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组合拳(日万第三更,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1/2)
万盈盈作为中层管理者,未能敏锐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上报,这本就是失职。
但更让他警惕的是这背后可能反映出的团队心态——是缺乏敏锐度?
是怕担责任?
还是存在侥幸心理?
无论哪种,都必须立刻刹住这股苗头。
他盯着万盈盈看了几秒,那目光让万盈盈感觉后背都渗出了冷汗。
但他最终没有继续深究她的责任,现在追责不是重点,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但这件事必须作为警示。
“山寨源头查到了吗?”他压下心头的不快,将关注点拉回现实问题。
万盈盈连忙回答:“初步锁定在元朗和屯门一带的几家小型地下作坊,非常隐蔽,流动性强。”
“知道了。”陈秉文合上报表,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但眼中的严厉并未完全散去,“通知市场部全体,半小时后小会议室开会。
方总监、顾律师也参加。”
“是,陈生!”万盈盈如蒙大赦,立刻出去通知。
办公室的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间的声响。
陈秉文靠在椅子上,大脑在快速的思考。
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堵上管理的漏洞,根除隐患。
“信息不畅,是大企业病的前兆。”
陈秉文心中暗忖。
万盈盈这次的处理方式,给他敲响了警钟。
公司规模急速膨胀,战线拉长,层级增多。
如果中层干部都因为怕担责、或心存侥幸而隐瞒、延迟汇报问题,等总部发现时,往往已酿成区域性甚至全局性的危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必须立下规矩,形成制度。”
想到这里,陈秉文打开笔记本,写了几条决定加强管理的措施。
万盈盈这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一定要刹住这股歪风。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市场部骨干悉数到场。
方文山和顾永贤也准时抵达。
陈秉文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那份刺眼的销售报表和山寨品的照片资料。
他没有立刻说话,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无形的压力让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几分。
万盈盈坐在角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人都到齐了。”陈秉文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万经理,你把情况向大家通报一下!”
万盈盈看了看陈秉文,站起身把发现山寨品以及销量下滑的情况向众人说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陈秉文注意到市场部骨干成员们的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震惊或紧迫感。
他们有的低头看着笔记本,有的眼神略显飘忽,有人微微皱眉,有人面无表情地听着。
这种近乎于“平静”的反应,与方文山和顾永贤两人脸上瞬间凝重的神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个发现,如同一盆冰水浇在陈秉文心头,让他瞬间明白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绝非仅仅是万盈盈一个人的失职或延误!
市场部作为一个整体,对销量下滑和山寨品的存在,是知情的!
他们很可能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从各自负责的渠道中,察觉到了这些异常信号。
然而,这些信息要么被轻视了,要么被压下了,要么就是在部门内部流转时被稀释、淡化,最终未能及时、完整地汇总到万盈盈这里,或者汇总到了,但万盈盈出于同样的心态,选择了“再看看”、“再等等”。
这种集体性的麻木、迟钝和侥幸心理,它让本该敏锐的市场触角变得迟钝,让重要的风险信号在层层过滤中消失。
这是比山寨品本身更可怕、更动摇根基的内部危机!
万盈盈的通报结束,会议室里陷入一片寂静。
方文山和顾永贤紧锁眉头,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远超预期。
市场部众人则大多沉默着,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陈秉文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立刻发怒,但周身散发出的冷冽气场让室温仿佛又降了几度。
他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缓缓扫过市场部每一个人的脸,最后定格在万盈盈身上。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陈秉文的声音异常平静,平静得可怕,“万经理的通报很详细。
但我更关心的是,”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陡然拔高,喝问道,“为什么在万经理通报之前,市场部作为一个整体,没有人主动向我,或者向方总监,汇报过销量异常下滑的情况?
为什么没有人汇报过市面上出现了如此猖獗的山寨品?!”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市场部众人:“你们在市场一线!
你们天天跑渠道、看终端、接触消费者!
销量下滑,终端反馈异常,山寨品充斥小店货架这些信号,难道你们都没有看到?
没有听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