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 第207章 魏王 魏王。

第207章 魏王 魏王。(1/2)

目录

建安二十五年春,洛阳,魏王府

深冬的寒意尚未完全从洛阳城的青石板缝中褪去,魏王府内却已弥漫着一种比严寒更彻骨的沉寂与压抑。

药石的苦涩气息缠绕着雕梁画栋,挥之不去。

寝殿内,曹操卧于榻上,昔年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挥鞭四海、横槊赋诗的枭雄,如今已被沉疴宿疾和接连的挫败消磨得形销骨立。

他的面容灰败,眼窝深陷,唯有偶尔睁开的眼眸中,还残存着一丝鹰隼般的锐利与深不见底的疲惫。

汉中惨败,夏侯渊阵亡,不仅仅是丢失了一块战略要地,更是折断了他一条强有力的臂膀,重重挫伤了他睥睨天下的雄心。

而随后关羽在荆州的猛烈北进,陆逊、秦良玉在江淮地区的不断骚扰佯攻,更如雪上加霜,让他东西难顾,心力交瘁。

他仿佛能看到刘备那张沉毅的面孔和其子刘禅那深不见底的眼眸背后,一张巨大的罗网正缓缓收紧,

而他,似乎第一次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他声音嘶哑,气息微弱,对榻前跪着的曹丕、曹植、司马懿、贾诩等重臣艰难开口,

“扫群雄,除袁绍,破吕布……本以为……天下指日可定……奈何……奈何……”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痰中带着骇人的血丝。侍从慌忙上前擦拭。

“刘备……贩履织席之辈,竟得……竟得天命乎?其子刘禅……黄口小儿……何以……何以有如此手段……”

他的眼中闪过不甘、疑惑,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惊悸。

那个在长坂坡被赵云护在怀中的婴孩,如今竟成了他霸业最大的变数。

他断断续续地交代着后事,关于世子之位,关于军政安排,关于如何应对刘备。

最终,他的目光投向虚空,仿佛看到了遥远的过去,那个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午后。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他喃喃自语,这是他一生的自负,也是一生的写照。

忽地,他似有所感,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吟出那首曾映照他毕生抱负的诗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声音渐渐低微下去,那眼中的锐光终于彻底涣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公元220年3月15日),魏王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一个时代,轰然落幕。

消息传至襄阳,已是半月之后。

襄阳城内,虽因关羽的胜利和世子的坐镇而充满朝气,但接到曹操死讯时,仍引起了一阵巨大的震动。

无论敌友,所有人都明白,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人了离开了这个舞台。

世子府内,刘禅屏退左右,独自拿着那封来自北方的密报,沉默良久。

对于这位前世记忆中的“魏武帝”,他的感情复杂难言。

他是敌人,是导致汉室倾颓、父亲半生流离的枭雄,但亦不失为一位雄才大略的乱世豪杰。

他的死,无疑扫清了未来北伐最大的障碍,但也意味着,一个更加混沌未知的局面即将展开。

他起身,前往父亲刘备在襄阳的行宫。

刘备此刻正立于庭中,仰望着北方天空。

他刚刚得知了这个消息,背影显得格外沉凝。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温和,也没有明显的喜色,只是一种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寂寥。

“父亲。”刘禅轻声唤道。

刘备缓缓转过身,眼中竟有几分湿润与恍惚。“他……终究是先走了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