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
“世人总说山有灵性,能护佑住在山里人。”李景隆唇边漾开一抹轻浅的笑,像是心里有了定数,“可真正护着人的,从不是山的名头,是住在山里的人,心里有没有那点撑得住事的东西。”
“我父岐阳王当年镇守北平,府邸不过三间瓦房,却让北元铁骑不敢南窥,靠的不是宅子,是他手里的银枪,和心里的那份忠!”
“从太祖外甥到太祖义子,挣得与诸王平起平坐的资格,才有了今日的李家。这份荣耀从不是与生俱来,是父亲一枪一枪拼出来的!”
“如今,似乎该轮到我来守着这一切了。”
若栖霞山真有灵性,当年太子朱标怎会突染急病,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
他可以让步,可以妥协,可若有朝一日,威胁触碰到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他便绝不会退缩,更不会任人宰割。
这是他在北境一次次浴血拼杀里明白的刻进骨头里的道理。
望着溪流中自己挺拔而坚韧的倒影,他忽然笑了。
他想起在北境时,福生与萧云寒分食一块冻硬的麦饼时,笑纹里结着冰碴;他站在燕军阵前时,身后是数万南军将士的甲胄,在日光下泛着凛冽的光。
那些日子,没有锦衣玉佩,没有流言蜚语,只有一件事——守住脚下的土地。
可他要守的,不只是北境边城,还有家,还有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徐辉祖望着李景隆,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只觉得此刻的李景隆,像极了一只亮出獠牙的猛兽,正在寻觅着靠近自己领地的猎物。
“钦天监天象之事,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徐兄可有风声?”片刻后,李景隆开口问道。
“还在查,始终没有头绪。可见背后之人,定是手眼通天的角色。”徐辉祖摇了摇头,神色凝重。
“手眼通天?”李景隆眯起眼,唇边浮起一丝冷笑,“那就断其双臂,毁其双目!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费尽心机对付我,无非是想抹掉我在北境的战功,可他们终究是看轻了我,真当我会迫于形势,束手就擒吗?”
京城里,能称得上手眼通天的,屈指可数,绝不会超过五个!
“你在良乡,当真遇到了截杀?”徐辉祖迟疑着追问。
“当然,难道我还能欺君不成?”李景隆笑着点头,那日山中破庙的凶险光景,在眼前一闪而过,“杀手是江湖中人,但背后主使不是朱棣,是姚广孝。”
“就是朱棣身边那个神秘谋士,藏在佛门清净地,却半分慈悲也无的道衍和尚!”
徐辉祖眉头紧锁,沉声道:“如此看来,朱棣定是已经活着回到北平了。否则姚广孝不敢擅作主张,而且他应该已经按照朱棣的吩咐,与潜伏在京都的燕逆同党取得了联系!”
“今日你虽过了会审这关,但往后仍需小心谨慎,莫要中了他们的奸计。”
“放心。”李景隆点头,望向天边只剩一点余晖的夕阳,“无论他们出什么招,我都接着!”
徐辉祖顿了顿,又道:“另外,你既已决定搬来此处,在危机解除之前还是少与朝臣来往为好。今日大殿之上,刑部尚书暴昭虽出于好心为你辩驳,但恐怕反倒会适得其反。”
“他身为平燕布政司司使,却没能阻拦你擅自率军突然发起大规模反攻,还派兵十万围困了北平!”
“虽说结果是好的,但他确有失职之嫌,怕是难逃责罚。”
闻言,李景隆眉头一蹙,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今日,的确不该为我说话。”
满朝文武都在围攻他时,唯有暴昭挺身而出,这般境况,很难不让朱允炆起疑。
或许,暴昭将要面临的责罚,会比原本更重。
但无论如何,他都感激暴昭那份坦荡。
“放心吧,暴昭这些年为朝廷鞠躬尽瘁,满朝上下有目共睹。”徐辉祖看了他一眼,语气带着安慰,“就算要受责罚,想来也不会太重。”
李景隆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眼底却渐渐燃起一丝战意。
那是他只在北境与敌厮杀时,才会亮起的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