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2/2)

目录

姬凌云道:“你最大的缺点是太过依赖招式,不晓得活用。父王教你的技击之术,确实厉害,但那不是你自己的。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长处,比如说今日我败你的那一招,你刺向我的面门,这一招他人使用出来可威力大增,但你使出来看似威猛实际却是威力大减。因为你太矮了,创出那一招的人是我爷爷阖闾,阖闾的身高于我差不多,但他的手臂比常人要长上一些,所以他可以完美发挥出这一招的威力。而你不行,阖闾刺敌是直刺,而你却是斜刺,完全将你的空门漏了出来。别人的招术不一定适合你用,但如果你能吸收他人的精髓,将之改良,以自己身体的优势来使出那一招,但你刺的不是我的面门,而是胸口,下阴的话,我又哪能如此轻易的接下这一招呢”

墨西哥登时如醍醐灌顶一般,大笑了起来,“我就觉得大哥较我的技击之术有些地方用出来别扭,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哈哈”

墨西哥对姬凌云深深的作揖道:“墨西哥谢过吴王指点,此恩此德,墨西哥永世不忘。”

姬凌云端起酒杯道:“现在可以喝了”

墨西哥大笑的一饮而尽。

两人对饮了三碗,姬凌云放下了大碗道:“酒喝了,也该说说正事了。对于将来墨壮士有什么打算”

第十部南征百越

第四十二章一统百越两大难题

凌云直视墨西哥,等候对方的答案。跟墨西哥这类交道,开门见山,有话直说是最好的交谈方法,拐弯抹角反而会惹他们不喜。

墨西哥倏地起身,道:“吴王擒得西瓯族族长俞侥,助我报了大仇,现今又慷慨指点武艺,如此恩情,墨西哥永身不忘,但此事还需要经过我与族人,商议才能做出决定。山越并非是我一人的山越,它是经过我与族人克服重重困难才得到的家园。具体如此如何好需要看他们的意思。”

姬凌云看得出来,墨西哥对自己对夫差一点儿也不排斥,反而充满了感激。他性格直率,说是因为族人的关系,便不会有虚假。

“寡人决定重新建设百越,五天,只有五天,到时是敌是友还望寡人给我一句话。”姬凌云定下了一个期限。

墨西哥懊恼的拍了拍头道:“大哥说的对,我还真不是一个干这行的材料。好好的朋友,转眼就可能是敌人。算了不去想了,将这些难题较给他们吧当初我组建山越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跟西瓯族对抗,为我就无所谓。”

墨西哥笑道:“来,喝酒”

两人放下了一切,痛快畅饮了起来。

五天地时限才刚过一日。墨西哥就代表着自己的族民向姬凌云效忠。

这山越的效忠在情理之内,意料之中。毕竟,墨西哥不是傻瓜,山越里的人也不是傻瓜。如今的姬凌云手中的正规军与降兵加起来一共十六万,总人数比山越全族的百姓还要多,何况他们见识到了吴国勇士的神勇,见识到了姬凌云兵法的厉害。非常清楚的知道若真地交战起来,有死无生。另外,他们根本不愿意开战,夫差一直对山越不薄。若无夫差的支持,山越也不能够坚持到现在。

因此,对于山越人来说,和平的解决这件时间是最完美的结局。

为了更好的管辖控制百越,姬凌云决定在百越山中建造三座城池,分别为百越群山中部的区吴城,百越群山北部的骆稽城还有百越群山南部的山越城。

以族名代替城名,既有意义,也使得各族部落相继欢喜。

姬凌云也趁机也颁布了三条指令:第一、百越人治百越,重用百越官吏;第二、越地新建。免税一年;第三、吴百越同化,迁十万百越人出山,与吴人居住。田地房屋一切由官府办理。有吴百越通婚者,赏耕牛一头,财务:偏袒。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姬凌云特地选中区吴族中的十万百姓北迁越地。因为越地如今是夫差地封地,他们已经习惯了夫差的统治。信任夫差。因此让他们在夫差的领地下生活,并不会产生多大地排斥。

余下东越族百姓迁移至区吴城,骆稽族、山越族不做任何改变,但全部迁移至骆稽、山越城。余下西瓯族、余皑族的百姓混合起来,分别安插在三个城池中去。以次来减弱百越的总体实力,杜绝未知的隐患。

百越百姓虽少,但是融合百越百姓远远比融合齐、越困难的多。因为,齐、越跟吴国差别不大,生活方式没有什么两样。无非是换了一个统治者而以。但是百越却非换一个统治者那么简单而已,他们还改变习惯以久的生活方式。要被各种严法条约束缚。

不能象往常一样自由自在。这些问题若是处理不当,所谓的融合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好在有夫差这座架连两地地桥梁。并未给百越造成多大的不便。

在融合的过程中,姬凌云曾经遇到了两大难题。第一、语言不通;第二、百越开销太大。

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语言。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正是因为有了语言。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人类才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扶持,不断的发展成为大地

想要相互理解支持,想要让百越融入吴国,首先必须要解决语言不通这个问题。

对此吴国上下没有少开会议讨论。

伍辛精通两国语言最具有发言权,认真地说道:“我认为口音这种事情强迫不来,毕竟百越人早已经习惯了百越语言,强迫他们学习能够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必须缓缓改善。大人习惯了,一时间无法改善,但小孩可以。小孩接受能力强,且对百越语不熟悉,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中原文化地优势,反客为主。”

伍辛微笑续说道:“我们中原文化地优势在于文字,百越因为并不重视文化,十有八九是个不会写字,更别说书籍了。我们可以在区吴城、骆稽城、山越城中设立私塾,教导百越的新一代学习我中原文化。”

姜良这时也补充道:“其实吴国本地方言多少有些百越音调,但经过多年地发展已经渐渐与中原同化,脱离了本来的面貌。所以除了老一辈的人物,少有能说百越语的。由此可见,在利益面前,百姓会作出最理智的选择。当年,中原文化入吴,吴国百姓在感受到中原文化的妙处后自己改变了自己。大王在百越群山外建设了一个大集市正是最明智的决定。百越群山中缺粮,想要换取粮食,他们必须要用钱币或者物品下山交换。但若不通语言,则卖不到自己想要地东西。大王如

在集市附近设置一个向导营。让精通双方语言的诚帮助买家卖家公平交易,最后收取些许费用。论谁都不愿意平白多出一些钱币,为了俭省,他们不需强迫自己会主动的学习一切。”

伍辛熟知百越的一切,提出的意见非常的有针对性;而姜良在出仕以前是个成功的商人,最善于把握百姓的心理需求,看似粗俗,但却妙在其中。对于百姓来言,每一分钱都是血汗。珍贵无比,能省下一分是一分。为了节省而学习吴国方言,对于百姓来说是最心甘情愿的一件事情。

伍辛、姜良的地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各项措施很快就分布了下去。

伍辛有长远考虑,效果不佳,但姜良的提议却得到了很好成效,有动力才有成效,现今百越百姓除了日常生活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吴国方言。

解决了一个难题,第二个大难题紧接而来。

这时的百越不比后世的福建等地。这里群山环绕,并不适合种植稻米,百姓的生计也就成了一大问题。

伍子胥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找到了姬凌云道:“大王。以往百越以群居为主,他们打到的猎物平均分,得到的粮食也平均分,采到的果实也一起享用。因此,种种问题都能通过相互理解来决解决。但我们吴国的制度同他们相反,讲究自食自力,多劳者多得。一旦这种制度在百越施行。有很大地可能使得百越百姓难以维持生计。

若一味的由我国填补,长久下来恐怕会伤我国根基。”

伍子胥的问题点醒了姬凌云,百越毕竟是百越,那里地地形决定了一切。吴国地域宽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