了,没赶上前面两波的红利而已。

因此,就这么短短几年,世俗之人就对修士的存在从猜疑到确定,再到司空见惯的平常心。

毕竟,大多数修士,哪怕是妖修,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杀伤人命。这样,普通老百姓只要不是运气太差惹到了修士,那日子也是照常过,没什么大的影响。

只是,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自己生活在一个有修士的修真世界。

当然也有人的利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就是那些以前被人们顶礼膜拜的大宗师,甚至是宗师之上。

当老百姓、贵族、皇室发现,所谓的大宗师也就是凡俗和修士的门槛的时候,大宗师在贵族和皇室眼里也就不值一文了。

为了能确保自己国家高端武力的威慑力,各国纷纷聘请修真门派的弟子来出任供奉,其实也就是世俗的国家向修真门派投诚。

这些大势力中道盟是和中州七国牵扯最深的,自然,中州七国的首选就是道盟中的门派。

请道盟中门派做供奉的国家开始一致认为:

毕竟都是一家人,以后世俗中国家之间的纷争自然会减少。

可是,出乎投靠修真门派国家的意料,这些修真门派虽然都是在道盟麾下,但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丝毫不比中州七国之间的恩怨情仇来得少。

所以,七国之间的仇恨不但没有因为后面支持的修真力量都是道盟的成员而缓解,反而因为这些修真门派间的矛盾,在持续加深。

以前被各皇室倚为靠山的大宗师现在多数都沦为了某些修真门派的外门弟子,甚至是杂役弟子。

这就是唐龙在谋划了几个国家后,继续苟起来的直接原因。

因为,此时,唐龙算计的对象已经不是世俗界的国家了,而是那些自己宿命中的敌人,修真门派,甚至明确一点说,就是道盟。

不过,通过唐龙的观察,这些修真门派还真没有把世俗之人、之事放在眼里。他们只是以保护为名,行掠夺之实。

这些世俗国家一旦有什么事情,小事的话,这些宗派会出手解决,一旦碰到大事,要动摇这些修真门派利益的时候,这些国家背后的修真门派都会统一的装聋作哑,只当不知道。

也就是说,修真门派和世俗国家的关系就是,好处要有我一份,有危机了,你自己解决。

这不,当秦国发生大规模的饥荒,向自己背后的修真门派求救的时候,他们得到的回复只有一句话:

这等小事,自己解决。不到亡国灭种的时候,不要来找我们。

完全不靠谱。

其实这也不怪这些修真门派,你要是有看得见的敌人,他们冲上来一顿咔咔乱杀,自然解决问题。

可是,现在是一笔经济乱账,这让崇尚个人武力至上的修真者怎么插手?

其实,这也是秦皇不知道修士的特点,以为这些修士是真的无所不能。要是秦皇找出原因,指定几个敌人,那修真门派一定会毫不犹疑地帮忙。只是杀人,修士是非常在行的。

他们一天到晚修炼的就是杀人技,还是大规模的高端杀人技。

不管秦国上下处于如何的水深火热,新的一年还是如期而至。

星历238年一月十六日。

似乎是春节带来的福气,十五刚过,南方世家的运粮船就奇迹般地抵达了秦国,只是运载的粮食数量却也只有往年的四分之一。

但,即便是这四分之一的粮食,也让高高在上的粮价迅速回落到一百文一斗的价格。

老百姓纷纷拍手相庆祝:自己终于活了下来。

可是在这些庆祝的人群当中却又有一部分人痛心疾首,他们在哀叹,这粮价怎么就回落得这么快?以至于他们用五两银子一斗高价囤积的粮食,瞬间就血本无归。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现在粮价这么回到一百文一斗的价格上,破产的人可以排着队去跳河了。

不过,有人哭那就一定会有人笑,现在秦皇就笑得很开心,老百姓有粮食吃了,民心稳定了,他的江山也就稳了。

关键是,他的内务总管都在秦皇面前表功,他秦皇的内帑在这次粮食危机中几乎翻了十倍,可谓是大赚了一笔。

由于秦皇内帑不缺粮食,所以他们是用先卖出粮食赚钱,后补货平仓粮食库存的套路在操作这事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