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曹仁。(1/2)
章武二年,秋
洛阳迁都大典的余韵尚未完全散去,新生的季汉朝廷便已高效运转起来。
章武皇帝刘备与丞相诸葛亮、太子刘禅于南宫偏殿,再次审视着巨大的天下舆图。
如今司隶、豫州已定,但整个战略态势上,仍有两大块凸出的楔子,死死钉在季汉的版图之上,牵制着大量兵力,阻碍着下一步全面北伐河北的通道。
其一,是东南方向的合肥。
此城犹如一把尖刀,抵在扬州腹地。
李典乃曹魏宿将,用兵沉稳,凭借合肥坚城与周边水网,始终是陆逊、诸葛瑾治理扬州,乃至薛仁贵经略徐州侧翼的巨大威胁。
不拔除合肥,则江东难安,东路北伐无法全力展开。
其二,是西南方向的宛城。
此地为南阳郡治所,北通雒阳,南控荆襄,西接武关,乃兵家必争之地。
曹仁、于禁皆是曹魏第一流的名将,深通守城之道。
宛城不破,则荆州北部始终面临直接威胁,自襄阳北上的补给线亦受掣肘,且无法与洛阳主力形成无缝衔接。
“合肥、宛城,如鲠在喉,不得不除。”刘备手指重重点在这两处,
“必须在全力北伐河北之前,彻底解决此二患!”
诸葛亮羽扇轻摇,颔首道:
“陛下圣明。此二城守将皆非庸才,强攻恐伤亡甚大,需以智取,或以绝对优势之力,速战速决。”
刘禅在一旁补充道:
“父皇,丞相。李典在合肥,所恃者乃水网与坚城。
曹仁、于禁在宛城,所恃者乃城池坚固,互为犄角。
我军如今大势已成,可多路并进,使其无法相顾。”
战略既定,命令即刻发出。
命令传至扬州都督陆逊处。
陆逊与诸葛瑾、薛仁贵、秦良玉、戚继光、郑成功等齐聚商议。
“陛下有旨,克期拿下合肥。”陆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李典善守,合肥城坚,兼有逍遥津、施水等水险,不可轻敌。”
薛仁贵抱拳道:“都督,末将愿率本部兵马为先锋,强攻合肥!”
戚继光道:“末将可率水师,封锁施水,断其外援,并以火炮轰击城垣!”
秦良玉亦请战。
陆逊微微一笑,成竹在胸:
“诸位将军勇武可嘉。然陛下欲速战速决,减少伤亡。我有一计,可令李典自顾不暇。”
他缓缓道:“李典用兵谨慎,却非怯战。我可示敌以弱,佯攻庐江以北其他城邑,诱李典出城来援。其若出城,则正中我下怀;
其若不出,则我趁机扫清外围,孤立合肥,再行强攻。”
“同时,”陆逊看向郑成功,
“伏波将军可率一支偏师,自海上绕行,溯淮水而上,突袭寿春!
寿春若警,合肥必震,李典首尾难顾!”
众将皆称妙计。
计策施行。
陆逊亲自调度,命薛仁贵、秦良玉大张旗鼓,做出北攻汝阴的态势。
李典在合肥闻报,疑虑重重,虽知可能是计,但汝阴若失,合肥亦孤,遂谨慎派出一部兵力试探性增援。
然而,郑成功的水师行动更为迅捷。
他率领的舰队突然出现在淮河水面上,猛攻防守相对薄弱的寿春城!
寿春告急文书飞至合肥,李典大惊失色!
寿春若失,则淮南震动,合肥将彻底成为孤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