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旷世之战(2/2)
当城楼上的守军再度搭起火箭,“嗖嗖”之声不绝于耳!
云梯上的燕军先是胜利在望的兴奋,但随即便纷纷瞳孔骤缩。
因为那些火箭并未射向敌阵,而是直直插入布满火油的城墙!
火光瞬间腾起,烈焰顺着油液蔓延,整座北门城墙陷入一片火海!
云梯上的敌军惨叫着坠落,身上染了火油的甲胄遇火即燃,转眼便成了火人!
有人为求活命,慌不择路从云梯跳下,双腿落地时应声碎裂,却仍被涌来的火舌吞噬,连哀嚎都渐渐微弱。
李景隆冷冷扫过城下惨状,银枪在手中一转,转身便向楼梯口走去。
朱权面色肃穆,紧攥腰间长刀,快步跟上。
片刻后,“吱呀”一声巨响,北门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一骑白马率先冲出,马蹄踏过门前火海时溅起火星,李景隆端坐马背,银枪直指敌阵,毅然杀入十万燕军之中!
紧随其后的,是福生率领的数十名黑衣人!
他们眼中燃着死志,随福生一声令下,如离弦之箭般冲进战场,刀光剑影间,瞬间与燕军厮杀在一起!
朱权长刀出鞘,寒光一闪便斩落一名燕军前锋!
他振臂高呼,率领五万守军潮水般涌出城门,与燕军展开正面决战。
他们没有退路!
那座满是火光的城墙内,隔开的不只有留守百姓的生死,还有朝廷的存亡安危!
绝不能让燕军踏入城内半步!
即便这群将士大多不被朝廷信任,此刻却无一人后退,皆愿以血肉之躯,筑成捍卫北境的屏障!
李景隆在燕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白马踏过尸骸,银枪每一次挥动,都有燕军应声倒地。
他的目光始终锁定一个方向——燕军帅旗之下,朱棣的身影!
擒贼先擒王,唯有斩了朱棣,才能终结这场内乱,避免更多人丧命!
战神之威震慑全场,燕军士兵见他冲来,竟有几分怯意。
可军令如山,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却纷纷成了银枪下的亡魂!
惨叫声此起彼伏,战神所过之处血肉横飞,没有人能挡得住他!
燕军阵前,朱棣骑在黑马上,远远望着杀红眼的李景隆,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握在手里的长刀迎着清晨的曙光,散发着刺眼的光芒。
“李景隆,今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他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双腿猛地夹紧马腹,缰绳一扬。
黑马发出一声嘶鸣,前蹄扬起,随即绝尘而出,径直冲向李景隆!
“王爷!”正在厮杀的丘福瞥见朱棣冲阵,惊得心头一跳,急忙挑翻身前的南军士兵,策马追了上去,却已跟不上朱棣的速度。
一白一黑两匹战马,如两道闪电般相向而行!
马背上的两人,一人银甲持枪,一人黑袍握刀,眼中只有彼此,再无其他!
他们所过之处,鲜血飞溅,无论是燕军还是涿州守军,皆被二人的气势裹挟,稍有靠近便被兵器扫中,倒地不起!
瞬息之间,两马相遇!
染血的银枪与寒芒四射的长刀轰然相撞,金铁交鸣之声震耳欲聋,火星在二人之间四溅!
朱棣虽为亲王,却在北境征战多年,武力绝非寻常将领可比。
二人马不停蹄,在交错间已交手二三十回合,每一招都直取对方要害,刀枪碰撞间,竟打得难解难分!
长枪擅远攻,一寸长一寸强;长刀利近战,一寸短一寸险。
此刻的二人,心中早已不只是家国与权力的争夺,更多的是对彼此的忌惮与恨意!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此刻用来形容他们再贴切不过。
若朱棣未曾遇到这个截然不同的“李景隆”,以他的兵力与谋略,推翻建文朝、夺取天下不过是时间问题。
若李景隆没有顺应天命,不与朱棣为敌,或许他终其一生,都不会如今日这般,在战场上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今日一战,注定是旷世对决!
也注定会被载入史册,成为流传千古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