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隐隐的暗示(1/2)
英王兴致勃勃地为皇帝讲解象棋的规则。皇帝听了一遍讲解就已经掌握要领,与英王开局杀在一起。
张琳琅想想自己的棋艺太差给英王支招只能帮倒忙,给皇帝支招恐怕皇帝输得更快,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她可不想自讨没趣,惹皇帝生气丢了脑袋,只好用食物塞住嘴,静静站在一旁观看。
谁知道象棋天赋颇高的英王在赢了皇帝两盘棋后,竟然一反常态,在第三局开盘的时候出言询问张琳琅该如何出招落子。
皇帝也奇怪道:“玖儿,你棋艺不错为何还要询问旁人?莫非张侍读也懂得玩象棋?”
英王解释道:“父皇您有所不知,这象棋正是张侍读教给玖儿的。”
皇帝惊异道:“张侍读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创意,这象棋看似玩物,实际上可以演练兵法锻炼思维,其中学问不小呢。”
张琳琅脸皮再厚此时也不敢承认象棋是自己发明的,就她那两把刷子都不够丢人现眼的。于是她把当初跟珠宝行蔡老板说的那套话又搬了出来:“这象棋是在下一个故去的朋友所创,在下年少无知没有想过其中深意,只是在读书之余偶尔玩一玩解闷。”
英王当张侍读是不愿展露才华才故意用这样的借口推托,当然他也不揭破,只是附和道:“父皇,玖儿只觉得象棋挺好玩的,原来其中有那么多奥妙。张侍读比玖儿还小两岁,这么高深的东西想来也是别人教他的。”
皇帝点点头,却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张琳琅说道:“张侍读,既然玖儿叫你帮他出谋划策,你就大胆支招。输赢朕都不会怪罪。”
张琳琅听到皇帝这句保证,立刻来了胆量,刚才闭嘴憋闷半天了,现在终于忍不住可以说说话。于是英王就在张琳琅的胡乱指使下把一盘好棋下得七零八落,最后输得一塌糊涂无法挽回。偏偏这过程,每每张琳琅总是得意洋洋出招,看似巧妙却是前后思虑不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皇帝总比他高明一点。到最后张琳琅只好乖乖认输,那模样虽是一脸的不服气,但是无从翻盘。
英王假意懊恼道:“张侍读,你是不是怕赢了棋会惹恼圣上,圣上早说过输赢都不会怪罪的。”
张琳琅看英王说话语气明明是怪罪,可眼神里含着喜色,貌似他输了棋还很高兴。她忽然明白,这位英王是故意要输几盘棋哄皇帝老子高兴,于是立刻定下心神。
张琳琅确实技不如人,并非是刻意奉迎,说出来的话情真意切毫不虚伪做作:“圣上英明神武天赋非常,在下那些雕虫小技当然都逃不过圣上法眼,实在是望尘莫及输得心服口服。”
皇帝赢了棋,心情正好,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谁不愿意听奉承话?皇帝明知道有可能是这位张侍读碍于天威故意放水,可是能输得如此不露痕迹,光这份才智这份隐忍这份谦虚就实属难得了。皇帝暗暗欣慰,玖儿能得如此人才辅助,或许会比以前有所长进。
英王本意不是来陪皇帝下棋,所以又输了一局后就故意撒娇耍赖,说是下不过父皇,不玩这个了。可是若贸然提出越国使臣来访的事情,总觉得有些突兀,英王便把这个烫手的问题转嫁到张侍读头上,他说道:“父皇,张侍读十二岁就中了秀才,见识广博,玖儿这些日子虽然没有跟先生读书,但是有张侍读相伴,学业并没有落下。”边说边用眼神示意让张侍读接下话茬,巧妙迂回到越国使臣的事情上。
张琳琅被英王夸得飘飘然,根本忘了此番进宫的目的,他搞不懂英王对他挤眉弄眼什么意思,只好谦虚道:“其实在下能中秀才是撞了大运,在下年轻识浅,诗书只略通皮毛,能有幸跟随英王殿下读书学习,实在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皇帝不免感叹道:“十二岁就能中秀才,果然是神童,不知道张侍读琴棋书画更精于哪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