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分节阅读 26

分节阅读 26(2/2)

目录

姬凌云道:“那我来当。”

“你”伍子胥撇嘴道:“你比那逆子好一点,但也不够格。”

姬凌云气的大叫:“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真要吴国灭亡吗”

伍子胥怒瞪着姬凌云大吼;“老夫将所有心血都放在了吴国,有老夫在的一日,吴国决不灭亡。别以为我不想吴国强大,但要使吴国强大靠的不应该是我伍员,而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如果没有一个贤明的君主,纵然我将越国赶出吴国,那么吴国也将面临齐、越的夹击,甚至楚国也可能来分一杯羹。现在的吴国,凭什么对抗三国的攻击。你说如果这样,我将越国赶出吴国有什么用老夫已经老了,不可能庇佑吴国一辈子。”

姬凌云悲哀道:“难道吴国真的要亡”

伍子胥双手搭在姬凌云的身上,双眼期望的看着他激动道:“靠你,凌云王子,吴国的将来靠你。你是我今生见过最有潜力的霸才,最有资格担任天下霸主。可是,你现在太嫩,太嫩,太嫩,你有那个天分,但你生性贪玩,没有去学。有一身的小聪明,常人无法及你,但治国需要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听我说,凌云王子。你还年轻,有那个时间去学,去云梦山找鬼谷子,找孙武让他们教你。老夫相信,不要五年,天下将会因为你的出现而颤抖。”

第三部乱之始

第二十一章天意

吴国监牢。

文种双手端着酒盅轻轻的酩了一口,面上露出沉醉的笑容,“计策成功了”

文章敬佩道:“比想象中的更加完美,太子友完全陷入了伯嚭的掌控之中。不,确切的说是孩儿的掌控之中。”

文种淡笑道:“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道:“并不困难。伯嚭一心想除伍子胥,自己取而带之,只是苦无希望。孩儿给伯嚭出了一计,仿照吴王的笔记,私刻吴王的印记。写一封将吴王之位传于姬凌云的诏书。然后,让伯嚭趁机放在吴王的案桌之上,故意让太子友发现。太子友发现后,气的几乎发狂。本来,他就因伍子胥跟姬凌云走的近而感到不满,这下完全就倒向了伯嚭。

于是,孩儿向伯嚭出计,让伯嚭设下陷阱对付太子友。伯嚭假意劝太子友调开伍子胥,在让太子友陷害姬凌云,而孩儿却将这消息告诉了伍子胥。伍子胥正直无私、足智多谋,定会回到姑苏质问太子友。此刻,太子友过错以犯,听伍子胥要来吓得面无人色,哀求伯嚭为他出谋。

伯嚭设下陷阱将伍子胥擒住,本来伯嚭打算将伍子胥就地搁杀,然后假装伍子胥被宫女刺杀,一了百了,就算吴王彻查,无从开始。最多,只是判太子友听信谣言一罪。只是,那太子友畏首畏尾,顾念旧情,只将伍子胥软禁起来。”

文种眉头微皱,“伍子胥没死”

文章懊恼道:“抱歉,父亲,孩儿以想尽办法太子友杀伍子胥都没有成功。后来,范蠡挥兵攻吴,太子友让伯嚭统领全军,敌强我弱,孩儿只好以大局为先,暗助范蠡将军取胜。待回到姑苏后,伍子胥已经被人救走。”

文种叹了口气道:“伍员有通天之能,比之孙武也丝毫不逊色。此人不除,越国难安。”

文种突然想到一事,问道:“奇怪,我事先的打算只是让越国暗盟齐国,然后设计大败吴国。而你则离间太子友同姬凌云的关系,令吴国实力大损,后又陷入夺嫡内乱,无暇顾及我大越,依照你的说法好象战果不仅仅如此啊。”

文章神采飞扬道:“这个孩儿知道,不久前,孩儿暗中同范蠡交谈过,知道这一切。越国如此大胜全耐计然先生。”

“计然先生少伯的师尊”文种惊呼了起来。

计然又作计倪、计砚、计研,博学古今,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尝游南越,范蠡卑身事理,拜其为师,此人同鬼谷子并称世上两大奇人。

文章道:“正是,据说那日,我将夫差吴胜后攻越的事情告之了范蠡后,范蠡便至计然先生隐居之地,跪地苦求三日。计然先生心有不忍,便亲自出山游说齐简公。起初游说失败,齐简公并不理会计然先生,艾陵战败后计然先生再次游说,齐简公意外的答应,并根据计然先生所设的计谋,激发夫差自大的性格,在齐鲁边境设庆功之宴,并出物资让夫差犒赏三军。在宴会开始时,让齐军分批潜伏与附近山林,用越军里外合击,奇袭吴军。吴军不察,大败,四散而逃。夫差、姬凌云不知所踪,生死不明。”

文种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大喜道:“范蠡得到此消息,立刻趁势出兵,而在章儿的帮助下,吴军再次大败。好、好、好好个计然,此奇袭因入史册。好一个范蠡,在第一时间就抓住了战机,并迅速作出应对。恐怕造成这样的胜果连计然、范蠡也无法预料。确切是说吴国这次失败,他们输的不是策略,而是命运。命运将所有无关的事情巧妙的结合了起来,造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胜利。”

原先计然出使齐国,本欲大败吴国,但因齐简公不配合,意外的造就了一次出色的奇袭。而太子友的作用本来是制造内乱,却无意间软禁了伍子胥,令吴国无人对抗范蠡。文章的作用本是文种用来对付伍子胥而布的暗棋,可却出乎意料的以内应的身份,帮助范蠡击溃了吴国剩余的五万精锐。

在命运的作弄下,一次次的无心,却变成了一次次的巧合。

文种形容的不错,吴国是败了,但他不是败给了勾践,不是败给了范蠡、文种甚至计然,它败给了天,败给了命运。

文章疑惑问道:“父亲,孩儿有一事情不明,为何齐国一开始不答应计然先生的游说,在战败后却答应呢”

文种深思了一会儿,笑道:“想事情应以全局考虑。齐国表面和睦,但并不然也。齐简公上任其间齐国并未得到任何发展。因此,齐简公威信尚且不足麾下重臣田氏一族。君王的威信不如大臣,简公心中充满了不安。因而,简公为立威信,所以才发动了侵鲁战役。吴国乃当世之强国,若能战胜,简公威信必然大赠。此计然先生游说,简公不答应在常理之中。因简公为立威信而战,齐国兵强丝毫不逊色吴国,是以,简公并不打算让他人共分这威信,况且越国暗盟之心,还无法确定,简公没有必要冒险与越结盟,所以拒绝。但简公料不到齐国竟会大败,而且败的如此彻底,使之颜面扫地。简公性本多疑,多次怀疑田氏谋反。若不能挽回败局,简公不但威信大减,还可能被田氏取而代之。所以,简公只能同越结盟,挽回威信。”

文章大悟眼中充满了佩服。

文种问道:“现在大王在做什么”

文章答道:“大王依照范蠡的计划对姑苏围而不攻,孩儿猜测范蠡一定是想诱出夫差、伍子胥或姬凌云,好将他们全数除去,以绝后患。”

文种赞许的点了点头,突然道:“章儿,你偷偷传讯给大王,让他派人与楚国结盟。只要盟约一成,吴国将面对三国的攻击,纵然伍员有通天之能,也无法以现在的吴国对抗齐、越、楚三国。”

文章告辞而去。

若姬凌云再此听了这些话,恐怕要将高瞻远瞩的伍子胥当成神来供奉。

第三部乱之始

第二十二章云梦山

姬凌云默默的看向远处,心在淌着血,当他以为自己改变了历史,挽救了吴国的时候,敌人就在他眼前将吴国彻底的击溃。

在这可悲又壮烈的时代里,绝大部份的人都是如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