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63章 冲冠一怒

第63章 冲冠一怒(2/2)

目录

凉亭里所有人都惊得僵在原地,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谁也没想到,李景隆竟真的对长子动了手,而且下手如此之重。

冷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飘过李增枝身边,衬得他那狼狈模样格外刺眼。

李景隆站在凉亭边,眼神冰冷,周围众人谁也不敢再吭声,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触了他的霉头。

“李九江...”李增枝挣扎着从草丛里撑起身子,刚想怒斥,喉头一阵腥甜涌上,一口鲜血“噗”地喷了出来,瞬间染红了几片枯枫。

“你...你好狠的心!竟...竟敢对我...咳咳...”

李景隆踏着满地碎叶走出凉亭,玄色衣袍在风里扬起边角,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弯着腰的李增枝,眼神比院外的寒霜更冷:“打你是轻的。这话若是在军中响起,你项上人头早就落地了。”

“你可知方才说的是什么浑话?外人嚼舌根也就罢了,你是我亲兄长,竟也敢提‘谋反’二字?”他俯身逼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惊雷般的震慑,“你是想让李家满门老小,都陪着你掉脑袋么?!”

李增枝愣了一下,回想起自己方才说的那一番话,瞬间面色苍白,手足无措。

“哪有那么严重?!”王氏扑到李增枝身边,哭哭啼啼地转头瞪向李景隆,鬓边的珠花随着动作乱晃,“你下手也太毒了!他是你亲大哥,不是你战场上的敌人!”

“不就是说了你一句谋反...”

“住口!”

一声厉喝陡然从院门口炸响,生生截住了王氏的话头。

李景隆已经抬起的手停在半空,他转头望去,只见脖颈上还缠着纱布的袁楚凝正扶着李母从外面走了进来。

她脖颈间的纱布还透着浅红,显然是听到动静匆匆赶来的。

李母的出现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院里的戾气,李增枝夫妇立刻噤声,垂手侍立在旁,连头都不敢抬。

李母沉着脸穿过庭院,银钗在鬓间微微颤动,目光像淬了冰的刀子,从每个人脸上刮过。

待看到李增枝嘴角的血迹和地上的血渍时,她眉头拧得更紧,转头对着周围的护卫和下人厉声呵斥:“都给我退下去!”

话音未落,福生已经带着人悄无声息地退出了院门,连脚步声都压得极低。

偌大的院子里,只剩下李家的几位主子。

“母亲,二哥他太过分了!竟当着下人的面...”李芳英见李母来了,急忙想上前告状,话没说完,李母反手就是一记耳光。

“啪”的一声脆响,打得他捂着脸愣在原地,满眼难以置信。

“还敢多嘴?!”李母瞪着李芳英,声音里的怒火几乎要喷出来,“你大哥口无遮拦,踢他一脚算轻的!就凭他方才那番话,扒了他的皮都不为过!”

说着她转向垂头丧气的李增枝,语气稍缓却依旧严厉:“你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怎能学那些市井泼妇搬弄是非?”

“方才那些话若是传出去,李家在京都还能抬得起头吗?你父亲在九泉之下,怕是也闭不上眼!”

李增枝脸上血色尽褪,躬身行了个大礼,声音带着悔意:“孩儿知错了,方才只是一时糊涂,请母亲责罚。”

王氏见状也赶紧跟着屈膝,连大气都不敢喘。

李母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怒气,缓缓走到石凳旁坐下,指节叩了叩桌面:“你们两个,还不快向楚凝赔罪?”

李景隆适时上前,给李母斟了杯热茶。

既然母亲出面了,他便暂退一步,目光却始终落在袁楚凝身上,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王氏和赵氏对视一眼,虽满心不情愿,却半点不敢违逆李母的意思,磨蹭着走到袁楚凝面前,敷衍地福了福身。

“是我们不对,以后不敢了,还请弟妹(二嫂)大人有大量,莫要计较。”

袁楚凝握着帕子的手微微收紧,有些无措地站在原地。

嫁入李家这些年,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向她低头认错,更何况身后还有李母为她撑腰。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旁的李景隆,四目相对时,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眼眶一热,泪水差点掉下来。

李景隆悄悄握住了她那微凉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安定了不少。

“记住今日的话。往后谁再敢欺辱楚凝,便是与我李景隆为敌,到时候休怪我不念亲情!”紧接着,李景隆转头看向了王氏和赵氏,声音冷硬如铁。

那二人连忙点头,李芳英也缩着脖子应了声,看向李增枝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失望。

唯有李增枝闷不吭声,他倒不会浑到去欺负自己的弟妹,只是对李景隆的不服气,仍像是根刺扎在心里。

李景隆看在眼里,却没再追究,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既然今日把话说开了,不如就趁此时机,把掌家之权定下来。母亲年事已高,不该再为府中琐事劳心费神。”

“楚凝这些年一直帮着母亲打理府中杂事,虽都是些琐碎活儿,却最能磨炼心性。依我看,由她接手掌家之权,最为妥当。”

说完,他看向李母,微微躬身:“母亲以为如何?”

这话一出,大房、二房的四个人全都愣住了,脸上神色各异,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坐在石凳上的李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