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家人与敌人(2/2)
另一个是中都留守司留守,虽然官职是三个人中最低的,但也算年少有成。
但经此一事之后,二人全都丢了官职,而且天子似乎并没有要恢复他们官职的意思。
“这次的事,的确是我的不是,母亲不必替我辩解。”李景隆端起酒杯,看向两位兄弟,“不过大哥、三弟放心,待北境事了,我自会向陛下禀明,保你们官复原职。”
听闻这话,兄弟二人脸色稍缓,嘟囔了几句,没再言语。
李母见事态平息,暗暗朝李景隆点了点头,扬声道:“好了!今日是好日子,都别置气了!用膳!”
席间,李景隆一会儿给李母夹菜,一会儿替嫣儿剔去鱼刺,自己却没怎么动筷子。
心头事太多,实在没什么胃口。
没过多久,李增枝与李芳英便以“陪妻儿用膳”为由,先后离席。
李景隆知道他们仍有怨气,却没放在心上。
原主的记忆里,父母的确更疼这个二儿子,还让他执掌了家主之位。
加上太祖与今上朱允炆的器重,原主向来恩宠加身,官运亨通。这般境遇,难免让另外两位兄弟心生嫉妒。
散了席,李景隆辞别母亲,带着妻女回了自己的院子。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他顿时局促起来,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放。
“热水已经备好了,”袁楚凝背对着李景隆默默收拾着床榻,声音细细的,“这几日在牢里定是累坏了,妾身服侍夫君梳洗后,早些歇息吧。”
李景隆瞥见那动人的背影,慌忙移开视线:“不必了,我今夜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估计会很晚,去书房睡。”
袁楚凝的动作猛地一顿,背影僵了僵,半晌没说话,空气中浮起一丝失落的沉默。
“少主,魏峥到了。”恰在此时,门外传来福生的声音。
李景隆松了口气:“带他去书房等着!”说罢起身便往门口走。
袁楚凝转过身,望着他仓促的背影,眼底掠过一丝哀怨,轻声道:“夜深了,夫君莫要熬得太晚,夜里凉,小心染了风寒。”
“知道了。”李景隆应了一声,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卧房。
...
踏入书房时,魏峥已从椅子上站起,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再没了不久之前在衙署里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国公,这是拟好的随行名单和人员密档。”接着从怀中掏出两份文书,躬身呈上。
李景隆接过文书,在书案后坐下,冷冷扫了魏峥一眼,低头翻阅起来。
魏峥垂手立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他已得知,这位国公爷在天牢里,当着天子的面斩了权同宰辅的黄子澄!
黄子澄在朝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却死在了眼前这位国公爷刀下,这份狠戾,怎能不让人忌惮?
“你先回去吧。”良久,李景隆合上文书,抬眼看向魏峥,声音里不带一丝温度。
“告诉你手底下的人,此番北境平燕,干系重大。本公不管锦衣卫这几年私下里做了多少龌龊事,既然今后归我调遣,谁要是敢触我的霉头,绝不轻饶。”
“卑职遵命!”魏峥愣了愣,连忙躬身应下,缓缓退出了书房。
原本他以为李景隆会命他办一些差事,可是没想到居然就这样轻松放他离去。
李景隆望着魏峥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杀意。
“少主,魏峥此人城府极深,需得提防。”候在门口的福生低声道。
李景隆重新翻开密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若是容易对付,怎么可能坐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说着便抽出其中一份密档递给福生,“立刻找到这个人,带他来见我,不要惊动任何人!”
“是。”福生接过密档,躬身退下。
李景隆伸了个懒腰,缓缓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阴暗的夜色,眉头紧锁。
此去北境,前路难料,他要面对的,何止是一个作乱的燕王朱棣。
京都的秋夜浸着刺骨的寒意,冷风掠过窗棂,像刀子般刮过,李景隆不由得打了个寒颤...