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78章 午夜酒香

第78章 午夜酒香(2/2)

目录

李景隆“嗯”了一声,脚步未歇。

青石板路被灯笼照出明暗交错的纹路,倒像是他此刻的心绪。

“对了少主,”福生忽然快走两步追上来,从怀中摸出个信封,“北境刚递来的密信,耿将军亲笔。”

“北境?”李景隆脸色微变,急忙伸手接过。

信纸展开的瞬间,耿炳文那遒劲的笔迹便撞入眼帘:“闻景帅为给北境将士主持公道,已擒董成安于京都,此举必与齐泰结怨。我等虽远在边陲,但也愿尽绵薄之力。”

“信中所附北境南军所有将士联名上书,为景帅作证,望陛下见此书而摒弃怀疑,严惩粮草案涉案之人...”

看到这封“迟来”的书信,李景隆不由得有些动容,没想到消息已经传到了北境,而且耿炳文竟愿冒着被牵连的风险主动出头为自己正名。

信末附着的联名书更让他心口一热,盛庸、铁铉、平安、梁鹏、傅忠...

那些曾在北境战场上一同浴血奋战过的名字,一个个落在宣纸上,墨迹仿佛还带着边关的风霜。

他忽然想起某个雪夜,众将围在篝火旁分食冻成硬块的饼子,耿炳文笑他过惯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却悄悄把自己那份烤得最暖的饼子塞过来。

“值了。”李景隆低声自语,指腹抚过那些熟悉的名字,随即却毫不犹豫地将书信揉成了一团,包括那份联名上书。

这封信决不能被第二个人看到,否则陷入险境的将不只有他一个人。

“少主?!”福生惊得瞪圆了眼。

“这东西不能留。”李景隆从袖中摸出火折子,硫磺味在夜风中散开。

火苗舔舐着纸角,将那些滚烫的名字吞入灰烬。

“朝廷本就疑心我在北境结党,拥兵自重,这东西若是落进那些人手里,但时候不单是我百口莫辩,耿将军他们也都会被拖下水。”

话音落时,灰烬被他随手撒向半空,风一吹便没了踪迹。

他继续往前走,眉宇间的凝重淡了些,脚步也比先前更稳——这些事,本就该他一个人扛。

就在这时,街角突然出现一团暗影。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牌坊柱后闪出,见李景隆望过来,只恭恭敬敬行了个半礼,接着便转身没入更深的巷弄,仿佛从未出现过。

“他怎么在这儿?”李景隆皱起眉,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悦,“我不是让他不要插手么?!”

“属下也是方才才见着他。”福生笑了笑,神情中透着一丝感激,“属下带人潜伏在宫外准备接应少主的时候,他就带着自己的心腹手下出现在了皇宫附近。”

“属下问他来做什么,他只说是为了报恩。”他顿了顿,声音里添了些真切的感慨,“但看他那架势,分明是做了拼死一搏的准备。”

“以前总觉得他的眼里只有前程,看来是我错怪他了。”

“他这个人,除了有时候太功利了一些,其实还不错...”

说到最后,福生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惺惺相惜的笑意,笑得毫不遮掩。

刚刚那道在街角一闪而逝的身影,不是别人,正是萧云寒。

李景隆没有接话,心里却翻起了浪。

其实他一直把萧云寒视作可利用的利刃,以为他们之间只是互相利用,所以从未真正交付过信任,却没料到今夜萧云寒却愿为自己赌上性命。

复杂的情绪漫上来,像长街尽头的雾气,缠得人心头发闷。

“说起来,”福生忽然笑了,语气轻松得像在说件寻常事,“安顿好晚枫堂的事后,属下已经把遗书写好了。”

李景隆脚步一顿,转头看向了福生。

月光从灯笼缝隙里漏下来,照见福生脸上坦荡的笑意,半点不像说笑。

一个普通的护卫,却做了一些并不普通的事。

“你无亲无故,写了给谁看?”他忍不住打趣,笑声里却藏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原来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嘿嘿,也没什么。”福生不好意思地搓着手,露出了一丝憨笑,“我就是写下自己的名字,还有在北境战场上杀敌的故事。”

“如果我死了,希望以后有人能记得这些...”

李景隆转头望着他被风吹得发红的耳朵,忽然笑出声来。

福生也跟着笑了。

两人的笑声好像肆无忌惮,撞在空荡的长街上,竟驱散了几分寒意。

经过一处街角时,李景隆不由得眼前一亮,忽然停住脚步。

昏黄的灯光从竹棚下漫出来,映着个支在路边的面摊,铁锅上腾起的白气裹着麦香,在冷夜里格外诱人。

“店家,两碗热汤面!”他径直走过去,撩起衣摆坐在长条凳上,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那口咕嘟冒泡的铁锅。

正收拾碗筷的老汉抬头看了一眼,立刻堆起了满脸笑容,擦着手迎上来,迅速抹了一把桌面:“好嘞,二位客官稍等片刻,马上就好!”

李景隆招手让福生坐到对面,迫不及待的敲击着桌子。

铁锅底下的柴火噼啪作响,将他脸上的疲惫烘得淡了些。

老汉的动作很快,没多时,两碗热气腾腾的面便端了上来。

粗瓷碗里卧着颤巍巍的溏心蛋,葱花撒得匀匀的,热汤上浮着层金黄的油花,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李景隆正要动筷,鼻尖忽然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酒香。

他扭头四下扫了几眼,期待的看向了老汉,喉结不自觉地动了动:“店家,有酒么?”

肚里的馋虫似乎早就按奈不住,又或许,他只是想借着这口酒,浇一浇那些压在心头的忧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