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雪夜杀机(2/2)
天空中终于飘起了雪花,起初是零星几点,后来便越来越密,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给朱红的宫墙、琉璃的瓦顶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晶莹剔透,却也冷得刺骨。
李景隆的发间、肩头早已落满了雪,融化的雪水顺着脸颊滑进领口,可他像是毫无察觉,只是望着那扇紧闭的殿门,眼神里的失望越来越浓。
这皇宫,这朝堂,是不是早就烂到骨子里了?
一场关乎数十万人生死的冤案,都换不来陛下片刻的垂眸?
又不知过了多久,他的双腿早已麻木得失去知觉,仿佛不是自己的了。
就在他几乎要撑不住的时候,殿门口终于再次出现了一个身影。
来的不是那个通传的小太监,而是太监总管庞忠。
庞忠晃着削瘦的肩膀走下石阶,脸上挂着惯常的笑容,手里那盏羊角灯笼在风雪里轻轻摇曳,橘色的光晕将他脸上的褶子照得明明灭灭。
那双深沉的眼睛里,似乎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
“见过曹国公。”庞忠慢悠悠来到近前,语气里带着几分说不清的韵味:“陛下说了,国公适可而止吧。”
李景隆的心猛地一沉,像坠入了冰窖。
他望着奉天殿那扇紧闭的朱漆大门,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冷笑,那笑意里藏着的失望与嘲讽,比头顶飘落的雪花还要凉。
不等庞忠再说什么,他突然转身,在冰冷的汉白玉石阶上坐了下来。
玄色披风铺展开,沾了雪的靴底在石阶上蹭出细微的声响。
他抬手拍掉肩头的落雪,活动了一下麻痹的双腿,随即从怀中摸出一只小巧的青铜酒壶,拔开塞子仰头猛灌了一大口。
烈酒入喉,像一道火线烧过喉咙,顺着食道一路烫进胃里,勉强驱散了几分深入骨髓的寒意。
他就那么静静坐着,背脊挺得笔直,目光望着远处宫墙尽头的沉沉夜色,一言不发地喝着酒,仿佛要把这满肚子的愤懑都泡进酒里。
庞忠皱眉站在原地,灯笼在手里晃了晃,不知该走还是该留。
不过很快,他眼角的余光却悄悄瞟着李景隆的背影,那眼神深处,一丝幸灾乐祸的得意正慢慢爬上来,像墙角蔓延的青苔。
壶中酒见了底,李景隆将空壶随手往石阶上一搁,发出“哐当”一声轻响。
他站起身,拍了拍沾着雪的袍角,动作里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决绝。
“这事儿不算完。”他丢下这句话,声音冷得像淬了冰,起身便走。
玄色披风在风雪里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再没有片刻停留,连头也未曾回一下。
可是就在他离开的刹那,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殿门口走出两个人影。
那两人一左一右,架着一个瘫软的身影——正是方才替他通传的那个小太监。
那孩子耷拉着脑袋,手脚软得像没了骨头,不知是死是活。
一股压抑的怒火猛地冲上头顶,瞬间填满了他的整个胸膛。
他脚步顿了顿,指节在袖中死死攥紧,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可是最终还是选择头也不回的离去。
他管不了,也不能管,否则怕是只会牵连更多人。
庞忠站在原地,望着李景隆逐渐远去的背影在风雪中缩成一个黑点,脸上的轻松渐渐褪去,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转头看了一眼殿门内隐约的灯火,快步拾阶而上,身影很快消失在奉天殿厚重的门帘之后。
...
栖霞山。
漫天风雪里,李景隆踏着没过脚踝的积雪回到晚枫堂,远远便看见福生带着一群护卫,正围着文渊阁门前的狼藉忙碌。
火把在寒风中噼啪作响,将众人脸上的焦急映照得格外清晰。
湖心平台上,七八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着。
有几个穿着晚枫堂护卫的短打,胸口的血渍在白雪映衬下红得刺眼。
另几个则是一身夜行衣,脸上蒙着黑巾,看不清样貌,只露出的眼睛里还残留着临死前的狰狞。
地上的积雪早已被染透,暗红的血水流过结冰的湖面,又被新落下的雪层层覆盖,凝成一片斑驳的冰碴。
几柄断裂的兵器扔在一旁,刀刃上的寒光混着血污,在火光下闪闪烁烁。
平台边缘的雕花栏杆上,几道刀痕清晰可辨,显然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恶战。
“少主!”福生见李景隆归来,立刻快步迎上前,单膝跪地行了一礼,声音里满是自责,“属下无能!”
李景隆眯起双眼,目光扫过平台上的尸体,声音里透着彻骨的寒意:“怎么回事?”
“半个时辰前,突然来了一批杀手,出手狠辣,一看就是冲着董成安来的!”福生低着头,双拳紧握,指节泛白,“属下拼死抵抗,还是折损了几个兄弟...”
“是属下护卫不力,请少主...”
“董成安呢?”李景隆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冷得像结了冰。
“关在地下密室,万无一失。”福生压低声音,飞快地答了一句。
李景隆没再多说,转身快步迈入文渊阁。
他走到西北角那面不起眼的墙壁前,伸手在一块松动的砖头上按了按。
“咔哒”一声轻响,一道暗门应声而开,露出里面黑漆漆的通道。
他抬脚走了进去,披风的下摆扫过门框,带起一阵充满杀意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