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100章 决战在即

第100章 决战在即(2/2)

目录

“耿老将军,您知道主帅叫咱们来是要做什么吗?”

“莫非是燕军又有动作了?”

耿炳文捋着花白的胡须,眉头微蹙,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主帅没提前透话。”

他自己心里也犯着嘀咕,实在猜不透李景隆的心思。

李景隆准备主动出击的决定,除了徐辉祖和福生,再无第三人知晓。

此时,徐辉祖正坐在主位一侧的椅子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眉宇间却藏着一丝意味深长的期待。

他并不赞同天子削藩所用的方法,可他更无法容忍有藩王为了一己私欲公然谋反,背叛朝廷。

朱棣的所作所为,早已触碰了他的底线。

良久,门外脚步声响起,由远及近。

李景隆一身银甲,缓步而入,甲片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周身带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凛冽气场,瞬间压下了帐内的窃窃私语。

“参见景帅!”众将见状,立刻收敛起神色,整齐地躬身行礼。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在李景隆身上,大厅内只剩下他行走时甲片碰撞的清脆声响。

当看到李景隆这身戎装时,众将心里已然有了答案——景帅这是要出征了!

燕逆的日子到头了!

李景隆停在台阶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厅内的每一个人。

“诸位,我已收到确切消息,朱棣退守居庸关,正从雄县、永宁、北平调兵,意图再次对我方阵线发起进攻!”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沉重:“这场内乱已经持续了数月,是时候该结束了!”

“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被战事牵连的无辜百姓,为了那些永远留在尸山血海中的弟兄们!”

“望众将与我一起,将燕逆彻底剿杀在这场风雪里,绝不给他们留一丝喘息的机会!”

“唰!”

李景隆的话音刚落,厅内所有将领齐齐躬身,甲胄摩擦的声响整齐划一,震耳欲聋。

“末将遵令!”众人齐声领命,声音里满是压抑已久的激动与决心。

这些日子,他们早就憋足了劲,就等李景隆一声令下,与燕逆再次决一死战。

李景隆看着众将眼中的战意,双目精光闪烁,高声道:“耿老将军听令!”

“末将在!”耿炳文立即向前跨出一步,躬身行礼,虽已年近花甲,却依旧精神矍铄。

“命你率领十万兵马镇守涿州,在燕逆被剿灭之前,务必守住防线,寸土不让!”李景隆的声音如同洪钟,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

“末将遵令!”耿炳文毫不犹豫地应下,神情坚定。

虽然未被派往前线,但依然毫无怨言。

他明白,守卫后方看似轻松,实则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何况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大雪中行军作战对身体损耗极大,万一出了差错,反而会影响全局。

“傅忠、梁鹏听令!”李景隆继续下令。

“末将在!”两人齐声应答,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景隆。

“你二人各率八万兵马,待我军拿下居庸关后,即刻赶赴雄县与永宁,全力收复此二城,肃清残余燕军!”

“遵令!”傅忠与梁鹏齐声领命,脸上满是兴奋。

能率军收复失地,对他们而言,是莫大的荣耀。

“盛庸、平安听令!”

“末将在!”两人应声而出,气势如虹。

“你二人随我率领十万兵马,直取居庸关!”李景隆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狠厉,居庸关是燕军的主力所在,拿下这里,这场战事就赢了大半。

“遵令!”盛庸与平安抱拳领命,眼中燃起熊熊战意。

一道道军令有条不紊地传下,帐内的气氛越发热烈,众将一个个摩拳擦掌,激动不已。

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

李景隆的心情同样迫切,他只想尽快平定燕乱,早日回京解救家人。

这一次,没人再能阻止他!

“好了,所有人都回去养足精神,明日一早,全军出击!”李景隆看着众将,再次下令。

“是!”众将领命,纷纷躬身告退,脚步轻快地离开了议事厅。

李景隆目送众人离开后,转身看向始终静坐一旁、一言不发的徐辉祖,笑着抱了抱拳:“此战艰险,徐兄作何打算?”

徐辉祖缓缓起身,还了一礼,神色认真:“都到这时候了,自然要与李兄共进退。”

他顿了顿,眼中多了几分郑重,“何况,我也想亲眼看着燕逆被彻底剿灭,这样也算对得起太祖当年临终之前的嘱托!”

“好!”李景隆重重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那就明日请徐兄随我一同出发,直抵居庸关!”

徐辉祖笑着点头,心中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对于李景隆,他早已心生敬佩。

谁也没想到,短短数月时间,李景隆就能率领南军扭转战局,将原本势不可挡的燕军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遥想当初李景隆出征前,朝中不少人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有人暗中阻挠,如今再看,不禁令人唏嘘。

徐辉祖在心中暗忖:若是日后能将北境交到李景隆这样有勇有谋、心怀家国的人手里,何惧外敌来犯?

可转念一想,他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以李景隆如今的处境,即便这次真的平定了燕乱,恐怕也难以得到朝廷的完全信任。

朱允炆对李景隆的猜忌从未消失,否则京都的家人如今也不会被当作人质软禁。

厅内的烛火摇曳,映着两人的身影,空气中多了几分无声的沉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