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东阳建设勃勃生机 大燕东北西南陷入战乱(2/2)
大刘笑骂道。
就在上个月在第一钢铁厂做工的时候,张大山竟然意外重逢了自己的儿子张小凡。
在加入皖北贼军以后,他与儿子张小凡就被打散在了不同的队伍里。后来,隨著队伍的调整,
他甚至不知道儿子是死是活,再后来一场场战斗以后,他甚至觉得能再见到儿子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
谁承想,上天竟然再给了他一次机会。
张大山一想到儿子,就嘿嘿直笑。
脱离了俘虏营以后,张大山也终於从没日没夜挖矿的日子里解脱了出来。
建筑队里虽然苦,但终於不再像在铜山挖矿时候那样吃不饱肚子,顶著火烧火燎的痛苦去挖铁矿、采青石了。
每当完成了一项工程,还能拿到个一二百文不等的红包。这些红包,都被张大山存了起来,想著以后能在东阳府给儿子买房娶媳妇。
如今,水泥厂那边的活已经少了,他们这一百多人又被派到了鱼头岛这边和辅兵一起修筑炮台。
“船靠岸了!”
船东一声大喊,靠上了鱼头岛的港口,腿腕子粗细的绳索甩了出去落在了岸上。
隨看靠岸停稳,跳板与码头相连,徐大山也和工发们开始搬运船上的水泥,
他们负责將麻袋扛到码头上,推著推车过来的辅兵则负责將水泥推到岛上仓库里去。
一群人,就像是密密麻麻的工蚁。
总共两条船,十二万斤用麻袋装著的水泥,用了两个多小时时间,就全部搬进了仓库。
张大山全身都是水泥灰,头髮上、眉毛上都被染成了水泥色,脸上淌了汗水更是与水泥混合在一起流下一道道痕跡。再加上船上好几天不洗澡,这会儿一身臭味儿,不过糙汉们都这样,谁也不嫌弃谁。
都坐在空地上喝著水。
“俺听说,大老爷要把咱们这些人编入建设局了,到时候我们和那些钢铁厂的工人一样,每个月都能拿到餉银。”
工头眼里冒光的说道。
大老爷,则是他们对於安昕的称呼。
“真的假的”
旁边工友们纷纷问道。
“应该不假,都在传这个事儿。大老爷说我们是被反贼裹挟,被迫从贼的,而且在俘虏营里表现良好,经过改造已经赎罪,要给我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如果能成的话,咱们这帮苦哈哈,或许也能有一天在东阳府安家了。”
工头道。
眾人一听,感受到了大老爷的恩情,热血当即涌了上来。
“那咱们岂不是比那些来东阳府投亲靠友的老乡混的还好了”
大刘激动道。
当年皖北闹饥荒,不少皖北人卖了家里的地,往这边逃难,想要到东阳这样繁华的所在求一线生机。
但相当一部分,都饿死在了路上。
最终成功到达东阳府的,人生地不熟,种地没有土地,做工没人作保。在这边有亲戚同乡的还好一些,但在这边真有熟人的又有几个大部分也只能当个苦力,每日折银不过十文八文,或做个“弄碗乞儿”求口吃的,亦或者“插標卖首”贱卖自身到大户中去典身求活。
更有甚者,做些“替人贩盐”、“挖坟盗掘”等见不得光的勾当,败坏了律法,一旦被抓住也没个好下场。
张大山他们虽然觉得辛劳苦累,但他们都不怨恨安国军。
做了俘虏是因为他们跟看皖北贼寇造反。
而做了俘虏以后,至少每天都能吃上一口饭,不至於像以前那样生活在饿死的泥淖之中,爬不出去,眼睁睁看著“易子而食”者有之,“自於屠肆”者有之,甚至不少人都见过“人市”,去年皖北人市壮丁肉价一斤六文钱,卖的比米还要便宜。
相比那时候地狱一样不忍回忆的日子,如今已经从泥沼里爬了出来,活得像是一个人了,这样的生活已经蛮好。
想著以后能编入建设局,生活更是有了盼头。
休息一阵,又有大船靠岸。
他们这些人也没有閒著,將船上的河沙扛到岸上。
沐浴在大老爷的恩情下,他们浑身都是力量,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石灰、石头、黏土、钢筋、河沙、石子儿等原材料源源不断的运来。
府衙工房的司吏周青,带著府尊的淳淳瞩託,乘船来到了鱼头岛。
开始指导工程队和安国军辅兵,在面向东海的方向建造炮台。
炮台分东西两座,分別位於鱼头岛南北两侧,封锁航道,形成交叉火力,扼守住东阳府的门户。
这一日,阳光正好,海阔天空,
周青站在鱼头岛最东边的滩涂上,望向一望无际的海洋。
“啾———啾——”
海鸥短促的叫声,盘旋在珊瑚礁群上。
“胡大人,南炮台就在这个位置。”
周青和过来视察的胡常山说道:“洛河北线泥沙沉积,江面虽宽却难行大船,只適合小型船只航行,鱼头岛北侧建设一座小型炮台防御足以。
南侧是直面东海主航道,大型舰船容易从此地逼近,十二年前倭寇十几艘大型战舰,就是从这里打入东阳府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设置一座中型炮台,可以容纳五门大炮。”
胡常山一跃跳上一块两人高的礁石,朝著东海极目望去。远处大约七八里外,还有几个沙洲。
在来到鱼头岛驻军以后,胡常山早已將周围摸透了。这些沙洲,有的地势较低,每当涨潮的时候就会淹没,也有些沙洲地势较高,以后可以设置观察哨,发现海盗、倭寇船只可以及时报信。
再配合张燕青的水师营在近海巡逻。
等炮台建设起来以后,倭寇再想要隨便深入內陆,就几乎不可能了!
胡长山仔细看过南北两处炮台位置,確认了建设方式,有了一定了解后才放心的离开东海岸,
返回军营。
周青则返回北炮台。
这边已经开始建设,大量靠著船只从昆西山运输过来的石头,用小推车搬运过来,倾泻到滩涂珊瑚之中,將地基加高,防止海水涨潮淹没炮台。
钻进海边搭建的简易棚子里,周青看著府尊亲手给他的建筑图纸,细细揣摩著建设细节。
因为钢筋水泥不足,这些东西都要用在刀刃上,在重点位置作防御。
其余位置,则採用三合土。
就在东阳府建设如火如茶之时,东北发生战事。
当消息传到东南时,建虏已经接连攻破辽阳、盖州、復洲、金州等地,河东十四卫全部失陷,
建虏兵锋已经直逼山海关。
朝野震惊。
而趁著朝廷精力被东北牵扯,永明土司爆发战乱,贵阳、成都等地区陷入战爭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