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重掌兵权(2/2)
他在北境横行惯了,可面对徐辉祖这位根基深厚的勋贵,半分不敢造次。
李景隆也从马背上跃下,与徐辉祖对视一眼,彼此微微点头。
他便默默退到一旁,指尖却悄悄攥紧,他隐约猜到,徐辉祖此来,必是带着朝廷的旨意。
果不其然,徐辉祖抬手按住腰间的卷轴,朗声道:“陛下有旨,诸人接旨!”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吕文兴脸色骤变,忙不迭双膝跪地,连带着周围的官兵与百姓也纷纷跪地俯身。
唯有李景隆微微躬身,耳朵却竖得笔直,心里满是疑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逆作乱,北境告急。吕文兴统兵无方,连失雄县、永宁数城,致边境动荡,百姓不安。”
徐辉祖清了清嗓子,声音愈发洪亮,“念北境安危为重,现免去吕文兴南军主帅之职,即刻交出兵符,回京复命!”
“轰——”周遭顿时响起一片惊呼,谁都没想到,吕文兴这主帅之位刚坐了不到半个月,竟就这么被罢免了!
跪在地上的吕文兴身子一僵,脸色从惨白涨成紫红,双手死死抠着地面,指节泛白。
他不甘心,却连半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只能任由不甘与愤怒在胸腔里翻涌。
徐辉祖顿了顿,转身看向李景隆,继续宣读:“另,听闻曹国公李景隆为追剿劫持爱女之凶,已至北境。”
“今北境急需得力之人镇守,着李景隆即刻接任南军主帅,重掌兵权,整肃军队,全力剿灭燕逆!”
“钦此!”
话音落下,现场的惊呼更甚,有人欢喜地搓着手,也有人垂头丧气。
尤其是方才站在吕文兴阵营的那些人,此刻只觉得后背发凉,肠子都快悔青了。
“李兄,接旨吧。”徐辉祖走上前,将卷轴递到李景隆手中,眼底带着一丝暖意。
“有劳徐兄跑这一趟。”李景隆双手接过圣旨,指尖触到卷轴的丝绸,却没半分喜悦。
他心里清楚,朱允炆并非重新信任他,只是是眼下北境无人可用,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说到底,自己终究是被利用的棋子罢了。
一个已经反了的,和一个可能要反的,当然是前者的威胁更大。
可对北境的将士与百姓来说,这却是天大的好消息。
圣旨刚宣读完毕,人群中就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盛庸、傅忠等人脸上满是兴奋。
连平日里沉稳的老将耿炳文,也红了眼眶,悄悄抹了抹眼角——他是打从心底为李景隆高兴。
另一边,吕文兴缓缓起身,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蔫头耷脑地站着,再也没了方才的嚣张气焰。
他趁着众人注意力都在李景隆身上,悄悄缩着脖子,脚步往后挪,想趁乱溜走。
“站住!”李景隆的声音突然响起,冷厉如刀,瞬间钉住了吕文兴的脚步。
吕文兴身子一震,缓缓转过身,低着头,声音带着几分不甘:“景帅如今得偿所愿,还有何吩咐?”
“你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只能怪你自己。”李景隆走到他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当初我初到北境之时,本想全心全意辅佐你。”
“可你自负狂妄,听不进半分劝说,更视百姓安危如草芥——这主帅之位,你本就不配坐!”
他顿了顿,转头指了指一旁的耿炳文,继续道:“事到如今,你也别再做其他念想,回去安心当你的侍卫统领吧。”
“不过临走前,你得给耿老将军致歉!他日若再敢觊觎北境,我必亲手杀你!”
吕文兴咬着牙,腮帮子鼓鼓的,却不敢反驳,只能匆匆对着耿炳文躬身一礼,然后带着自己的亲信拔腿就走,仿佛身后有洪水追赶。
那些之前见风使舵、投靠吕文兴的将领和士兵,见状急忙追上去,想问问自己的前程。
可吕文兴却像没看见一样,头也不回地加快脚步,把他们远远甩在身后。
数十人愣在原地,看着吕文兴逃离的背影,又看看面无表情的李景隆,一时间没了主意。
不知是谁先扑通一声跪下,剩下的人也纷纷效仿,对着李景隆连连磕头,嘴里不停喊着“求景帅开恩”“求景帅原谅”。
李景隆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眼神冰冷:“你们心中所想,已不再是守卫北境、保护百姓,只想着攀附权贵、谋求私利。”
“既然如此,南军已容不下你们这帮趋炎附势之辈!”
“从今日起,你们尽数被开除军籍,贬为庶人,永不得再入军营!”
说完,他不再看那些人惨白的脸,转身与徐辉祖并肩,带着盛庸、耿炳文等将领大步离去。
跪在地上的人望着他决然的背影,瘫坐在地,悔意如潮水般将他们淹没。
而街头的喝彩声依旧响亮,阳光洒在李景隆的身上,高大挺拔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
虽然重掌兵权,可他知道,这北境的乱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