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废物主帅(1/2)
李景隆抿嘴一笑,转头望向朱权,眼底满是感激。
“别这么看我,”朱权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打趣,“再怎么说,我也是当朝亲王。”
“父皇当年派我就藩大宁,本就是为了戍卫北境。如今朝廷有难,我岂能一直袖手旁观?”
“说到底,这本是我们朱家的家事,哪能只让你一个外人将生死置之度外?”
李景隆神色一正,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可此战无论胜败,陛下的削藩之策绝不会停。”
“而且你三番五次帮我,定会被人扣上‘结党’的罪名。”
“殿下真的考虑清楚了?”
他希望把丑话说在前面,省得到时候麻烦缠身的时候朱权反过来埋怨。
“废话少说!”朱权佯装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催促道:“需要我做什么就赶紧说,趁我还没改变主意。”
“好!”李景隆声音里透着难掩的激动,“那就烦请殿下先帮我拖住城内潜藏的羽林卫,撑上几日便可。”
“待我回到南军说服吕文兴后,届时还需殿下率领大宁守军北上支援,一举剿灭燕逆!”
“若是将来陛下因为这些事有意为难你,我李景隆绝不会袖手旁观!”
“一言为定!”朱权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仿佛早有决断。
话音落时,二人对视一眼,各自露出笑意,随即互相拱手行礼。
李景隆不再迟疑,转身离开宁王府,即刻启程赶赴真定。
朱权望着他那道坚定的背影,不由得肃然起敬,喃喃自语:“如今我总算明白,为何有人会这般忌惮你了。”
...
涿州。
李景隆身形笔直地站在南军大营外,原本炽热的心,正一点点沉向冰冷。
漫天雪花窸窸窣窣落下,沾了他满身寒意。
三日前,吕文兴战败,丢了雄县与永宁,随后便率军撤到涿州扎营,美其名曰“养精蓄锐”。
李景隆从大宁一路赶来,本想向吕文兴献策,夺回失地,却遭冷遇。
吕文兴不仅拒不接见,甚至连大营的门都不让他进。
自从吕文兴抵达北境,军中那些亲近朝廷的人纷纷向他表忠心,南军内部很快分成了两派。
如今战神归来,可是连有些从前效力于李景隆麾下的将士,也早已将他视作路人。
但李景隆并没有怪这些人,良禽择木而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无权干涉。
可他心底的失望却越来越重,身为军人,首要之事应是守卫边疆,而非计较立功嘉奖、升官发财。
或许,吕文兴的到来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让他看清了许多人。
“少主,我们走吧。”福生眉头紧锁,心中只为少主感到不值,“吕文兴看样子是不会见您了...”
“再等等。”李景隆轻声说了一句,依旧稳稳地立在营门前。
他已经再次连续等了两个时辰,可是吕文兴依旧迟迟不肯露面。
哪怕他主动提出,愿意全力辅佐吕文兴平定燕乱,对方依旧避而不见。
派去打探的人早已传回消息,燕军势如破竹,已经打到了居庸关,眼看就要把他年前好不容易夺回的失地,一座座重新占领。
时间不等人,他多希望吕文兴能和他暂时放下成见,一致对外。
可显然,吕文兴并不这么想。
寒风卷着雪沫打在脸上,李景隆望着远处那座营帐紧闭的大门,只觉得那扇门后,隔着的不只是皇命,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人心鸿沟。
“劳烦几位再去通报一声,”李景隆看向营门内并肩而立的几位将领,语气中满是诚恳,“我可以保证,此战所有功劳,全都归他!”
“景帅,您就别再为难我们了。”其中一名将领敷衍地抱了抱拳,眉宇间掠过一丝不耐。
“吕帅正在处理军务,实在没空见您,还请您早些离开吧。”
“若是延误了军情,真闹出什么事,到时候谁都没法收场。”
李景隆眯了眯眼,嘴角牵起一抹苦涩的笑。
他扫过门内几人躲闪的目光,又驻足凝望着营中那座大帐。
许久之后,当最后一点耐心终于被磨光,他终于不再迟疑,转身径直离去。
他竟险些忘了,吕文兴说到底是太后的人,又怎么可能真心与他联手?
是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也低估了太后想要打压他的决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