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 第38章 诸葛亮论明朝藩王

第38章 诸葛亮论明朝藩王(1/2)

目录

朱棣跟朱元璋说话的同时,

另一辆马车中,

岳飞忍不住向苏秩问道:“洪武帝这个儿子,历史上是真的篡位成功了吗?”

他还没看过明史,所以对朱棣不太了解。

“成功了!而且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苏秩应道。

诸葛亮则补充道:“朱元璋原本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但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从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位。”

岳飞皱了皱眉头,说道:“这岂不是违背了朱元璋的遗愿?那朱元璋为何还要帮助朱棣?”

诸葛亮正好看完明朝历史,于是便仔细为岳飞解释起来:“朱元璋分封藩王,本意是让自己的儿子拱卫皇室,却没想到反而成为了祸乱之源。”

稍作停顿,他继续说道:“朱允炆继承皇位后,因为害怕他的那些叔叔造反,于是就开始着手削藩。

其实,朱允炆的担心是正确的,无论是周还是汉,都被这些藩王害得苦不堪言。

只是,他的削藩缺乏策略,又过于激烈,朱棣为了自保,于是发动了靖难之役。”

“朱元璋当年的想法是:把一些有能力的儿子分封到边疆重镇,赋予他们节制地方武将、统领护卫军的权力,让他们成为抵御北方蒙古残余势力侵扰的屏障。

例如眼下这位燕王朱棣,他能征善战,在北平经营多年,麾下的护卫军数量众多,战斗力也颇为强悍。

还有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也是个手握重兵的藩王。

只不过他被朱棣坑了,麾下将士都便宜了朱棣了。”

“所以,有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在外,朱允炆这个新君、后辈,又岂能真的安心?”

“原来如此。”岳飞恍然,总算知道了“靖难之役”的缘由,“搞了半天,是老朱自己埋下的祸根啊!”

“可不是嘛……”这时候,苏秩开口了:“老朱自己把亲情看的很重,就想当然认为他的儿孙也跟他一样,永远不会背叛亲人。

殊不知,为了权利为了利益,兄弟阋墙甚至是弑兄迫父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

“阿嚏!!!”某个时空里,刚刚躲过追兵追杀的李世民,毫无征兆的打了个喷嚏。

他很疑惑,追兵为何不进道观搜查。

但再走到道观门口时,却看到刚才被自己碰破的蜘蛛网,竟然重新结好了,就像多年未曾动过的一样。

李世民顿时大为惊奇,忍不住连呼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

苏秩说的这句话,诸葛亮感觉他似乎在影射谁,但并不清楚到底是谁。

想不通,诸葛亮就干脆不去想了,然后继续接着他刚才的话题说道,“藩王的存在对地方行政也产生了极大的干扰。

虽说朱元璋规定藩王不得干预地方行政、司法。

可实际上,藩王们凭借着皇室宗亲的身份,肆意妄为,违法乱纪。

甚至有的藩王私自征税,抢夺百姓田产,严重扰乱了地方的经济秩序。

而地方官员却碍于他们的身份,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更严重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室宗亲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给明朝的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