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流言四起(1/2)
就连钱正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都忍不住替程恩年说话。
被当事人听到自己说坏话,那些人当即作鸟兽状四散而开。
“年哥,你就当他们在放屁,我们都相信你!”夏天拍拍程恩年的肩膀安慰道。
“是啊小年,我也相信你。”钱正是四个人里年纪最大的,叫谁都是小字开头。
小年,小天,小轩。
因为听起来很像小孩子,所以总是被舍友纠正。
但钱正总是顺口就叫出来了,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程恩年淡然一笑,“没关系。”
但这件事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事情还要从一周前程恩年被院系研究所除名说起。
大一下学期程恩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器重他的老师以个人名义推荐,进了中文系的院系研究所。
主要研究甲骨文的形成过程。
听起来好像很枯燥乏味,但进了院系研究所也就是意味着板上钉钉的奖学金名额和数不尽的评优评先。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程恩年的个人能力也确实突出,所以这个名额给他,大家也只是羡慕。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器重程恩年的院系老师开始慢慢疏远程恩年。
就连研究所的工作也开始逐渐将程恩年边缘化,程恩年的手里只剩下一个研究项目
程恩年自然知道有人在背后捣鬼,也试图查过。
奇怪的是,乔明反馈回来的信息都是没有问题。
似乎院系老师就是突然不喜欢程恩年了。
因为答应过苗粟粟,在学校不闹事,所以程恩年认了。
不就是不受器重嘛,无所谓,年哥不在乎。
直到前天,一封匿名举报信直接出现在校长的办公桌上。
里面的信息直指程恩年,字字句句,程恩年似乎变成了罄竹难书的大罪人。
更让人疑惑的是,校长竟然就这么轻信了信里的内容。
大手一挥,亲自将程恩年从院系研究所中除名
程恩年甚至因此背上了处分.
学校的布告栏上也张贴着对程恩年的处罚结果。
这一切都来的太快,快到程恩年甚至都来不及反应,事情就已经落下了帷幕。
就这样程恩年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整个学校所抛弃。
一整个学校里还愿意和程恩年交流的也就剩他的三个舍友了。
因为朝夕相处,所以大家都了解彼此。
他们甚至以程恩年的骄傲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但他们人微言轻,自然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这一切苗粟粟都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最近正忙着工厂扩建。
京城牌罐头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大肆推崇。
罐头,尤其是铁皮罐头,如果不是过年过节,老百姓们轻易不会奢侈的买罐头吃。
铁皮罐头也就意味着高消费、高水准。
如果借机将京城牌罐头营销成高档次的食物,没准儿会赚更多。
但苗粟粟却反其道而行之,她的罐头偏偏很便宜,但味道却又不是水准。
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
尤其是现在的京城牌罐头已经不是苗粟粟的私人产业,而是和政府签订合同,成了公私合营的工厂。
而且公私合营也为工厂带来了一笔不小的利润。
但凡是和政府沾边的部门或多或少都会从工厂订货。
有了政府的保驾护航,苗粟粟的工厂更是一路顺遂。
即使有同行看不顺眼想要使绊子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最近工厂更是推出了更加便宜的素食罐头,和肉罐头是一样的步骤。
隔水加热五分钟就能吃,味道一点也不比自己在家炒的差。
甚至因为原料是苗粟粟亲自调配的,不管是素食罐头还是肉罐头,味道都十分的出色。
远的不说,就是江城。
几乎每一家国营企业都有京城牌的罐头。
虽然便宜,但原材料好,味道好。
薄利多销,就是京城牌经久不衰的卖点。
同行的罐头压根就不是京城牌罐头的对手。
有了政府的推崇,京城牌罐头的崛起比苗粟粟预料中的还要快。
所以考虑良久,苗粟粟决定扩建工厂,让更多的人能吃上京城牌罐头。
但扩建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事,人员、机器、原材料甚至管理人员这都是苗粟粟要考虑到的事。
正是因为知道苗粟粟最近在因为工厂扩建的事烦恼,所以程恩年根本就没想过用自己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让苗粟粟跟着发愁。
不管学校里的传闻已经被传到了什么地步,程恩年依旧我行我素的上下课,仿佛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而也正是如此,程恩年确实没有受到影响。
他这个人本身就不喜欢学习,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因为苗粟粟的督促。
再加上之前进研究所也是院系老师推荐的,他本人对进研究所这件事是没什么欲望的。
简单点就是,老师让他去,他就去了。
甚至程恩年还在暗自庆幸不用去研究所了。
之前就说过进了研究所就会和各项福利挂钩,但同样的,你得到一些东西就会失去一些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